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79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显示电路、外围检测电路、驱动电路、通信电路、吸尘电路,所述外围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红外线检测器或/和热释电红外检测器,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驱动芯片、以及由驱动芯片驱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具有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以及外围检测传感器,提升了吸尘器便携性和外围环境探测性能。

A Portable Intelligent Household Vacuum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最简单的是采用拖线式吸尘器或者无线手持式吸尘器,这来吸尘器,虽然通过人工操作能进行吸尘,但结构笨拙不够便携,而且无线手持式的吸尘器价格过于昂贵,不够经济实用。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研发出了扫地机器人,而现有的扫地机器人一般是先通过外壳碰撞障碍物进行检测外部的环境,通过不断记忆和更新外部环境参数,从而进行智能清洁。然而,这种方式进行扫描外围状态,常常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家具布置更新、宠物和使用者在家中活动时,吸尘器不会进行避让,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存在诸多困扰。而且,现有的扫地机器人造价高昂、对于外围环境的录入灵活性均存在缺陷。因此,如何研发出更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并发挥出其最大的性能,使得微处理器芯片能够在智能吸尘器系统中发挥出最大的控制功效,从而实现智能服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具有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以及外围检测传感器,提升了吸尘器便携性和外围环境探测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显示电路、外围检测电路、驱动电路、通信电路、吸尘电路,所述外围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红外线检测器或/和热释电红外检测器,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驱动芯片、以及由驱动芯片驱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包括左轮驱动电机和右轮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采用的是直流电机。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STC89C51单片机,以及给所述STC89C51单片机提供时钟脉冲的晶振电路,和给所述STC89C51单片机提供复位信号的复位电路。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尘电路包括风机。具体的,吸尘电路中设置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风机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显示电路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无线通信采用的是HC-05蓝牙模块。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驱动芯片采用L298N驱动芯片,驱动电机采用GA12-N20直流电机或/和JGB38直流电机。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围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至少一对红外线检测器和至少一个热释电红外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包括LM393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HC-SR5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TC89C51单片机的输出端引脚连接LCD1602液晶显示器输入端引脚、L298N驱动芯片的输入端、风机,STC89C51单片机的输出端引脚通过连接L298N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后,分别通过L298N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左轮电机和右轮电机驱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TC89C51单片机的输入端引脚连接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一对LM393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HC-SR5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HC-05蓝牙模块。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通过外围传感器的设置,提升了智能吸尘器系统的应变能能力,外围传感器在外形体积、功耗性能以及使用稳定性等参数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晶振电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复位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通信电路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红外线检测器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热释电红外检测器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吸尘电路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中显示电路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总电路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显示电路、外围检测电路、驱动电路、通信电路、吸尘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STC89C51单片机,以及给STC89C51单片机提供时钟脉冲的晶振电路,和给STC89C51单片机提供复位信号的按键复位电路;外围检测电路包括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红外线检测器和热释电红外检测器;驱动电路包括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驱动芯片、以及由驱动芯片驱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左轮驱动电机和右轮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采用的是直流电机;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采用的是HC-05蓝牙模块;显示电路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器;吸尘电路中设置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风机电连接。如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围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至少一对红外线检测器和至少一个热释电红外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包括LM393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检测器采用HC-SR5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驱动芯片采用L298N驱动芯片,驱动电机采用GA12-N20直流电机。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优选电路结构:具体的,如图1、图2、图9所示,单片机最小系统,最小系统电路中的复位电路采用了电容隔直法,当给吸尘器上电一瞬间,瞬间电流能够流过电容,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高电平,使得STC89C51单片机在上电一瞬间发生复位,随后恢复成输出低电平,吸尘器实现正常工作。STC89C51单片机的XTAL1引脚和XTAL2引脚两端与晶振XTAL两端连接,且晶振XTAL两端还分别连接两个小电容C1、小电容C1后接GND;STC89C51单片机的RST引脚引出3路,一路通过按键S1接电源VCC,另外两路中一路通过电容C3接电源VCC,另一路通过电阻R1接GND。具体的,如图3、图9所示,驱动电路;STC89C51单片机的P3.4~P3.7四个GPIO引脚与L298N驱动芯片以及直流电机进行连接,L298N驱动芯片采用+5V直流电压进行供电,L298N驱动芯片的9号引脚用来供电,其中STC89C51单片机的P3.4~P3.7四个GPIO引脚分别能够输出四路独立的PWM波,经过L298N驱动芯片进行功率放大后被分别送入到左轮驱动电机、右轮驱动电机中。其中STC89C51单片机的P3.4和P3.5的引脚引出两路通过L298N驱动芯片功率放大后的PWM波送入到左轮驱动电机,P3.6和P3.7的引脚引出两路通过L298N驱动芯片功率放大后的PWM波送入到右轮驱动电机。STC89C51单片机的P3.4~P3.7四个GPIO引脚与L298N驱动芯片的连接线上均支接一路分别通过电阻R15~R18接电源VCC。L298N驱动芯片的两组输出引脚与左轮驱动电机和右轮驱动电机的连接线上分别通过正向二极管接电源VCC,并分别通过反向二极管接GND。L298N驱动芯片的一组输出引脚连接左轮驱动电机两端,且一组输出引脚之间通过电阻R11串接一组并连接的双向发光二极管;L298N驱动芯片的另一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显示电路、外围检测电路、驱动电路、通信电路、吸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红外线检测器或/和热释电红外检测器,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驱动芯片、以及由驱动芯片驱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无线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显示电路、外围检测电路、驱动电路、通信电路、吸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红外线检测器或/和热释电红外检测器,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的驱动芯片、以及由驱动芯片驱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通信电路包括无线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左轮驱动电机和右轮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采用的是直流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STC89C51单片机,以及给所述STC89C51单片机提供时钟脉冲的晶振电路,和给所述STC89C51单片机提供复位信号的复位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电路包括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器。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智能家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无线通信采用的是HC-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雯吴冬燕曹章洲周海涛徐骆孙奥赵泽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