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头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6356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6:42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头戴装置,其包括:一安全帽本体、一致光本体及一电力模块,安全帽本体具有一外壳及一内衬件,外壳具有一基材表面,内衬件开设有一容置槽;致光本体具有一黏着结构及一电致结构,黏着结构与电致结构连接,致光本体经由黏着结构通过一转贴手段设置于基材表面,电力模块设置于容置槽且与电致结构电连接,电力模块提供电力使致光本体发光;因此,致光本体能够附着于各种形态的头戴装置,并且提供发光效果,提升佩戴时的警示功效。

Electroluminescent Headwea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发光头戴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头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构件能够附着于头戴装置的电致发光头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骑乘机车、骑乘脚踏车或是工地施工时,为了保护及安全考虑,均必须配戴安全帽,以确保驾驶者或施工人员的头部安全。各种型式的安全帽主要通过配戴来保护头部,效果单一,且实际上缺乏外设附加与警示的特效。所以为了增加安全帽的安全性与醒目性,可以在安全帽的外缘面贴设反光片或冷光片。其中,反光片是经由周边其他光源的反射作用,进而达到被动式反光的醒目效果。但是,反光片受限于光源与反光材料的折射角度,能够达到的提醒效果有限。而冷光片因为结构特性呈韧挺状态,因而无法有效应用于转折或低角度曲面上。冷光片会受限于安全帽的外缘曲面,无法有效服贴及牢固设置于具有造型曲面的安全帽上,造成冷光片容易由安全帽上脱落,因而丧失提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头戴装置,能够根据头戴装置的外壳形状,牢固附着在能够发光的致光本体上,以此提升佩戴时的警示功效。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致发光头戴装置,包括:一安全帽本体,具有一外壳及一内衬件,内衬件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其中,外壳具有一基材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发光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全帽本体,具有一外壳及一内衬件,所述内衬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基材表面,所述内衬件开设有一容置槽;一致光本体,具有一黏着结构及一电致结构,所述黏着结构与所述电致结构连接,所述致光本体经由所述黏着结构通过一转贴手段设置于所述基材表面,其中,所述电致结构具有一导引电层、一介电层及一发光层,所述导引电层与所述黏着结构连接,所述导引电层设置于所述黏着结构与所述介电层之间,所述介电层设置于所述导引电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以及一电力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且与所述导引电层电连接,所述电力模块提供电力,使所述致光本体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发光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全帽本体,具有一外壳及一内衬件,所述内衬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基材表面,所述内衬件开设有一容置槽;一致光本体,具有一黏着结构及一电致结构,所述黏着结构与所述电致结构连接,所述致光本体经由所述黏着结构通过一转贴手段设置于所述基材表面,其中,所述电致结构具有一导引电层、一介电层及一发光层,所述导引电层与所述黏着结构连接,所述导引电层设置于所述黏着结构与所述介电层之间,所述介电层设置于所述导引电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以及一电力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且与所述导引电层电连接,所述电力模块提供电力,使所述致光本体发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着结构具有一树脂胶层及一底油层,所述树脂胶层与所述基材表面连接,所述底油层与所述导引电层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光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电层分为一底导电层与一引电层,所述引电层设置于所述介电层与所述底导电层之间,所述底导电层与所述底油层及所述介电层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盛
申请(专利权)人:亨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