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频振子及多频阵列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61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频振子及多频天线,低频振子包括振子臂、巴伦和馈电片,振子臂包括两对L形金属棒,两对L形金属棒分别对角设置以十字形水平排列,两对L形金属棒与两个馈电片一一对应连接,馈电片与同轴线缆连接为振子臂馈电。由于L形金属棒的横截面积较小,能够有效降低对高频辐射单元的遮挡,最大程度降低了高低频段之间的电气干扰。并且十字形的排布方式有利于嵌套在多频天线中的高频辐射单元中,从而在不增加反射板尺寸的情况下,结构紧凑,排布灵活。最后,通过将馈电片和同轴线缆连接为振子臂馈电,无需使用功分器,馈电方式简单。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共的多频天线包括上述低频振子,效果如上。

A Low Frequency Oscillator and Multi-Frequency Array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频振子及多频阵列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频振子及多频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不同频段无线通信系统的部署应用越来越多,导致通信铁塔上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为有效减少天线在铁塔上的安装空间,需要开发多频天线。目前一般采用工作在不同频段的辐射单元(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分别组阵来实现多频基站天线,然而由于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置于一副天线内,高频和低频的辐射特性相互影响,当二者之间的间距较小时,低频辐射单元对高频辐射单元形成较大的遮挡,严重影响了天线的辐射性能指标,例如,导致高频辐射单元部分水平面变形,水平瓣宽发散,前后比与交叉极化比变差。为了克服遮挡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低频振子往往采用了两组±45°放置的偶极子构成双极化辐射单元,来实现±45°极化远场辐射方向图,导致多频阵列天线中,高低频辐射单元的正投影相互重合。另外,现有技术中还通过低频辐射单元由水平振子和垂直振子与功分器馈电网络连接产生±45°极化远场辐射方向图,馈电较为复杂。由此可见,如何克服低频辐射单元对高频辐射单元的遮挡所带来的弊端以及实现简单的馈电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频振子及多频阵列天线,用于克服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的正投影重合的问题,并且通过同轴线缆与馈电片连接为振子臂馈电,馈电方式简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频振子,包括振子臂、巴伦和馈电片,所述振子臂包括两对L形金属棒,两对所述L形金属棒分别对角设置以十字形水平排列,两对所述L形金属棒与两个所述馈电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馈电片与同轴线缆连接为所述振子臂馈电。优选地,所述巴伦为内部中空结构。优选地,两个所述馈电片呈±45°放置。优选地,所述振子臂和所述巴伦一体压铸成型。优选地,所述馈电片的中部具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的高度具体为所述低频振子的隔离度为30dB对应的高度。优选地,所述馈电片与所述同轴线缆具体为焊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频阵列天线,包括反射板和高频振子,还包括所述的低频振子,所述低频振子嵌套在由多个所述高频振子形成的间隙间且所述低频振子的投影与所述高频振子的投影不重合。优选地,所述低频振子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高频振子的延伸方向呈45°夹角。优选地,所述高频振子包括第一高频振子和第二高频振子,所述第一高频振子和第二高频振子分别工作在两个高频段,呈规则或不规则分布。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低频振子,包括振子臂、巴伦和馈电片,振子臂包括两对L形金属棒,两对所述L形金属棒分别对角设置以十字形水平排列。由于L形金属棒的横截面积较小,能够有效降低对高频辐射单元的遮挡,最大程度降低了高低频段之间的电气干扰。并且十字形的排布方式有利于嵌套在多频天线中的高频辐射单元中,从而在不增加反射板尺寸的情况下,结构紧凑,排布灵活。最后,通过将馈电片和同轴线缆连接为振子臂馈电,无需使用功分器,馈电方式简单。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频天线包括上述低频振子,效果如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子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子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子工作频段的波长和L形金属棒的长度选取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低频振子分解成多个半波对称振子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馈电片和第一同轴线缆的连接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馈电片和第二同轴线缆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天线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频天线的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辐射原理图;附图标记如下:1为反射板,2a为第一高频振子,2b为第二高频振子,3为低频振子,11为巴伦,13a为第一同轴线缆,13b为第二同轴线缆,12a为第一馈电片,12b为第二馈电片,13a为第一同轴线缆,13b为第二同轴线缆,100a为第一L形金属棒、100b为第二L形金属棒、101a为第三L形金属棒和101b为第四L形金属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低频振子及多频阵列天线,用于克服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的正投影重合的问题,并且通过同轴线缆与馈电片连接为振子臂馈电,馈电方式简单。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子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频振子的俯视图。如图1和2所示,低频振子包括振子臂、巴伦11和馈电片(图中有两个,分别是第一馈电片12a和第二馈电片12b),振子臂包括两对L形金属棒(共4个,第一L形金属棒100a、第二L形金属棒100b、第三L形金属棒101a和第四L形金属棒101b),两对L形金属棒分别对角设置以十字形水平排列,两对L形金属棒与两个馈电片一一对应连接,馈电片与同轴线缆(包括第一同轴线缆13a和第二同轴线缆13b)连接为振子臂馈电。如图1和2所示,第一L形金属棒100a和第三L形金属棒101a为一对金属棒、第二L形金属棒100b和第四L形金属棒101b为一对金属棒,每对金属棒中的两个L型金属棒是对角设置,即第一L形金属棒100a和第三L形金属棒101a对角设置、第二L形金属棒100b和第四L形金属棒101b对角设置,4个L形金属棒构成一个十字形,并且是水平排列放置在反射板上。本实施例中,第一L形金属棒100a和第三L形金属棒101a与第一馈电片12a连接,第二L形金属棒100b和第四L形金属棒101b与第二馈电片12b连接,第一馈电片12a和第一同轴线缆13a连接,第二馈电片12b和第二同轴线缆13b连接从而为振子臂馈电。可以理解的是,金属棒在横截面上占用空间小,能够降低对高频辐射单元的遮挡。在具体实施中,L形金属棒可以为铝合金材质,一方面铝合金重量较轻,另一方面成本较低,当然其它金属材质也可以,例如锌合金,其中,锌合金强度比铝合金要高,但是材质较重,且成本较高,因此,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L形金属棒采用铝合金材质。通常情况下,4个L形金属棒的长度、宽度以及材质相同,如果考虑到两个极化之间的隔离度或者方向图,可以将两个对角位置的L形金属棒做成宽度或者长度不一致。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中L形金属棒的结构,本申请给出了具体的长度和宽度的选取依据,需要说明的是,以下选取依据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并不代表只能是这一种情况。L形金属棒的长度选取依据主要与设计频段的波长λ有关,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低频振子的工作频段可为8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频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子臂、巴伦和馈电片,所述振子臂包括两对L形金属棒,两对所述L形金属棒分别对角设置以十字形水平排列,两对所述L形金属棒与两个所述馈电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馈电片与同轴线缆连接以向所述振子臂馈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频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子臂、巴伦和馈电片,所述振子臂包括两对L形金属棒,两对所述L形金属棒分别对角设置以十字形水平排列,两对所述L形金属棒与两个所述馈电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馈电片与同轴线缆连接以向所述振子臂馈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为内部中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馈电片呈±45°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频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臂和所述巴伦一体压铸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低频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片的中部具有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频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凤王学仁张闪光颜玉洁丁建军郑朝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