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球体散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904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球体散流装置,包括:外壳、内壳、出风罩、出风管、进风管、分流板、导流板,所述外壳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所述内壳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内壳对应进风管延伸板外侧设有贯通孔,外壳和内壳同心设置,此送风口具有较大的诱导室内空气的作用,提高新风与室内空气混合的效率。

A Double Spherical Dischar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球体散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出风口技术。
技术介绍
散流器是空调或通风装置的送风口,是让出风口出风方向分成多向流动,一般用在大厅等大面积地方的送风口设置以便新风分布均匀,便于空气的快速均匀的混合,不会产生局部的风速过大,散流器的主要功能是改变空气运动方向,保持空气流速,使空气能够快速与室内空气混合或达到某处,在空调房间内,散流器排出的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后必然引起室内空气的流动,而不同的空气流动状况有着不同的调节温度效果,所以说散流器的形状以及结构可使空调区内形成比较快速、均匀而稳定的气流速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改进,本技术为了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球体散流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球体散流装置,包括:外壳、内壳、出风罩、出风管、进风管、分流板、导流板;所述外壳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所述内壳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内壳对应进风管延伸板外侧设有贯通孔,外壳和内壳同心设置;所述出风罩为倒置的喇叭口形结构,喇叭口较小的一端与外壳贯通孔连接;所述出风管为中空筒状,一端与内壳的贯通孔连接,出风管延伸出出风罩少许;所述进风管为中空矩形或筒状,其一端与外壳中心线上方贯穿连接,进风管底板延伸与内壳外表面抵接;所述分流板呈三角结构,分流板三角结构底面设置在进风管底板延伸板上,分流板设有两片为圆弧片,两片一端呈“人”字形抵接,其中一片另一端与内壳抵接,另一片的另一端与内壳的贯通孔一边相连;所述导流板为圆弧片,一端与进风管连接,另一端与内壳贯通孔另一边相切连接,导流板与分流板的一圆弧片形成进入内壳的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设置在沿外壳中心线处贯穿外壳与内壳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和内壳可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成椭圆形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可设置成喇叭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内壁可设有螺旋凸起。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气流在通过分流板时形成了多个通道出风,提高了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混合效率。2、本技术的出风罩设置成喇叭状结构使气流形成附壁效应,此送风口具有较大的诱导室内空气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球体散流装置,包括:外壳1、内壳2、出风罩3、出风管4、进风管5、分流板6、导流板7;所述外壳1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所述内壳2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一21,内壳2对应进风管5延伸板外侧设有贯通孔二22,贯通孔与贯通孔一21平行设置,外壳1和内壳2同心设置;所述出风罩3为倒置的喇叭口形结构,喇叭口较小的一端与外壳1的贯通孔连接;所述出风管4为筒状,一端与内壳2的贯通孔一21连接,出风管4延伸出出风罩3少许;所述进风管5为矩形管,其一端沿垂直于外壳1轴线的方向贯通外壳1壳体,进风管5底板继续延伸与内壳2外表面抵接;所述分流板呈“人”字形结构,分流板两底角分别抵接在内壳外壁面,尖端延伸至进风管内,将进风管的流体沿“人”字形结构外沿导流成两部分;所述分流板6一侧的内壳2壁面设置贯通孔二22;所述导流板7为圆弧片,一端与进风管5连接,另一端与内壳2贯通孔二22附近壁面相切连接,沿内壳2壁面切线方向从贯通孔二22将气流导入内壳2。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风管5设置在沿外壳1中心线处贯穿外壳1与内壳2连接,缩短新风在散流器内的停留时间。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和内壳2可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成椭圆形结构。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风管4可设置成喇叭结构,增大诱导比,具有较大的诱导室内空气的作用。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风管4内壁可设有螺旋凸起,保证气流能快速喷出,提高与室内空气的混合效率。本技术工作原理:工作时,气流通过进风管5进入,一部分气流通过分流板6由导流板7与分流板6的一圆弧片形成的通道进入内壳2,气流在内壳2内旋转经出风管4排出散流器与室内空气混合,一部分气流经分流板6由外壳1和内壳2所形成的通道进入散流器,气流在外壳1和内壳2所形成的通道内旋转流动,气流在风罩3的喇叭形结构时,气流会顺着喇叭部23的内表面流动形成附壁效应,具有较大的诱导室内空气的作用,室内空气在壳体1的外壁快速流动与新风混合,快速改善室内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球体散流装置,包括:外壳(1)、内壳(2)、出风罩(3)、出风管(4)、进风管(5)、分流板(6)、导流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所述内壳(2)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一(21),内壳(2)对应进风管(5)延伸板外侧设有贯通孔二(22),贯通孔与贯通孔一(21)平行设置,外壳(1)和内壳(2)同心设置;所述出风罩(3)为倒置的喇叭口形结构,喇叭口较小的一端与外壳(1)的贯通孔连接;所述出风管(4)为筒状,一端与内壳(2)的贯通孔一(21)连接,出风管(4)延伸出出风罩(3)少许;所述进风管(5)为矩形管,其一端沿垂直于外壳(1)轴线的方向贯通外壳(1)壳体,进风管(5)底板继续延伸与内壳(2)外表面抵接;所述分流板(6)呈“人”字形结构,分流板(6)两底角分别抵接在内壳外壁面,尖端延伸至进风管内,将进风管的流体沿“人”字形结构外沿导流成两部分;所述分流板(6)一侧的内壳(2)壁面设置贯通孔二(22);所述导流板(7)为圆弧片,一端与进风管(5)连接,另一端与内壳(2)贯通孔二(22)附近壁面相切连接,沿内壳(2)壁面切线方向从贯通孔二(22)将气流导入内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球体散流装置,包括:外壳(1)、内壳(2)、出风罩(3)、出风管(4)、进风管(5)、分流板(6)、导流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所述内壳(2)为中空球形结构,其球体下部设有贯通孔一(21),内壳(2)对应进风管(5)延伸板外侧设有贯通孔二(22),贯通孔与贯通孔一(21)平行设置,外壳(1)和内壳(2)同心设置;所述出风罩(3)为倒置的喇叭口形结构,喇叭口较小的一端与外壳(1)的贯通孔连接;所述出风管(4)为筒状,一端与内壳(2)的贯通孔一(21)连接,出风管(4)延伸出出风罩(3)少许;所述进风管(5)为矩形管,其一端沿垂直于外壳(1)轴线的方向贯通外壳(1)壳体,进风管(5)底板继续延伸与内壳(2)外表面抵接;所述分流板(6)呈“人”字形结构,分流板(6)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