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机及其驱动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34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机及其驱动导轨,包括导轨座,具有中空的传动腔;传动机构,包括收容于传动腔内的丝杆、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座以及连接丝杆一端的驱动电机;滑车机构,与所述的螺母座连接;第一轴承座,安装连接导轨座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第一承座上;以及第二轴承座,安装连接于导轨座的另一端;其中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导轨座的两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连通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穿设有第一定位销,通过第一定位孔的开设提高了丝杆的定位精度,同时在第一轴承座另外开设第三定位孔,使得丝杆的一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定位,保证了丝杆安装后的直线度,提升传动精度。

Template Machine and Its Driving 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机及其驱动导轨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板机及其驱动导轨。
技术介绍
模板缝纫机简称模板机,指结合服装模板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缝纫设备,模板缝纫机在工作时通过X轴与Y轴驱动装置带动模板相对机头运动,X轴与Y轴驱动装置的核心部件是驱动导轨,驱动导轨的传动精度大部分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市面上的驱动导轨为提高传动精度,一般采用丝杆螺母副作为驱动方式,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73482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螺杆驱动的密封直线模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内的滚珠丝杆以及与滚珠丝杆连接的驱动机构,滚珠丝杆套设有滚珠丝杆螺母,滚珠丝杆螺母与移动块连接,该直线模组工作时,驱动机构带动滚珠丝杆转动,滚珠丝杆转动带动滚珠丝杆螺母的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的滑动,实现与移动块连接的模板移动。上述的直线模组要具备更高的传动精度,必须要保证滚珠丝杆的直线度以及丝杆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影响滚珠丝杆直线度的因素主要有加工精度,而品平行度的影响因素除了本身的加工精度外还有安装精度的,而在同样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安装精度则尤其重要。现有的驱动导轨中对于滚珠丝杆/滑动丝杠的安装定位通常采用设置轴承座来实现,滚珠丝杆/滑动丝杠的两端限位于两个轴承座内,轴承座在与底座实现连接。在上述的专利中也有公开,底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以后滚珠丝杆固定端以及滚珠丝杆支撑端,而滚珠丝杆固定端与滚珠丝杆支撑端均通过螺钉与底座实现连接,此种丝杆的安装定位方式,普遍安装精度较低,导致整个导轨的传动精度随之下降,无法满足在模板机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精度较高的驱动导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驱动导轨,包括:导轨座,具有中空的传动腔;传动机构,包括收容于传动腔内的丝杆、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座以及连接丝杆一端的驱动电机;滑车机构,与所述的螺母座连接;第一轴承座,安装连接导轨座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第一承座上;以及第二轴承座,安装连接于导轨座的另一端;其中,丝杆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内,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导轨座的两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连通且同轴线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内穿设有第一定位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的两端首先限位于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内,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在与导轨座安装连接时,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实现对准定位,并利用第一定位销实现定位连接,进而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完成与导轨座之间的初步安装连接,再利用紧固件将第一、第二轴承座完全的与导轨座实现固定连接。而导轨座两端面上的第二定位孔为同轴线设置,使得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在完成与导轨座之间的定位后,两第一定位孔同样实现同轴,保证对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加工时,两者用于限位轴承的中心孔轴线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间距相同,即可保证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定位后,丝杆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较高的平行度,提高丝杆的安装精度,进而提升整个导轨工作时的传动精度;同时,第一定位销连接后还提高第一、第二轴承座与导轨座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提高驱动导轨使用寿命。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座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导轨座上开设有与第三定位孔连通的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内穿设有第二定位销,其中,所述第三定位孔的开设位置与第一定位孔的开设位置相错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互相组合实现两点定位,限位第一轴承座的周向窜动,更好的提高第一轴承座与导轨座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同时,由于驱动电机与第一轴承座的一端连接,第一轴承座所要承担的负载重量更大,利用第二定位销穿设后,提高第一轴承座的承载力,更好的提升驱动导轨工作时的稳定性以及传动精度。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至少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数量与第二定位孔的数量相同,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的数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的多孔开设,提高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安装后的稳定性,实现每个轴承座的二点定位,限位两个轴承座在周向上的转动,同时提高了对丝杆的定位精度,更好的提升传动精度。作为优选地,所述导轨座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连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上壁与下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并行,上壁与下壁并行,其中,第二定位孔开设于第一侧壁的端面处,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要大于第二侧壁的厚度,所述第四定位孔开设于上壁/下壁的端面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的开设位置设计,由于第一侧壁与上下壁为垂直关系,使得第一轴承座与导轨座连接定位后,即可满足安装要求,可以快速完成第一轴承座的加固连接,方便安装操作。