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后视镜。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在外加电场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和/或透过率的变化,因而在汽车、飞机、智能建筑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市场。示例性的,对于汽车领域,可将电致变色器件应用至汽车反射镜中,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后方汽车开启远光灯,汽车的后视镜会反射远光灯发出的光线,从而使驾驶员产生炫目的效果,影响驾驶安全。可将电致变色器件集成到后视镜中,通过电致变色器件降低后视镜的反射率来改善后视镜的炫目问题,传统方案可通过给电致变色器件施加一个电压或不施加电压来控制电致变色器件的明暗或不同颜色的状态,从而调节光线的反射率。但是传统方案的电致变色器件的驱动电路仅提供了施加电压和不施加电压这两种情况,而不同的电致变色器件的驱动方式不同,导致汽车对各电致变色器件的兼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后视镜,以解决现有电致变色器件的驱动电路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兼容性较差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和电压选择模块;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输出第一电压至所述电压选择模块;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电压选择模块;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在控制电压的控制下选择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并通过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输出至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和电压选择模块;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输出第一电压至所述电压选择模块;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输出第二电压至所述电压选择模块;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在控制电压的控制下选择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并通过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输出至电致变色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直流变压器;所述第一直流变压器包括第一原边线圈和第一副边线圈;所述第一原边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原边线圈的第二端与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端与地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二直流变压器;所述第二直流变压器包括第二原边线圈和第二副边线圈;所述第二原边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原边线圈的第二端与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一端与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边线圈和所述第一副边线圈的匝数比为12:1.8;所述第二原边线圈和所述第二副边线圈的匝数比为12:0.8;所述电源电压输出端输出的电源电压为12V。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二直流变压器;所述第二直流变压器包括第二原边线圈和第二副边线圈;所述第二原边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原边线圈的第二端与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端与地端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边线圈和所述第一副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