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906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由A剂和B剂组成,按照质量比(1‑2):20配合使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A剂:复合酶制剂2%‑6%、复合氨基酸10%‑15%、复合维生素6%‑8%、腺嘌呤1%‑5%、卵磷脂2%‑6%、甘油6%‑10%、棉籽饼粉水解液20%‑28%、玉米浆10%‑18%、余量为磷酸缓冲盐溶液;B剂:有机酸15%‑22%、丁二酸钠8%‑12%、甲醇25%‑30%、铁卟啉3%‑6%、黄腐酸钾8%‑12%、磷酸吡哆醛3%‑6%、氯化锰2%‑6%、硫酸铜2%‑5%,余量为无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促生剂用量少,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快速富集,快速提高污泥活性和浓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提高污泥驯化速率,能够迅速修复受损的活性污泥,缩短系统的调试时间;提高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对化学物质的耐受度,提高微生物对于温度、盐度的适应性。

A Bio-accelerant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生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
技术介绍
废水生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元素和不可自然沉淀的胶体状固体物。据文献资料报告显示城市污水中约有60%以上的有机物只有用生物法去除才最经济,而废水中氮的去除一般来说只有依靠生物法,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90%以上应用生物处理法,且大多数工业废水处理厂也是以生物法为主体的。废水的生化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但是当水体污染严重,底泥中有机物质和毒性物质较多时,系统中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不能起到分解污染物的作用,甚至生物数量下降,导致水体生态不平衡;在废水处理中也会出现因水质波动、缺氧等因素导致的污泥活性降低或受到巨大冲击,难以短时间自我修复的情况。由此生物促生技术应运而生,其投入少、能耗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但是现有的生物促生剂大多为生物营养剂,其提供的生物营养物质较为单一,在应对污染物较为复杂且难降解的水体、生态严重失衡的污水处理系统时其作用有限,改善修复时间较长,对促进生态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其特征在于,由A剂和B剂组成,按照质量比(1‑2):20配合使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A剂:复合酶制剂2%‑6%、复合氨基酸10%‑15%、复合维生素6%‑8%、腺嘌呤1%‑5%、卵磷脂2%‑6%、甘油6%‑10%、棉籽饼粉水解液20%‑28%、玉米浆10%‑18%、余量为磷酸缓冲盐溶液。B剂:有机酸15%‑22%、丁二酸钠8%‑12%、甲醇25%‑30%、铁卟啉3%‑6%、黄腐酸钾8%‑12%、磷酸吡哆醛3%‑6%、氯化锰2%‑6%、硫酸铜2%‑5%,余量为无菌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其特征在于,由A剂和B剂组成,按照质量比(1-2):20配合使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A剂:复合酶制剂2%-6%、复合氨基酸10%-15%、复合维生素6%-8%、腺嘌呤1%-5%、卵磷脂2%-6%、甘油6%-10%、棉籽饼粉水解液20%-28%、玉米浆10%-18%、余量为磷酸缓冲盐溶液。B剂:有机酸15%-22%、丁二酸钠8%-12%、甲醇25%-30%、铁卟啉3%-6%、黄腐酸钾8%-12%、磷酸吡哆醛3%-6%、氯化锰2%-6%、硫酸铜2%-5%,余量为无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漆酶30%、纤维素酶30%、糖化酶20%、淀粉酶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L-组氨酸35%、L-酪氨酸35%、L-甲硫氨酸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生物素35%、核黄素30%、烟酰胺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促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缓冲盐溶液配方为:氯化钠8g/L、氯化钾0.2g/L、磷酸二氢钾0.27g/L、磷酸氢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玉张如来周镇江许白羽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