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装围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92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拆装围篱,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中间部杆体上均交错的设置有安装槽部和杆部,安装槽部开设有翻转安装槽,翻杆安装槽的上部固定穿设有中部连接销,翻转杆的一端套设在中部连接销中,中部连接销上还套设有扭转弹簧,翻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卡爪块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另一端设置卡爪切槽,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螺接在双头螺套两端,第一中间部中的安装槽部和第二中间部的杆部位置相对应,第一中间部中的杆部与第二中间部的安装槽部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保留翻转杆作为连接横杆,提高相邻两个围篱杆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不会成为翻越者的落脚点。

An easy-to-disassemble f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拆装围篱
本技术涉及围篱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易拆装围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围篱一般使用简单,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为了保持围篱的连接强度,需要在相邻围篱杆之间设置连接横杆,而设置连接横杆容易成为翻越者脚步支持点,如果撤销连接横杆就会降低相邻围篱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既能够保留连接横杆,提高相邻两个围篱杆之间的连接强度,而连接横杆又不会成为翻越者的落脚点的易拆装围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易拆装围篱,包括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所述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均包括上尖部和下尖部,所述第一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围篱杆的下尖部连接,所述第二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二围篱杆的下尖部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上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下尖部通过下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均包括中部连接销、翻转杆、双头螺套、扭转弹簧和卡爪块,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上均交错的设置有安装槽部和杆部,所述安装槽部开设有翻杆安装槽,所述翻杆安装槽的上部固定穿设有中部连接销,所述翻转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中部连接销中,所述中部连接销上还套设有所述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驱动翻转杆向上翻转,且翻转杆位于翻杆安装槽中,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卡爪块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另一端设置卡爪切槽,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螺接在双头螺套两端,所述第一中间部中的安装槽部和第二中间部的杆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中间部中的杆部与第二中间部的安装槽部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卡爪切槽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形卡爪切槽中还安装有防滑橡胶,且所述双头螺套截面外形为正六边形。进一步地,所述上尖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尖头和上杆体,上杆体中开设有贯穿杆体的上连接杆槽,所述上连接杆槽的长度大于上连接杆的长度,所述上连接杆槽上部穿设有上部连接销,所述上连接杆设置在上连接杆槽中,且上连接杆的一端套设在上部连接销上,所述上部连接销位置处的上杆体外侧还安装有上螺栓耳板,所述上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相邻上尖部的上螺栓耳板相配合的上螺栓孔。进一步地,所述下尖部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尖头和下杆体,下杆体中开设有贯穿杆体的下连接杆槽,所述下连接杆槽的长度大于下连接杆的长度,所述下连接杆槽上部穿设有下部连接销,所述下连接杆设置在下连接杆槽中,且下连接杆的一端套设在下部连接销上,所述下部连接销位置处的下杆体外侧还安装有下螺栓耳板,所述下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相邻下尖部的下螺栓耳板相配合的下螺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相邻的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中间部设置不同,中间部均具有交错设置有安装槽部和杆部,在未组装时,翻转杆、双头螺套和卡爪块收纳在翻杆安装槽中;组装时,扭转弹簧驱动翻转杆翻转至水平位置,卡爪块对准杆部,旋转双头螺套,分离翻转杆和卡爪块,让卡爪块上的卡爪切槽卡在杆部,其能够承受驱动相邻围篱杆之间的分开的力;如果有翻越者利用翻转杆作为着力杆,翻转杆受向下力,杆体轻微变形,卡爪块向下移动,与杆体脱离,所以翻转杆无法承受纵向力。本技术既能够保留翻转杆作为连接横杆,提高相邻两个围篱杆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不会成为翻越者的落脚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易拆装围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图1中Ⅲ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卡爪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易拆装围篱,包括第一围篱杆1和第二围篱杆2,第一围篱杆1和第二围篱杆2均包括上尖部11和下尖部13,第一围篱杆1的上尖部11通过第一中间部12与第一围篱杆1的下尖部13连接,第二围篱杆2的上尖部11通过第二中间部22与第二围篱杆13的下尖部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1和第二围篱杆2的上尖部11通过上连接杆3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1和第二围篱杆2的下尖部13通过下连接杆4可拆卸连接;第一中间部12和第二中间部22均包括中部连接销121、翻转杆122、双头螺套123、扭转弹簧124和卡爪块125,第一中间部12和第二中间部22上均交错的设置有安装槽部1201和杆部1202,安装槽部1201开设有翻杆安装槽126,翻杆安装槽126的上部固定穿设有中部连接销121,翻转杆122的一端套设在中部连接销121中,中部连接销121上还套设有扭转弹簧124,扭转弹簧124驱动翻转杆122向上翻转,且翻转杆122位于翻杆安装槽126中,翻转杆12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127,卡爪块125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128,另一端设置卡爪切槽129,第一螺杆127和第二螺杆128分别螺接在双头螺套123两端,优选的,所述双头螺套123截面外形为正六边形,方便手动旋转或者借助工具旋转,第一中间部12中的安装槽部1201和第二中间部22的杆部1202位置相对应,第一中间部12中的杆部1202与第二中间部222的安装槽部1201位置相对应。