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847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4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负载,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正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串联第二电容连接到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负极,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相应的公共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的任意一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电路,实现电压倍压,降低了功率负载(例如压缩机,电机等)的功率损耗,提高了功率负载的运行效率,且增强了功率负载适用电压的通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倍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115VAC (电源电压)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电机电路中,在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提高其运行电压,就可以减小其运行电流,这样就可以减少功率损耗,提升空调器的运行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因压缩机/电机运行效率低,运行电流大,启动时容易损毁压缩机/电机等一系列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实现电压倍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负载;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到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相应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外设交流电源的任意一极。较优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均压电阻模块;所述均压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均压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另一个所述均压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进一步地,所述均压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与并联后的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串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阻值均相同。较优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滤波的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功率负载并联。较优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串联在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外设交流电源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阻为NTC热敏电阻器。较优地,所述整流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较优地,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均为高压电容。较优地,所述功率负载为压缩机或/和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实现电压倍压,降低了功率负载(例如压缩机,电机等)的功率损耗,提高了功率负载的运行效率,且增强了功率负载适用电压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控制电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一实施例包括整流桥DB2、第一电容C26和第二电容C23 ;优选地,整流桥DB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C26和第二电容C23均为高压电容。整流桥DB2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整流桥DB2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负载;第一电容C26的一端连接整流桥DB2的直流输入端的正极,第一电容C26的另一端串联第二电容C23连接到整流桥DB2的直流输入端的负极;第一电容C26和第二电容C23相应的公共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的任意一极,图1中第一电容C26和第二电容C23相应的公共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的AC_N。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均压电阻模块,均压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均压电阻模块和第二均压电阻模块,第一均压电阻模块与第一电容C26并联,第二均压电阻模块与第二电容C23并联。优选地,均压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26, R30)、第二电阻(R28, R32)、第三电阻(R27,R31)和第四电阻(R29,R35);第一电阻(R26,R30)与第二电阻(R28,R32)并联,第三电阻(R27,R31)与第四电阻(R29, R35)并联,并联后的第一电阻(R26,R30)和第二电阻(R28,R32)与并联后的第三电阻(R27,R31)和第四电阻(R29,R35 )串联。即第一均压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26、第二电阻R28、第三电阻R27和第四电阻R29,第一电阻R26与第二电阻R28并联,第三电阻R27与第四电阻R29并联,并联后的第一电阻R26和第二电阻R28再与并联后的第三电阻R27和第四电阻R29串联。同理,第二均压模块中,R30与R32并联,R31与R35并联,并联后的R30和R32再与并联后的R31和R35串联。多个电阻并联后再串联组成均压电阻模块,降低了单个电阻的耐压值,节约成本,延长了电阻的使用寿命。较优地,作为 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电阻(R26, R30)、第二电阻(R28, R32)、第三电阻(R27,R31)和第四电阻(R29,R35)的阻值均相同,阻值根据第一电容C26和第二电容C23容值变化,例如当第一电容C26和第二电容C23的容值均为470U时,以上各电阻的均可为150K。图1中的8个电阻的阻值相等,作用为平均分配电压,确保第二电容C23两端的电压与第一电容C26两端的电压基本相等。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滤波的第三电容C32,第三电容C32与所述功率负载并联。较优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串联在整流桥DB2的交流输入端与外设交流电源之间。优选地,限流电阻为NTC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用于限制电源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在以上各技术方案中,所述功率负载可为压缩机或/和电机,例如,外设交流电源的电源电压为115V,压缩机或/和电机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30V,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外设交流电源正半周(AC_L为正,AC_N为负)时,整流桥DB2的第2个(从上往下数)二极管导通,电流经过该二极管对第一电容C26充电,将第一电容C26上的电压充到接近外设交流电源的峰值,并基本保持不变。当外设交流电源输入电源负半周(AC_L为负,AC_N为正)时,整流桥DB2的第4个(从上往下数)二极管导通,电流经过该二极管对第二电容C23充电,将第二电容C23上的电压充到接近外设交流电源的峰值,并基本保持不变。经过一个完整的电源周期后,由于电容对电荷的存储作用,第三电容C32上的电压为第一电容C23电压与第二电容C26电压的串联相加,它的电压值是电源电压(AC_L与AC_N之间的电压)的二倍,进而实现二倍压整流。相同输出功率下,用倍压后的额定电压230VAC (交流)的压缩机/电机的运行电流要比直接用额定电压115VAC (交流)的压缩机/电机运行电流小,功率损耗也小;例如,额定电压为115VAC空调器采用倍压控制电路后可以使用230VAC的压缩机/电机,提高了功率负载适用电压的通用性,提高了压缩机/电机的运行效率,降低了额定电压为115VAC的空调器能耗,也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以上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实现了电压倍压,例如额定电压为115VAC的空调器采用的也是额定电压230VAC的压缩机/电机(同理,也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电容及电阻器件值,使得可以用110VAC的市电控制230VAC的压缩机/电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负载;?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到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相应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外设交流电源的任意一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外设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负载;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到所述整流桥的直流输入端的负极; 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相应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外设交流电源的任意一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均压电阻模块; 所述均压电阻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均压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另一个所述均压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 并联后的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与并联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辉袁华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