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840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55
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二次风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主管道4、二次风分管道41、风箱8、可调挡板9构成。根据燃用煤种情况、负荷变化、锅炉内燃烧状况,来调节各个二次风分管道可调挡板的开关,以控制二次风出口风速。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锅炉二次风喷口风速的调节能力,根据负荷变化、煤种变化来选择合适的二次风风速,低负荷时增加喷口二次风风速,进而增加炉膛内空气和煤粉的混合、扰动,增加燃烧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实现精准控制,具有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煤电站锅炉
,特别是指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
技术介绍
锅炉的设计建立在特定煤种基础上,而在实际运行中,发电厂燃用煤种变化较大,从而导致以设计煤种、设计负荷为依据的锅炉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实现高效燃烧。若能加大空气与煤粉的混合、扰动,必定有利于锅炉燃烧。现代环保对锅炉燃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燃烧时控制NOx生成量。主要技术方案是在燃烧初期供给少量空气,高温区之后,再供给燃烧所需剩余空气。如果要在保证低NOx燃烧的基础上提高燃烧效率,就需要加大燃烧后期空气与煤粒的混合、扰动。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是机组深度调峰的关键。低负荷时,锅炉燃料量减少,燃烧稳定性下降,若能提高燃烧器喷口风速,进而提高空气与煤粒的混合能力,增加锅炉内流场的混合、扰动是增加锅炉燃烧稳定性的有效方法。目前的二次风系统形式:二次风从送风机出口进入空预器加热,后通过管道进入各个风箱,一个风箱对应几组燃烧器。当锅炉负荷变化时,通过调节送风机转速及送风机入口挡板来控制总风量;通过调节各风箱控制挡板进行风量调节和配风。以上结构无法应对锅炉运行的新挑战。主要表现在:锅炉二次风喷口的面积是不能改变的,即以喷口面积不能改变的状态下进行配风燃烧,在煤质复杂、要求低NOx燃烧的低负荷状态下,燃烧器出口部分或全部二次风风速降低,导致二次风的混合、扰动作用降低,煤粉颗粒与空气的接触效率下降,不利于煤粒燃烧,使飞灰含碳量增加,甚至导致锅炉熄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可提高锅炉对煤种煤质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低NOx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提高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本技术使燃烧器二次风主管道及喷口,由固定的面积不可调改为能适应不同燃烧工况和要求的可调节流速流量的分管道及分喷口,增加了二次风风速的调整性。例如:在低负荷时,通过调整分管道和分喷口的开关,提高低流量时喷口的二次风风速,增加煤粒、空气的混合、扰动提高燃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由送风机,阀门、预热器、二次风管道、燃烧器喷口、炉膛、尾部烟道、引风机、烟囱构成。所述二次风管道和燃烧器喷口有四种实现技术方案:所述风箱出口二次风分管道系统,由二次风主管道、二次风风箱、二次风分管道可调挡板、二次风分管道构成;所述风箱出口二次风中间分管道系统,由二次风主管道、二次风风箱、风箱出口至燃烧器主管道、分管道可调挡板、二次风分管道构成;所述无风箱二次风分管道系统,由管道可调挡板、二次风分管道构成;所述无风箱二次风中间分管道系统,由对应各燃烧器的二次风主管道、分管道的可调挡板、二次风分管道构成。所述四种技术方案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分管道由何处从主管道中分出,均可根据实际需求及管道阻力情况来确定。各个分管道具体个数根据各个案例的具体情况确定。燃烧工况复杂、煤种情况多的锅炉易配置多根管,但要考虑阻力增加的不利因素。根据具体案例,进行经济、安全等计算后选择最佳管道个数。在单独每根分管道起始处,均设置挡板,根据锅炉燃烧需要进行调整。所述二次风分管道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多种形式,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所述的调节挡板,根据炉内工况变化、燃烧稳定性变化来调节其开度。所述二次风分管道的调节挡板为远程调节,并配有现场人工手动调节,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种调节方式。所述二次风分管道调节挡板设有单独控制方式或分组控制方式。所述二次风分管道调节挡板设有最小冷却风流量控制,以保证燃烧器喷口不会烧毁。所述二次风管道一直延伸至燃烧器喷口,将喷口分割为与分管道直连的多个分喷口。所述的燃烧器喷口,包括燃料风喷口、辅助风喷口及燃尽风喷口,即所有与二次风管道相连接的燃烧器喷口。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增加了锅炉二次风喷口风速的调节能力,根据负荷变化、煤种变化等选择合适的二次风风速,低负荷时增加喷口二次风风速,进而增加炉膛内空气和煤粉的混合、扰动,增加燃烧速率。本技术技术方案操作简单、且能实现精准控制。