作为优选地,所述滑车机构包括:直导轨,收容于传动腔内且与导轨座连接;滑移座,与直导轨滑动连接,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连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的座板,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开设有供丝杆穿设的通道,所述螺母座与座板的底部连接且处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座与滑移座连接,滑移座与直导轨滑动连接,提高螺母在丝杆上滑动时的导向性,提升传动精度;同时,滑移座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同时与直导轨滑动连接,每一座体均可以作为一个滑车,对螺母座滑动时起到更好的稳定作用,并且当座板与螺母座连接后所受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的拉力更为均匀,降低座板的转矩,而螺母座设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相比仅有设置一个座体,螺母座设置在座体一侧的设计,座板所受到的转矩会更小,有效保证导轨传动精度的同时,减少对丝杆的挤压磨损,提高丝杆的使用寿命。其次,座板的长度在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的设置下增长,便于安装较长的模板,适用于行程较大的工况下的应用。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的底部均设置有调节板,两调节板与螺母座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中,两调节板与螺母座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板的设置主要用于保证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螺母座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以调节板的底面作为基准面,调节座板上端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平行度,提高外部模板的安装平整度;其次,通过连接板将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与螺母座加强连接,同时起到对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与螺母座三个底面的填平作用,更好的保证座板上端面的水平度,更好的提升传动精度。作为优选地,所述直导轨包括一体式的主体以及位于主体两侧的轴轨,所述滑移座以及螺母座的底部设置若干导轮,所述导轮分布于直导轨的两侧且分别与两轴轨滚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座与螺母座底部设置的导轨与轴轨实现滚动连接,减少了导向传动时的阻尼,同时具有工作噪声低,传动平稳的优点;其次,直导轨为一体式结构,轴轨通过精加工成型,导轮与轴轨配合后,可实现较高的配合精度,进而提升滑移座与螺母座滑移时的导向精度,更好的提升传动精度。作为优选地,所述直导轨的两侧面开设有嵌设槽,所述嵌设槽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一导向面;所述滑移座以及螺母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导轮,所述导轮分布于直导轨的两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导向面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导轮分布在直导轨的两侧,利用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导向面相抵触,实现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座(1),具有中空的传动腔(15);传动机构,包括收容于传动腔(15)内的丝杆(41)、与丝杆(41)螺纹连接的螺母座(42)以及连接丝杆(41)一端的驱动电机(43);滑车机构(2),与所述的螺母座(42)连接;第一轴承座(3),安装连接导轨座(1)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43)连接第一承座上;以及第二轴承座(4),安装连接于导轨座(1)的另一端;其中,丝杆(41)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第一轴承座(3)与第二轴承座(4)内,第一轴承座(3)与第二轴承座(4)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6),所述导轨座(1)的两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6)连通且同轴线的第二定位孔(17),第一定位孔(16)与第二定位孔(17)内穿设有第一定位销(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座(1),具有中空的传动腔(15);传动机构,包括收容于传动腔(15)内的丝杆(41)、与丝杆(41)螺纹连接的螺母座(42)以及连接丝杆(41)一端的驱动电机(43);滑车机构(2),与所述的螺母座(42)连接;第一轴承座(3),安装连接导轨座(1)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43)连接第一承座上;以及第二轴承座(4),安装连接于导轨座(1)的另一端;其中,丝杆(41)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第一轴承座(3)与第二轴承座(4)内,第一轴承座(3)与第二轴承座(4)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6),所述导轨座(1)的两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6)连通且同轴线的第二定位孔(17),第一定位孔(16)与第二定位孔(17)内穿设有第一定位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3)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三定位孔(18),所述导轨座(1)上开设有与第三定位孔(18)连通的第四定位孔(19),所述第三定位孔(18)与第四定位孔(19)内穿设有第二定位销(6),其中,所述第三定位孔(18)的开设位置与第一定位孔(16)的开设位置相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6)与第三定位孔(18)至少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6)的数量与第二定位孔(17)的数量相同,第三定位孔(18)与第四定位孔(19)的数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座(1)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连接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的上壁(13)与下壁(14),所述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并行,上壁(13)与下壁(14)并行,其中,第二定位孔(17)开设于第一侧壁(11)的端面处,所述第一侧壁(11)的厚度要大于第二侧壁(12)的厚度,所述第四定位孔(19)开设于上壁(13)/下壁(14)的端面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机构(2)包括:直导轨(21),收容于传动腔(15)内且与导轨座(1)连接;滑移座(22),与直导轨(21)滑动连接,包括第一座体(221)、第二座体(222)以及连接第一座体(221)与第二座体(222)的座板(223),所述第一座体(221)与第二座体(222)开设有供丝杆(41)穿设的通道(226),所述螺母座(42)与座板(223)的底部连接且处于第一座体(221)与第二座体(22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贤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挺威精密导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