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肋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7880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肋夹装置,该板肋夹装置,包括: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以及至少一个紧固螺钉(12),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下部设置有一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上部设置有一通长倒T型槽(13);其中,金属屋面板板肋穿设于所述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通过所述螺钉(12)穿过设置在所述贯通U型槽口(15)一侧的至少一个螺栓孔(11),与所述金属屋面板板肋顶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板肋夹装置,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加工工艺简单并且安装连接简便易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屋面板系统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屋面板板顶连接的板肋夹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屋面板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压型金属屋面板,满足遮风挡雨、保温隔热、外观美观且可塑性强等基本建筑需求。随着对整体外观的更深层次追求,在某些项目上,业主和建筑师要求在基本配置的金属屋面外再增加一些附加功能层,如一层平整且有一定板面分割效果的金属装饰板,可为铝蜂窝板或钛锌蜂窝板甚至钛合金板等,或者需要安装太阳能系统以及屋面防坠落系统等,这些附加功能层均需安装于金属屋面板板肋之上,其连接方式不得破坏原有屋面的完整性以保证防水性能,但又要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各种结构构造的安全,以及足够的灵活性,从而便于灵活分割。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加工工艺简便并且安装连接简便,易于施工的板肋夹,为目前待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肋夹装置,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加工工艺简单并且安装连接简便易于施工。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板肋夹装置,该板肋夹装置,包括:一体式板肋夹主体以及至少一个紧固螺钉,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的下部设置有一贯通U型槽口,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的上部设置有一通长倒T型槽;其中,金属屋面板板肋穿设于所述贯通U型槽口,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通过所述螺钉穿过设置在所述贯通U型槽口一侧的至少一个螺栓孔,与所述金属屋面板板肋顶紧连接。更好地,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高度为29-54mm,宽度为21-31mm;所述的倒T型槽上端开口宽度为5-13mm,下端开口宽度为9-19mm,上端开口深度为5-12mm,下端开口深度为3-9mm;所述贯通U型槽口的宽度为6-10mm。更好地,每一个螺栓孔的直径为6-12mm。更好地,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采用铝合金整体挤压成型。更好地,螺栓孔的数量与紧固螺钉的数量对应。本技术的板肋夹装置的优点如下:1)一体式板肋夹主体采用铝合金一次性挤压成型,加工方式简便快捷,质量控制简便;且铝合金整体成型,具有足够的强度;2)与屋面板板肋采用紧固螺钉连接,不穿透既有屋面,保证整体性且消除渗漏隐患;3)在屋面板上的固定位置灵活、开放,满足不同类型金属屋面附加功能层的设计要求;4)作为附加在屋面系统板肋上的夹具,可以增强屋面板的抗风揭能力,提升建筑物的安全储备;5)产品外表面可以选择多种处理方式,满足建筑的不同颜色、光泽度要求;6)铝合金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属于绿色环保建材。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如图1并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板肋夹装置,包括: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以及至少一个紧固螺钉12,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下部设置有一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上部设置有一通长倒T型槽13,所述贯通U型槽口15一侧设置至少一个螺栓孔11,进一步地,螺栓孔11的数量与紧固螺钉12的数量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紧固螺钉12的数量;金属屋面板板肋穿设于所述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通过所述螺钉12穿过设置在所述贯通U型槽口15一侧的至少一个螺栓孔11,与所述金属屋面板板肋顶紧连接。;另外,为了增加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强度,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采用铝合金整体挤压成型。其中,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高度H为29-54mm,宽度W为21-31mm,优选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高度H为48mm,宽度W为25mm;所述的倒T型槽13上端开口宽度W1为5-13mm,下端开口宽度W2为9-19mm,上端开口深度H1为5-12mm,下端开口深度H2为3-9mm,优选地,上端开口宽度W1为8.6mm,下端开口宽度W2为13.5mm,上端开口深度H1为6mm,下端开口深度H2为6.2mm;所述贯通U型槽口15的宽度W3为6-10mm,优选地,贯通U型槽口15的宽度W3为7mm;所述螺栓孔11的直径R为6-12mm,优选地,所述螺栓孔11的直径R为8mm,并且所述螺栓孔11的中心点与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底部距离H3为6-30mm,优选地,所述螺栓孔11的中心点与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底部距离H3为8mm,以上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实施例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如图3并参考图4所示,安装时,将金属屋面板板肋穿设于所述贯通U型槽口15内,使得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可以沿金属屋面板长度方向嵌入锁边后的屋面板板肋2,紧固螺钉12通过螺栓孔11,将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与屋面板板肋顶紧连接,从而完成板肋夹装置与屋面板间的连接,紧固螺钉12的尺寸、数量按结构受力计算选取。为了有效增强金属屋面板板肋的抗风能力,本实施例中紧固螺钉12的数量为2个,并且紧固螺钉12为M8型内六角平端的紧固螺钉。实施例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如图5并且参考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所述安装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在板肋夹装置上进一步的安装有附加功能层的龙骨3,具体而言,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上部设置的通长倒T型槽13通过普通六角头螺栓14与附加功能层的龙骨3上面的扣件4连接,从而完成板肋夹装置与附加功能层间的紧固连接。实施例三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板肋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板肋夹装置结构侧视图,如图7并参考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所述安装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上部的通长倒T型槽13通过长螺杆的普通六角头螺栓14与附加功能层的龙骨3直接连接,从而完成板肋夹与附加功能层间的紧固连接。上述内容已经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参数都是示例性的,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长度可以根据紧固螺钉12的数量需求变化而调整;螺栓孔11的尺寸、数量根据紧固螺钉12的数量配制,本技术的板肋夹装置可以按设计需求在整个金属屋面上进行灵活的网格状组合分布,从而满足各种屋面附加功能层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板肋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肋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肋夹装置,包括: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以及至少一个紧固螺钉(12),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下部设置有一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上部设置有一通长倒T型槽(13);其中,金属屋面板板肋穿设于所述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通过所述螺钉(12)穿过设置在所述贯通U型槽口(15)一侧的至少一个螺栓孔(11),与所述金属屋面板板肋顶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肋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肋夹装置,包括: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以及至少一个紧固螺钉(12),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下部设置有一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的上部设置有一通长倒T型槽(13);其中,金属屋面板板肋穿设于所述贯通U型槽口(15),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通过所述螺钉(12)穿过设置在所述贯通U型槽口(15)一侧的至少一个螺栓孔(11),与所述金属屋面板板肋顶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肋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板肋夹主体(10)高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军华倪列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来实建筑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