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水箱、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441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水箱、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车辆的水箱包括:隔热箱体;隔板,所述隔板为相变材料板,所述隔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隔热箱体内部,以在所述隔热箱体内部形成流道。由此,通过设置隔热箱体和相变材料制成的隔板,可以避免隔热箱体内的冷却液与外部环境换热,而且隔板还可以使得水箱内的冷却液维持在一个恒温的状态,从而可以解决发动机冷启动所导致的燃料浪费和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Vehicle water tank, engine cooling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水箱、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水箱、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核心动力部件的发动机技术也日新月异,而发动机冷却系统却没有更多的改进,众所周知,在低温环境下启动发动机的启动方式存在排放不达标和燃料消耗大的问题,而且此种启动方式还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能够保障发动机的正常使用,一些国内外厂家研制了发动机预热装置或远程遥控启动装置,这样可以提前启动发动机以进行预热。但是,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动机预热所带来的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燃料消耗、排放等问题。另外,由于空间和成本的限制,发动机冷却系统往往做的比较保守,如果发动机长时间连续处于负荷较大的工况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升,将导致冷却液沸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水箱,该水箱可以提供恒温的冷却液,从而可以解决燃料消耗、排放等问题。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本技术进一步地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水箱,包括:隔热箱体;隔板,所述隔板为相变材料板,所述隔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隔热箱体内部,以在所述隔热箱体内部形成流道。由此,通过设置隔热箱体和相变材料制成的隔板,可以避免隔热箱体内的冷却液与外部环境换热,而且隔板还可以使得水箱内的冷却液维持在一个恒温的状态,如此的话,在发动机冷启动时,水箱内的冷却液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加热发动机,可以使得发动机达到工作的理想温度,从而可以解决发动机冷启动所导致的燃料浪费和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在发动机长时间大负荷运转的工况下,水箱内的冷却液可以快速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可以避免发动机的冷却液沸腾,从而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如此设置的水箱还可以将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控制的更为准确,使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变化范围减小。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热箱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流道连通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开闭阀。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箱还包括: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CAN总线接口、温度采集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水箱处的水温,所述功率输出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开闭阀的开闭,所述CAN总线接口、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和所述功率输出电路均与所述单片机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开闭阀为节温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功率输出电路为MOS管,所述MOS管选择性地加热所述节温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热箱体内和/或所述节温器附近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止回阀。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热箱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进口,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出口,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交错设置,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隔板与所述第四侧壁间隔预定距离,且设置于所述第四侧壁的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三侧壁间隔预定距离,以形成所述流道。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发动机、泵体、膨胀水箱、散热器和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包括:第一管路和所述的水箱,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水箱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水箱选择性地流过冷却液。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箱和第一管路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图。附图标记:发动机冷却系统100;水箱10;隔热箱体1;进口11;出口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第四侧壁16;隔板2;流道3;节温器4;温度传感器5;电子控制单元6;流量传感器7;止回阀8;发动机20;泵体30;膨胀水箱40;散热器50;第一管路60;风扇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水箱10,该水箱10应用于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0,该水箱10用于给发动机20提供适宜温度的冷却液。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水箱10包括:隔热箱体1和隔板2,隔热箱体1起到隔离外部环境温度的作用,这样水箱10内部和外部可以为两种温度,隔热箱体1可以防止水箱10内部的冷却液与外部环境换热。隔热箱体1可以由隔热材料直接制成,也可以夹设有隔热材料,例如,隔热箱体1可以包括外壳、内壳和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可以夹设在外壳和内壳之间。隔板2为相变材料板,换言之,隔板2由相变材料制成,这样隔板2具有相变材料的性能,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如图2所示,隔板2为多个,多个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更多个。多个隔板2设置于隔热箱体1内部,以在隔热箱体1内部形成流道3。例如,隔板2可以固定在隔热箱体1的侧壁内表面上,这样隔板2可以将隔热箱体1的内部空间隔离成多个依次相连的小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流动冷却液的流道3。由此,通过设置隔热箱体1和相变材料制成的隔板2,可以避免隔热箱体1内的冷却液与外部环境换热,而且隔板2还可以使得水箱10内的冷却液维持在一个恒温的状态,如此的话,在发动机20冷启动时,水箱10内的冷却液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加热发动机20,可以使得发动机20达到工作的理想温度,从而可以解决发动机20冷启动所导致的燃料浪费和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在发动机20长时间大负荷运转的工况下,水箱10内的冷却液可以快速降低发动机20的温度,可以避免发动机20的冷却液沸腾,从而可以延长发动机20的使用寿命。另外,如此设置的水箱10还可以将发动机20的冷却液温度控制得更加准确,使发动机20冷却液温度变化范围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隔热箱体1具有进口11和出口12,流道3连通在进口11和出口12之间,这样隔板2可以起到隔开进口11和出口12的作用,从而可以进入到隔热箱体1内部的冷却液在流道3内流动,可以增加冷却液的流动距离,进而可以使得冷却液流动更加平稳顺畅。进口11和出口1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开闭阀。开闭阀可以设置在进口11处,开闭阀也可以设置在出口12处,如图2所示,开闭阀还可以为两个,两个开闭阀分别设置在进口11和出口12处。开闭阀用于控制进口11或出口12的开闭,在发动机20未工作时,开闭阀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以使得水箱10内的冷却液不与外部管路连通,这样使得水箱10处于关闭且恒温的状态。具体地,如图2所示,开闭阀可以为节温器4,节温器4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箱体;隔板,所述隔板为相变材料板,所述隔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隔热箱体内部,以在所述隔热箱体内部形成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箱体;隔板,所述隔板为相变材料板,所述隔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隔热箱体内部,以在所述隔热箱体内部形成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流道连通在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开闭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CAN总线接口、温度采集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水箱处的水温,所述功率输出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开闭阀的开闭,所述CAN总线接口、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和所述功率输出电路均与所述单片机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阀为节温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出电路为MOS管,所述MOS管选择性地加热所述节温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体内和/或所述节温器附近设置有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常晓宇崔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动力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