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64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包括具有进口、出口的炉膛热二次风道、与炉膛热二次风道相连通的具有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出口的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炉膛热二次风道具有至少一个转向部,转向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一端的指向与转向部上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另一端的指向与转向部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转向部内设置有导流板,平顺经过转向部的气流,消除转向部对气流场的不利影响,提升炉膛热二次风道、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气流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A Flow Equalizing Device for Secondary Air Channel of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大型燃煤机组设计空间布置愈发紧凑,锅炉主要烟风道流体发展段远无法满足要求,加上锅炉在线二次风量测量装置所需的流体发展段远也无法满足要求,使得锅炉热二次道流场较差、各风箱入口处流场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各燃烧器之间存在明显的风量偏差。现有技术中,锅炉热二次风道流场紊乱、流场分布均匀性较差,造成各风箱入口二次风量偏差非常明显,严重影响锅炉整体配风;整个二次风道流场较差,无法为二次风量测量装置提供一个良好的流场外部环境,无法实现锅炉二次风量的精确测量,使得锅炉稳定条件下表盘二次风量波动非常大,无法为锅炉日常运行风量调整提供指导依据,造成锅炉燃烧工况恶化,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锅炉风道流场均流装置,能够提升炉膛热二次风道、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内气流的均匀性与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其包括具有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的炉膛热二次风道、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相连通的具有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出口的炉膛后墙二次风道,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具有至少一个转向部,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转向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一端的指向与所述转向部上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流板另一端的指向与所述转向部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平顺经过转向部的气流,消除转向部对气流场的不利影响,提升炉膛热二次风道、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内气流的均匀性与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转向部呈90°弧形过渡。能够消除炉膛热二次风道的气流回流区,平顺流经转向部后的气流流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呈弧形,所述的第一导流板与所述转向部的弯曲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具有两个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两个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所述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包括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所述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分别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之间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与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连通处设有气流分布器。通过气流分布器的导向作用来分配进入到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的二次风量,有目的性地平衡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和二次风道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进风量,减小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和二次风道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进风量偏差。优选地,所述炉膛后墙二次风道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连通处设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上游。进一步地,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内位于所述炉膛后墙二次风道与炉膛热二次风道连通处的上游设有风量测量元件。用于测量炉膛热二次风道内的总风量,即锅炉在线二次总风量。更进一步地,所述风量测量元件的上游设有气流均布器。对气流起到整流作用,为风量测量元件提供一个稳定的气流场,并且保证风量测量元件正对气流来流,使风量测量元件检测更加准确。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均布器与炉膛热二次风道内气流的流向正对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均布器的上游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流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转向部内设置导流板,平顺经过转向部的气流,消除转向部对气流场的不利影响,提升炉膛热二次风道、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内气流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其中,炉膛后墙二次风道之前的导流板能够改善炉膛后墙二次风道与炉膛热二次风道连通处气流速度场均匀性,从上游降低炉膛后墙二次风道与炉膛热二次风道之间的流量偏差;炉膛后墙二次风道与炉膛热二次风道连通处之后的导流板的能够减小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的阻力,从而降低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和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风量的偏差。同时,利用气流分布器来分配进入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的风量,利用气流均布器对气流进行整流,为风量测量元件提供一个稳定的气流场使其测量准确,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附图说明附图1本技术的锅炉风道流场均流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技术的锅炉风道流场均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炉膛热二次风道;11、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12、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13、转向部;2、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2、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3、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出口;3、第一导流板;4、气流分布器;5、风量测量元件;6、气流均布器;7、第二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锅炉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其包括具有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11、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12的炉膛热二次风道1、与炉膛热二次风道1相连通的具有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出口23的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炉膛热二次风道1具有至少一个转向部13,转向部13内设有至少一个对炉膛热二次风道1内的气流进行导流的第一导流板3。第一导流板3一端的指向与转向部13上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导流板3另一端的指向与转向部13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1的延伸方向一致。炉膛热二次风道1的转向部13呈弧形过渡,能够消除转向部13后的气流回流区,平顺流经转向部13的气流流线。优选的,转向部13的弧度为90°。第一导流板3呈弧形,第一导流板3与转向部13的弯曲方向相同。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炉膛热二次风道1具有两个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11、两个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12;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包括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2。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2分别与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11、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12之间的炉膛热二次风道1相连通。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2与炉膛热二次风道1的连通处设有气流分布器4。通过气流分布器4的导向作用来分配进入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和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1内的二次风量,有目的性地使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和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1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1的进风量平衡,减小风量偏差。此理同样适用于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2与炉膛热二次风道1的进风量平衡。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与炉膛热二次风道1连通处设于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12的上游。炉膛热二次风道1内位于炉膛后墙二次风道2与炉膛热二次风道1连通处的上游设有风量测量元件5,风量测量元件5的上游设有气流均布器6。气流均布器6对气流起到整流作用,为风量测量元件5提供一个稳定的气流场,并且保证风量测量元件5正对气流来流,使风量测量元件5能够准确测量。优选的,气流均布器6与炉膛热二次风道1内气流的流向正对设置;或风量测量元件5和气流均布器6相平行,且两者垂直于炉膛热二次风道1的内壁设置。本实施例中,气流均布器6的上游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流板7,使气流经过第二导流板7的导流后能够正对气流均布器6。优选的,第二导流板7靠近气流均布器6的一端与气流均布器6相贴合且垂直设置。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其包括具有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的炉膛热二次风道、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相连通的具有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出口的炉膛后墙二次风道,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具有至少一个转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转向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一端的指向与所述转向部上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流板另一端的指向与所述转向部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其包括具有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的炉膛热二次风道、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相连通的具有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出口的炉膛后墙二次风道,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具有至少一个转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转向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一端的指向与所述转向部上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流板另一端的指向与所述转向部下游的炉膛热二次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的转向部呈90°弧形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呈弧形,所述的第一导流板与所述转向部的弯曲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二次风道流场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具有两个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进口、两个所述炉膛热二次风道出口,所述炉膛后墙二次风道包括第一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第二炉膛后墙二次风道,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敏陈敏王兴俊刘鑫辉周少湘王小华薛晓垒梅振锋俞胜捷刘瑞鹏李越赵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