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锂合金非接触式电子束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47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47
一种铝锂合金非接触式电子束焊接方法,为解决电子束上聚焦焊接方式对中厚板铝锂合金进行焊接,铝锂合金母材上部熔化量过大,导致锂元素烧损的问题。方法:一、将待焊接的两块铝锂合金母材对接面及两个过渡层进行焊前预处理;二、将两片过渡层夹在两块铝锂合金母材对接面之间,过渡层的上端应高出铝锂合金母材上表面2mm,两个弯折段分别向外侧弯折,弯折段与铝锂合金母材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5°;三、装夹过渡层和铝锂合金母材组件,并放入真空舱内进行抽真空;四、采用上聚焦电子束对弯折段上表面进行往复加热,焊接完毕后铝锂合金母材在真空舱中冷却至常温,取出焊件;五、修整焊件,完成铝锂合金非接触式电子束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子束焊接。

A Non-contact Electron Beam Welding Method for Al-Li All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锂合金非接触式电子束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束焊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铝锂合金非接触式电子束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轻量化及高性能已经成为结构设计的必然选择。铝锂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金属材料,由于锂元素的添加,铝锂合金的密度要比普通铝合金低,同时其弹性模量更高。此外,铝锂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良好的低温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在航空航天以及其他领域如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核工业等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关铝锂合金的焊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电子束能量密度较高,且铝锂合金中强化相形成元素锂的熔沸点较低,因此在电子束焊接过程中锂元素极易烧损,锂元素烧损会使焊缝中含锂强化相数量减少,导致接头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中国专利号为201210543547.7、公开日为2013年3月13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SiCp/Al复合材料电子束辅助热挤压扩散连接方法,该专利属电子束上聚焦焊接方法,该专利采用上聚焦电子束加热母材,同时向母材对接面施加压力,使母材在热输入和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扩散连接,可有效减小熔化烧损区域;但是,该专利无法应用到中厚板(5mm~8mm)铝锂合金材料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锂合金非接触式电子束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焊前预处理:将待焊接的两块铝锂合金母材(1)对接面及两个过渡层(2)进行焊前预处理;步骤二、组装过渡层(2)和铝锂合金母材(1):将两片过渡层(2)夹在两块铝锂合金母材(1)对接面之间,过渡层(2)的上端应高出铝锂合金母材(1)上表面,其高出部分为弯折段(2‑2),两个弯折段(2‑2)分别向外侧弯折,弯折段(2‑2)的弯折长度(b)为1mm~3mm,弯折段(2‑2)与铝锂合金母材(1)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0°,两块铝锂合金母材(1)之间的对接面上下的错边量不超过0.2mm;步骤三、装夹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锂合金非接触式电子束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焊前预处理:将待焊接的两块铝锂合金母材(1)对接面及两个过渡层(2)进行焊前预处理;步骤二、组装过渡层(2)和铝锂合金母材(1):将两片过渡层(2)夹在两块铝锂合金母材(1)对接面之间,过渡层(2)的上端应高出铝锂合金母材(1)上表面,其高出部分为弯折段(2-2),两个弯折段(2-2)分别向外侧弯折,弯折段(2-2)的弯折长度(b)为1mm~3mm,弯折段(2-2)与铝锂合金母材(1)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0°,两块铝锂合金母材(1)之间的对接面上下的错边量不超过0.2mm;步骤三、装夹过渡层(2)和铝锂合金母材(1)组件:将步骤二中的过渡层(2)和铝锂合金母材(1)组件装入在夹具(3)中,将装夹完毕的过渡层(2)、铝锂合金母材(1)及夹具(3)组件放入真空舱内进行抽真空处理;步骤四、上聚焦电子束焊接:焊接采用上聚焦电子束(4)对弯折段(2-2)上表面进行往复多次加热,上聚焦电子束(4)作用在弯折段(2-2)的时间为120s,同时利用夹具(3)向铝锂合金母材(1)对接面施加压力F,弯折段(2-2)将热量传递至过渡层(2)的竖直段(2-1),直至竖直段(2-1)与铝锂合金母材(1)熔为一体后结束焊接,焊接完毕后铝锂合金母材(1)在真空舱中冷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庆尹乾兴张戈树西柳峻鹏张秉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