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04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花塞,能够抑制绝缘体的强度降低。在火花塞中,在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轴线延伸的筒状的绝缘体的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的后端部与在绝缘体的外周面配置的筒状的主体配件的被卡合部卡合。绝缘体由氧化铝等的陶瓷制成。绝缘体在外周面中比卡合部靠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处形成有沿自身的周向螺旋状地延伸的凹凸。

Spark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火花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花塞,特别涉及能够抑制绝缘体的强度降低的火花塞。
技术介绍
在火花塞中,向发动机安装的主体配件保持由氧化铝等的陶瓷所制作的绝缘体(专利文献1)。如果在安装于发动机的火花塞的绝缘体的表面附着水分(结露等)、燃料(以下称为“水分等”)且水分等与陶瓷的晶界的玻璃相反应,则存在玻璃相劣化而绝缘体的强度降低的可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70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存在抑制因水分等与玻璃相的反应造成的绝缘体的强度降低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为了满足上述的要求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绝缘体的强度降低的火花塞。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该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中,在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轴线延伸的筒状的绝缘体的外周面形成的卡合部的后端部与在绝缘体的外周面配置的筒状的主体配件的被卡合部卡合。绝缘体在外周面中比卡合部靠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处形成有沿自身的周向螺旋状地延伸的凹凸。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火花塞,由于在绝缘体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凹凸,因此能够使附着于绝缘体的水分等沿凹凸而较薄地分散。由于能够容易地在水分等与陶瓷的晶界的玻璃相反应之前,使在绝缘体的外周面较薄地分散了的水分等蒸发,因此具有能够抑制由玻璃相的劣化造成的绝缘体的强度降低的效果。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火花塞,针对凹凸,当关于对在包含绝缘体的轴线的剖面中显现的外周面的实际表面的剖面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1~300Hz中的频率n的振幅f(n),从f(n+1)-f(n)的绝对值大的频率起从大到小依次设为第一峰、第二峰、第三峰、第四峰时(其中,存在于±2Hz以内的两个以上的峰设为一个峰)时,第一峰存在于20~300Hz,且第一峰、第二峰、第三峰及第四峰中的两个以上的峰存在于30~300Hz。第一峰、第二峰、第三峰及第四峰中三个以上的峰不存在于1~20Hz。由于能够使凹凸具有周期性,因此除了权利要求1的效果之外,还存在能够减小绝缘体的外周面的轮廓的偏差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单侧剖视图。图2是绝缘体的外周面的实际表面的剖面曲线。图3是对实际表面的剖面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频谱。图4是取得实部的f(n+1)-f(n)的绝对值的结果。图5是取得虚部的f(n+1)-f(n)的绝对值的结果。图6是比较例中的绝缘体的外周面的实际表面的剖面曲线。图7是对实际表面的剖面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谱。图8是取得实部的f(n+1)-f(n)的绝对值的结果。图9是取得虚部的f(n+1)-f(n)的绝对值的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10的单侧剖视图。在图1中,以纸面下侧为火花塞10的前端侧,以纸面上侧为火花塞10的后端侧。火花塞10具备绝缘体11及主体配件30。绝缘体11是由机械特性、高温下的绝缘性优秀的氧化铝等的陶瓷形成的筒状的构件。绝缘体11形成有沿轴线O贯通的轴孔12。在绝缘体11中,从后端侧向前端侧沿轴线O连接有第一部13、卡合部14、第二部15及第三部16。第一部13是绝缘体11的后端的圆筒状的部分。卡合部14是具有比第一部13的直径大的外周缘的圆环状的部分。第二部15是比第一部13及卡合部14直径小的圆筒状的部分。第三部16是比第二部15直径小的圆筒状的部分。绝缘体11在第二部15与第三部16的边界形成有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外周逐渐缩径的缩径部17。在第二部15的前端以及第三部16的内侧部分的轴孔12中配置有中心电极20。中心电极20是沿轴线O延伸的棒状的构件,由镍或镍基合金覆盖铜或以铜为主要成分的芯材而成。中心电极20保持于绝缘体11,前端从轴孔12露出。端子配件21是连接高压线缆(未图示)的棒状的构件,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等)所形成。