本技术中,相邻的第一围篱杆1和第二围篱杆2的中间部设置不同,中间部均具交错设置有安装槽部1201和杆部1202,在未组装时,翻转杆122、双头螺套123和卡爪块125收纳在翻杆安装槽126中;组装时,扭转弹簧124驱动翻转杆122翻转至水平位置,卡爪块125对准杆部1202,旋转双头螺套123,分离翻转杆122和卡爪块125,让卡爪块125上的卡爪切槽129卡在杆部1202,其能够承受驱动相邻围篱杆之间的分开的力;如果有翻越者利用翻转杆122作为着力杆,翻转杆122受向下力,杆体轻微变形,卡爪块125向下移动,与杆体脱离,所以翻转杆122无法承受纵向力。本技术既能够保留翻转杆122作为连接横杆,提高相邻两个围篱杆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不会成为翻越者的落脚点。在本实施例中,上尖部1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尖头111和上杆体112,上杆体112中开设有贯穿杆体的上连接杆槽113,上连接杆槽113的长度大于上连接杆3的长度,上连接杆槽113上部穿设有上部连接销114,上连接杆3设置在上连接杆槽113中,且上连接杆3的一端套设在上部连接销114上,上部连接销114位置处的上杆体112外侧还安装有上螺栓耳板115,上连接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相邻上尖部11的上螺栓耳板115相配合的上螺栓孔116。不组装时,上连接杆3收纳在上连接杆槽113中,组装时,上连接杆3从上连接杆槽113翻转至水平位置,且上连接杆3上的上螺栓孔116与相邻围篱杆上的上螺栓耳板115位置相对应,通过螺栓可以将上连接杆113和上螺栓耳板1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拆装围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所述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均包括上尖部和下尖部,所述第一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围篱杆的下尖部连接,所述第二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二围篱杆的下尖部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上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下尖部通过下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均包括中部连接销、翻转杆、双头螺套、扭转弹簧和卡爪块,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上均交错的设置有安装槽部和杆部,所述安装槽部开设有翻杆安装槽,所述翻杆安装槽的上部固定穿设有中部连接销,所述翻转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中部连接销中,所述中部连接销上还套设有所述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驱动翻转杆向上翻转,且翻转杆位于翻杆安装槽中,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卡爪块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其另一端设置卡爪切槽,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螺接在双头螺套两端,所述第一中间部中的安装槽部和第二中间部的杆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中间部中的杆部与第二中间部的安装槽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卡爪切槽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形卡爪切槽中还安装有防滑橡胶,且所述双头螺套截面外形为正六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装围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所述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均包括上尖部和下尖部,所述第一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一围篱杆的下尖部连接,所述第二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二围篱杆的下尖部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上尖部通过上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第一围篱杆和第二围篱杆的下尖部通过下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均包括中部连接销、翻转杆、双头螺套、扭转弹簧和卡爪块,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上均交错的设置有安装槽部和杆部,所述安装槽部开设有翻杆安装槽,所述翻杆安装槽的上部固定穿设有中部连接销,所述翻转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中部连接销中,所述中部连接销上还套设有所述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驱动翻转杆向上翻转,且翻转杆位于翻杆安装槽中,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卡爪块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其另一端设置卡爪切槽,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螺接在双头螺套两端,所述第一中间部中的安装槽部和第二中间部的杆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中间部中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代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裕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