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070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包括水质监测装置以及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内设置有提升泵、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以及对称的两个腔室,所述下壳内设置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以及曝气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内还设置有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养殖水抽入微生物培养装置进行水质净化,同时净化后的养殖水再将携带大量有益微生物的养殖水排放到养殖池中,扩大净水面积,在养殖期间循环净化,不但保持了水质洁净,减少了换水次数,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提高了水产的生存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A Water Quality Regulation System for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水质调节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只在于解决温饱,而是合理搭配、健康饮食,水产养殖作为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可以提供人们生活中需求的健康食物;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食物的需求逐渐增多,进而水产养殖业也相对的蓬勃发展起来,但是水产养殖中需要对养殖池内投放大量的饵料以及药物等,从而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或水质恶化,造成养殖的鱼类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此外,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的大量排放,不仅给近岸水域带来污染,而且被污染的近岸水又被抽进或纳入鱼池,对养殖业造成了二次污染。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水质调节系统,解决水质变坏的问题,减少换水量,净化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包括水质监测装置9以及微生物培养装置1,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内设置有提升泵10、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以及对称的两个腔室,所述下壳内设置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5以及曝气装置6,所述水质监测装置9内还设置有水泵。进一步,所述培养槽包括第一培养槽4和第二培养槽15,所述第一培养槽4和第二培养槽15上端通过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培养槽4内还设置有反硝化菌定植层7,所述反硝化菌定植层7设置在复合矿石生物填料5下方,所述曝气装置6设置在反硝化菌定植层7中部,所述提升泵10与水质监测装置9之间连接有水管。进一步,所述第二培养槽15内部也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5和曝气装置6,所述提升泵10与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之间连接有水管,所述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与第一培养槽4之间连接有水管。进一步,所述提升泵10与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之间的水管上还设置有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一端与第二培养槽15连接,所述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与第一培养槽4之间的水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计12,所述第二培养槽15下端设置有回流管14。进一步,两个所述腔室分别是培养基补充室3以及有益菌补充室2,所述有益菌补充室2和培养基补充室3与第一培养槽4之间分别设置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设置有开关阀。进一步,所述有益菌补充室2内设置有有益微生物,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光合细菌、枯草杆菌、肠道益生菌、硝化菌、脱氮菌。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通过将养殖水抽入微生物培养装置1进行水质净化,同时净化后的养殖水再将携带大量有益微生物的养殖水排放到养殖池中,扩大净水面积,在养殖期间循环净化,不但保持了水质洁净,减少了换水次数,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提高了水产的生存率,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微生物培养装置;2、有益菌补充室;3、培养基补充室;4、第一培养槽;5、复合矿石生物填料;6、曝气装置;7、反硝化菌定植层;8、进水口;9、水质监测装置;10、提升泵;11、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2、流量计;13、分流管;14、回流管;15、第二培养槽;16、逆洗回路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包括水质监测装置9以及微生物培养装置1,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内设置有提升泵10、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以及对称的两个腔室,所述下壳内设置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5以及曝气装置6,所述水质监测装置9内还设置有水泵。进一步,所述培养槽包括第一培养槽4和第二培养槽15,所述第一培养槽4和第二培养槽15上端通过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培养槽4内还设置有反硝化菌定植层7,所述反硝化菌定植层7设置在复合矿石生物填料5下方,所述曝气装置6设置在反硝化菌定植层7中部,所述提升泵10与水质监测装置9之间连接有水管。进一步,所述第二培养槽15内部也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5和曝气装置6,所述提升泵10与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之间连接有水管,所述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与第一培养槽4之间连接有水管。进一步,所述提升泵10与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之间的水管上还设置有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一端与第二培养槽15连接,所述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与第一培养槽4之间的水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计12,所述第二培养槽15下端设置有回流管14。进一步,两个所述腔室分别是培养基补充室3以及有益菌补充室2,所述有益菌补充室2和培养基补充室3与第一培养槽4之间分别设置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设置有开关阀。进一步,所述有益菌补充室2内设置有有益微生物,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光合细菌、枯草杆菌、肠道益生菌、硝化菌、脱氮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所述水质监测装置9一端设有进水口8,其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养殖池内的养殖水通过进水口8,抽进水质监测装置9内部,供水质监测装置9检测、分析水质状态,所述分析得出的数据通过水质监测装置9带有的通信功能发送至终端设备显示,供人参考;进入水质监测装置9的养殖水不回流,通过提升泵10将养殖水抽入第一培养槽4中,抽取的过程中,养殖水会经过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将激活养殖水中的原生微生物,使其变得活跃,提升泵10将养殖水抽入第一培养槽4内,养殖水会在此汇集,这时有益菌补充室2为第一培养槽4投放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补充室3为第一培养槽4投放微生物营养物质,复合矿石生物填料5将有益菌吸附,提供繁殖附着地,有益菌在第一培养槽4内大量繁殖,当第一培养槽4内的养殖水达到第一培养槽4顶部时,带有大量有益菌的养殖水通过水道流入第二培养槽15中,由于回流管14设置在第二培养是下端,因此第二培养槽15不能储存大量养殖水,带有大量有益菌的养殖水经过回流管14流回养殖池中,往复循环,实现养殖池内水质持续得到清洁。在提升泵10抽水时为了使得养殖水在第一培养槽4停留的时间边长,将会在抽取过程中通过分流管13将一部分养殖水分流到第二培养槽15,流入第二培养槽15的养殖水通过回流管14流入养殖池中。所述分流管13和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之间还设置有逆洗回路,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在长期使用后,内部会残留大量的微生物群以及其他物质,所述的逆洗回路用于清洗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11残留的物质,清洗后的水可以通过逆洗回路出水口16流到外部,也可以通过分流管13流到第二培养槽15内部。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通过将养殖水抽入微生物培养装置1进行水质净化,同时净化后的养殖水再将携带大量有益微生物的养殖水排放到养殖池中,扩大净水面积,在养殖期间循环净化,不但保持了水质洁净,减少了换水次数,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提高了水产的生存率,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述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质监测装置以及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内设置有提升泵、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以及对称的两个腔室,所述下壳内设置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以及曝气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内还设置有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质监测装置以及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内设置有提升泵、远红外生物激活装置以及对称的两个腔室,所述下壳内设置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以及曝气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内还设置有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槽包括第一培养槽和第二培养槽,所述第一培养槽和第二培养槽上端通过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培养槽内还设置有反硝化菌定植层,所述反硝化菌定植层设置在复合矿石生物填料下方,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反硝化菌定植层中部,所述提升泵与水质监测装置之间连接有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水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槽内部也设置有复合矿石生物填料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弘康李鸿奕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绿晶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