端子配件21在前端侧被压入于轴孔12的状态下固定于绝缘体11的后端。端子配件21在轴孔12的内部与中心电极20电连接。绝缘体11在外周的前端侧,与端子配件21在轴线O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固定主体配件30。主体配件30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等)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主体配件30在前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31。螺纹部31结合于发动机41的螺纹孔而主体配件30被安装于发动机41。主体配件30在螺纹部31的径向内侧的内周上形成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架部32。主体配件30在比螺纹部31靠后端侧处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为凸缘状的圆环状的座部33。在座部33与螺纹部31之间,配置用于防止燃烧气体从发动机41的螺纹孔泄漏的垫圈36。主体配件30在比座部33靠后端侧处设置有供扳手等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34。通过与工具卡合部34卡合的工具而向发动机41的螺纹孔中拧入螺纹部31。主体配件30在工具卡合部34的后端处连接有被卡合部35。被卡合部35是主体配件30的后端缘向内侧弯曲而成的部分。绝缘体11在第一部13的外周在轴线O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有两个环构件37。环构件37被配置于主体配件30的工具卡合部34的径向内侧,在由环构件37、第一部13及工具卡合部34围成的空间中填充有滑石等粉末38。被卡合部35经由环构件37及粉末38而与绝缘体11的卡合部14的后端部卡合。主体配件30在架部32卡合于绝缘体11的缩径部17的状态下,向内侧弯曲被卡合部35,从而被卡合部35与绝缘体11的卡合部14卡合。由于被卡合部35的弯曲,主体配件30被敛紧固定于绝缘体11。绝缘体11从轴线O方向上的两侧由被卡合部35及架部32夹持卡合部14及缩径部17,而被保持于主体配件30。接地电极40是被接合于主体配件30的前端的金属制(例如镍基合金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电极40形成为棒状,前端侧弯曲并与中心电极20对向。接地电极40在与中心电极20之间形成火花间隙。火花塞10由例如以下的方法制造。绝缘体11通过对由原料粉末成型的成型体进行烧成而制作。首先,以将作为主要成分的氧化铝和形成玻璃相而作为助烧结剂来发挥功能的Si、Mg、Ca、Ba等元素的化合物配合的方式准备原料粉末。将聚乙烯醇等亲水性结合剂与水等溶剂加入原料粉末并混合来调制浆料。通过喷雾干燥法等使浆料干燥并调制造粒物。通过将所得到的造粒物加压成型或射出成型而得到成型体。对成型体进行烧成而得到绝缘体11。对得到的绝缘体11施加磨削加工。在磨削加工中,绝缘体11的第一部13由卡盘(未图示)固定。以轴线O为中心旋转卡盘,并使用车刀或磨石(均未图示)对卡合部14、第二部15、缩径部17及第三部16的外周面进行磨削。磨削裕量为100~500μm左右。通过使绝缘体11以轴线O为中心旋转并使车刀或磨石在轴线O方向上移动,而在卡合部14、第二部15、缩径部17及第三部16的外周面上形成沿周向螺旋状地延伸的凹凸50(参照图2)。接下来,将中心电极20插入绝缘体11的轴孔12。中心电极20被配置成前端从轴孔12露出到外部。在轴孔12中插入端子配件21,在确保了端子配件21与中心电极20的导通之后,将预先接合了接地电极40的主体配件30组装于绝缘体11的外周。以接地电极40与中心电极20对向的方式弯曲接地电极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花塞,具备:筒状的绝缘体,在自身的外周面形成有卡合部,并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轴线延伸;及筒状的主体配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外周面,并具备与所述卡合部的后端部进行卡合的被卡合部,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在所述外周面中比所述卡合部靠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自身的周向螺旋状地延伸的凹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7 JP 2016-2532431.一种火花塞,具备:筒状的绝缘体,在自身的外周面形成有卡合部,并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轴线延伸;及筒状的主体配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外周面,并具备与所述卡合部的后端部进行卡合的被卡合部,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在所述外周面中比所述卡合部靠前端侧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自身的周向螺旋状地延伸的凹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凹凸,当关于对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村研悟西薗公博太田裕规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