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国内煤种变化多,对灵活性要求高的电厂,增加了电厂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中风箱出口二次风分管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中风箱出口二次风中间分管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中无风箱二次风分管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中无风箱二次风中间分管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送风机1;阀门2、2’;预热器3、3’;二次风主管道4;二次风分管道41、42、43、44;燃烧器主管道45;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风箱8;可调挡板9;引风机10;烟囱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其中,送风机1与阀门2、预热器3依次连接;预热器3通过二次风主管道4及燃烧器喷口5与炉膛6连接;炉膛6依次与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连接。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二次风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主管道4、二次风分管道41、风箱8、可调挡板9构成。其中,在每个二次风分管道41的起始处均设有可调挡板9,并可根据锅炉燃烧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其中,送风机1与阀门2、预热器3依次连接;预热器3通过二次风主管道4及燃烧器喷口5与炉膛6连接;炉膛6依次与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连接。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二次风中间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主管道4、二次风分管道42、风箱出口燃烧器主管道45、风箱8、可调挡板9构成。其中,在每个二次风分管道42的起始处均设有可调挡板9,并可根据锅炉燃烧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实施例3:如图1、4所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其中,送风机1与阀门2、预热器3依次连接;预热器3通过二次风主管道4及燃烧器喷口5与炉膛6连接;炉膛6依次与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连接。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无风箱二次风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分管道43、可调挡板9构成。其中,在每个二次风分管道43的起始处均设有可调挡板9,并可根据锅炉燃烧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实施例4:如图1、5所示,本技术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机(1)与阀门(2)、预热器(3)依次连接;预热器(3)通过二次风主管道(4)及燃烧器喷口(5)与炉膛(6)连接;炉膛(6)依次与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连接;且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二次风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主管道(4)、二次风分管道(41)、风箱(8)、可调挡板(9)构成;并在二次风分管道(41)的起始处设有可调挡板(9),可根据锅炉燃烧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机(1)与阀门(2)、预热器(3)依次连接;预热器(3)通过二次风主管道(4)及燃烧器喷口(5)与炉膛(6)连接;炉膛(6)依次与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连接;且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二次风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主管道(4)、二次风分管道(41)、风箱(8)、可调挡板(9)构成;并在二次风分管道(41)的起始处设有可调挡板(9),可根据锅炉燃烧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2.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机(1)与阀门(2)、预热器(3)依次连接;预热器(3)通过二次风主管道(4)及燃烧器喷口(5)与炉膛(6)连接;炉膛(6)依次与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连接;且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二次风中间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主管道(4)、二次风分管道(42)、风箱出口燃烧器主管道(45)、风箱(8)、可调挡板(9)构成;并在二次风分管道(42)的起始处设有可调挡板(9),可根据锅炉燃烧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3.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它包括:送风机(1),阀门(2)、预热器(3)、二次风主管道(4)、燃烧器喷口(5)、炉膛(6)、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机(1)与阀门(2)、预热器(3)依次连接;预热器(3)通过二次风主管道(4)及燃烧器喷口(5)与炉膛(6)连接;炉膛(6)依次与尾部烟道(7)、预热器(3’)、阀门(2’)、引风机(10)、烟囱(11)连接;且在所述的二次风主管道(4)和燃烧器喷口(5)处设有无风箱二次风分管道系统,它由二次风分管道(43)、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海曲佳佳余冬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爱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