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61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设置在反射板上的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与高频辐射单元连接的双频合路器,其中,双频合路器分别与高频辐射单元中的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中的两个阵列中的高频振子一一对应连接以将高频振子复用,双频合路器的馈电端分别与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两个频段对应的馈线网络连接。由此可见,通过双频合路器将高频振子复用,从而实现更宽的工作频段范围且不需要增加反射板的尺寸,因此,本天线的体积和尺寸均较小,符合天线小型化和多频化的要求。

A Multifrequency Common Base Station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高铁建设和移动物联网业务高速发展,用户搭乘高铁出行时,在线娱乐、移动办公需求与日剧增,对通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速移动和复杂的地形条件,无线信道的性能发生急剧的变化,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使信号衰落,容易出现不能正常呼叫、切换以及掉话等现象。另外,国内站点资源越来越紧张,运营商选择天线越来越趋向小型化,多频一次部署的天线。现有的多频天线中高低频辐射单元的排布方式无法覆盖3G和4G的所有频段,只能做到低频辐射单元的工作频段为820Hz-960MHz,高频辐射单元的工作频段为1710MHz-2017MHz(3G涉及到的频段)或2575MHz-2635MHz(4G涉及到的频段),由于每个辐射单元的工作频段都是独立使用的,因此,如果同时覆盖3G和4G的大部分频段,则导致天线的体积较大,无法实行小型化的要求。综上所述,如何不增加天线的体积而实现覆盖较宽的频段范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能够覆盖较宽的频段范围但天线的体积不需要增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的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连接的双频合路器,其中,所述双频合路器分别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中的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中的两个阵列中的高频振子一一对应连接以将所述高频振子复用,所述双频合路器的馈电端分别与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两个频段对应的馈线网络连接。优选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包括工作在第一频段的第一辐射单元和工作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的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低频辐射单元中的低频振子为十字形,并嵌套在由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形成的间隙间以及由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形成的间隙间,所述低频振子和所述高频振子的投影均不重合,且所述低频振子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高频振子的延伸方向呈45°夹角。优选地,还包括功分器和移相器,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为两列,所述低频辐射单元为两列,所述功分器分别将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中的两列高频振子并联、将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中的两列高频振子并联,以及将所述低频辐射单元中的两列低频振子并联、并与各自对应的移相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还包括引向器。优选地,所述第一频段的频率低于所述第二频段的频率和所述第三频段的频率,所述反射板上靠近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侧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反射板上靠近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侧面的高度。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线上的隔离条,所述隔离条隔离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频段为1710MHz-1830MHz,所述第二频段为1880MHz-1920MHz和2010-2025MHz,所述第三频段为2515MHz-2675MHz,所述低频辐射单元工作在第四频段,所述第四频段为820MHz-960MHz。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设置在反射板上的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与高频辐射单元连接的双频合路器,其中,双频合路器分别与高频辐射单元中的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中的两个阵列中的高频振子一一对应连接以将高频振子复用,双频合路器的馈电端分别与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两个频段对应的馈线网络连接。由此可见,通过双频合路器将高频振子复用,从而实现更宽的工作频段范围且不需要增加反射板的尺寸,因此,本天线的体积和尺寸均较小,符合天线小型化和多频化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公用的基站天线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对应的横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频合路器与高频振子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低频辐射单元为曲线阵对应的多频共用基站天线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如下:1为反射板,20为低频振子,30a为第一高频振子,30b为第二高频振子,31为第一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32a为第一引向器,32b为第二引向器,4为双频合路器,40a为T型功分器的第一端,40bT型功分器的第二端,41a为第一馈电端,41b为第二馈电端,5为隔离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能够覆盖较宽的频段范围但天线的体积不需要增大。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公用的基站天线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对应的横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频合路器与高频振子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3所示,天线包括反射板1、设置在反射板1上的低频辐射单元(由多个低频振子20组成)和高频辐射单元(有多个高频振子组成,图中具体是第一高频振子30a和第二高频振子30b)、与高频辐射单元连接的双频合路器4,其中,双频合路器4(图3中将T型功分器直接设置在双频合路器上,具体是T型功分器的第一端40a和T型功分器的第二端40b)分别与高频辐射单元中的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中的两个阵列中的高频振子(第一高频振子30a和第二高频振子30b)一一对应连接以将高频振子复用,双频合路器4的馈电端(包括第一馈电端41a和第二馈电端41b)分别与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两个频段对应的馈线网络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高频辐射单元可以只包括目标高频辐射单元,还可以在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基础上包括第一辐射单元,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也可以称之为第二辐射单元。目标高频辐射单元通过双频合路器4实现复用,具体的,目标高频辐射单元包括两个阵列的高频振子,如图1所示,包括靠近反射板1边界一侧的第一高频振子30a和靠近反射板中心线的一列第二高频振子30b。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高频振子30a和第二高频振子30b可以是规则排列也可以是不规则排列,如图1所示的规则排列方式。一个双频合路器4分别与一个第一高频振子30a和第二高频振子30b连接,因此,如图2所示,上下垂直的第一高频振子30a和第二高频振子30b可以看成是一对,与双频合路器4连接。双频合路器4的功能是将一路宽频信号分成两个相互独立频段信号,且这两路信号相互隔离,隔离度达到-30dB以上,就算这两路信号相互隔离。具体的,每一个目标高频辐射单元外接双频合路器,然后输出两路信号,每路信号都有自己的一套馈线网络,即有各自频段的移相器来实现独立电调。这样也就实现了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复用。如图3所示,双频合路器上直接设置有T型功分器,T型功分器的第一端40a与第一高频振子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的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连接的双频合路器,其中,所述双频合路器分别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中的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中的两个阵列中的高频振子一一对应连接以将所述高频振子复用,所述双频合路器的馈电端分别与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两个频段对应的馈线网络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的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连接的双频合路器,其中,所述双频合路器分别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中的目标高频辐射单元中的两个阵列中的高频振子一一对应连接以将所述高频振子复用,所述双频合路器的馈电端分别与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两个频段对应的馈线网络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包括工作在第一频段的第一辐射单元和工作在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的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板的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低频辐射单元中的低频振子为十字形,并嵌套在由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形成的间隙间以及由所述目标高频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形成的间隙间,所述低频振子和所述高频振子的投影均不重合,且所述低频振子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高频振子的延伸方向呈45°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频共用的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分器和移相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凤王学仁颜玉洁张闪光丁建军刘志清郑朝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