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31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杆校直装置,包括粗校直装置、精校直装置和底座,粗校直装置和精校直装置固定在底座上,粗校直装置包括两组液压夹头、夹头连接座、液压缸,精校直装置包括精校直支架、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液压夹头铰接在夹头连接座上,夹头连接座固定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校直支架包括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依次转动连接在前支架板和后支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装置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校直精度高。

A Straightening Device for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杆校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锚杆维修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锚杆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对锚杆校直常见的方法有加热校直法、人工校直法、冲床校直法、两端装液压缸拉直法四种。加热校直法精度高,但是成本高、效率低;人工校直法精度高、易操作但是费力、不安全、效率低;冲床校直法仅可取弯曲曲率较小的锚杆,而且效率不高、不够安全;两端装液压缸拉直法,效率较低且校直精度不高,对锚杆的拉直过渡的话影响锚杆的机械性能。基于以上所述,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校直精度高的锚杆校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锚杆校直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锚杆校直装置,包括粗校直装置、精校直装置和底座,粗校直装置和精校直装置固定在底座上,粗校直装置包括两组液压夹头、夹头连接座、液压缸,精校直装置包括精校直支架、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液压夹头铰接在夹头连接座上,夹头连接座固定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校直支架包括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依次转动连接在前支架板和后支架之间;前转动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转动滚轮、下转动滚轮,前转动滚轮组和后转动滚轮组在后支架板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下转动滚轮与转动电机机械连接;主压滚轮组为交错设置的上压滚轮、下压滚轮;精校直滚轮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校直滚轮、下校直滚轮。进一步的,所述上转动滚轮、下转动滚轮、上压滚轮、下压滚轮的轮槽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进一步的,所述等腰梯形横截面的两个斜边的夹角a为90度。进一步的,所述精校直滚轮组还设置有前后对称的前校直滚轮、后校直滚轮。进一步的,所述上校直滚轮、下校直滚轮、前校直滚轮、后校直滚轮的轮槽横截面呈圆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粗校直装置能够对锚杆进行粗校直,然后精校直装置的主压滚轮组对锚杆进行精校直,精校直滚轮组对锚杆进行进一步的精准校直;精校直装置设置有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防止锚杆错位对人造成伤害;使用的液压夹头和液压缸配合粗校直后可直接进行精校直,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装置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校直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精校直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上转动滚轮、下转动滚轮、上压滚轮、下压滚轮的轮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校直滚轮、下校直滚轮、前校直滚轮、后校直滚轮的轮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锚杆校直装置,包括粗校直装置、精校直装置和底座1,粗校直装置和精校直装置固定在底座1上,粗校直装置包括两组液压夹头4、夹头连接座3、液压缸2,精校直装置包括精校直支架、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液压夹头4铰接在夹头连接座3上,夹头连接座3固定在液压缸2的活塞杆上;校直支架包括前支架板6和后支架板14,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依次转动连接在前支架板6和后支架14之间;前转动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转动滚轮7、下转动滚轮8,前转动滚轮组和后转动滚轮组在后支架板上设置有转动电机16,下转动滚轮8的转轴与转动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机械连接;主压滚轮组为交错设置的上压滚轮9、下压滚轮10;精校直滚轮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校直滚轮11、下校直滚轮12。进一步的,所述上转动滚轮7、下转动滚轮8、上压滚轮9、下压滚轮10的轮槽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横截面的两个斜边的夹角a为90度;所述精校直滚轮组还设置有前后对称的前校直滚轮13、后校直滚轮15;所述上校直滚轮11、下校直滚轮12、前校直滚轮13、后校直滚轮15的轮槽横截面呈圆弧形。本技术使用时,将弯曲的锚杆5两端固定在液压夹头4上,液压夹头4和铰接的夹头连接座3方便弯曲锚杆5的固定;然后液压缸工作,将锚杆5进行粗校直;然后松开液压夹头4,使用工具将锚杆从前转动滚轮组进入到精校直装置内,打开转动电机16,锚杆经过主压滚轮组、精校直滚轮完成对锚杆的精准校直。前转动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中的上转动滚轮,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弹簧缓冲器,方便对锚杆的驱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粗校直装置、精校直装置和底座,粗校直装置和精校直装置固定在底座上,粗校直装置包括两组液压夹头、夹头连接座、液压缸,精校直装置包括精校直支架、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液压夹头铰接在夹头连接座上,夹头连接座固定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校直支架包括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依次转动连接在前支架板和后支架之间;前转动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转动滚轮、下转动滚轮,前转动滚轮组和后转动滚轮组在后支架板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下转动滚轮与转动电机机械连接;主压滚轮组为交错设置的上压滚轮、下压滚轮;精校直滚轮组设置有上下对称的上校直滚轮、下校直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粗校直装置、精校直装置和底座,粗校直装置和精校直装置固定在底座上,粗校直装置包括两组液压夹头、夹头连接座、液压缸,精校直装置包括精校直支架、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液压夹头铰接在夹头连接座上,夹头连接座固定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校直支架包括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前转动滚轮组、主压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精校直滚轮组依次转动连接在前支架板和后支架之间;前转动滚轮组、后转动滚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震郑春超席九龙陈新建贠春生张华锐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方鑫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