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锚下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35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锚下垫板,包括端板、传力筒、灌浆孔道、扩散板和延伸筒,所述传力筒上端与端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传力筒下端与扩散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扩散板底部与延伸筒固定连接,所述端板上开设端板灌浆孔对应在传力筒外侧,所述传力筒侧壁上开设传力筒灌浆孔,所述灌浆孔道将端板灌浆孔与传力筒灌浆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效果:采用了组合结构,工艺性能更优。

A New Type of Anchor Backing Plate for Composi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锚下垫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垫板,特别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锚下垫板,属于建筑、桥梁等

技术介绍
锚具是预应力技术的核心组件,这里所谓预应力技术是指在建筑、桥梁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预先张拉混凝土受拉区的钢筋、钢绞线,待混凝土具有强度后放张,从而使受拉区混凝土受到预加的压应力,以达到提高构件刚度、最大程度利用高强钢材的目的。锚具是将预压力传导至混凝土的关键,锚下垫板是锚具与混凝土接触的部分。其形状、尺寸、材料决定了预应力传导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预应力技术应用广泛,锚具的使用量十分巨大,因此作为关键零件的锚下垫板也有巨大的使用量。因此,降低锚下垫板的生产成本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目前的锚下垫板大多为铸铁材料一体铸造成型,这样的锚下垫板具有承载力大、结构稳定的优势,但有以下问题:1、由于铸铁材料抗压能力远远强于抗拉能力,因此要求锚下垫板中不能出现较大拉应力,故而垫板一般较为臃肿;2、铸铁材料的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生产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环境污染;考虑到上述缺陷,有厂商进行了改进尝试,例如使用铸钢材料和冲压板材进行焊接成型又或者直接利用板材进行冲压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锚下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传力筒(2)、灌浆孔道(3)、扩散板(4)和延伸筒(6),所述传力筒(2)上端与端板(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传力筒(2)下端与扩散板(4)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扩散板(4)底部与延伸筒(6)固定连接,所述端板(1)上开设端板灌浆孔(8)对应在传力筒(2)外侧,所述传力筒(2)侧壁上开设传力筒灌浆孔(9),所述灌浆孔道(3)将端板灌浆孔(8)与传力筒灌浆孔(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锚下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传力筒(2)、灌浆孔道(3)、扩散板(4)和延伸筒(6),所述传力筒(2)上端与端板(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传力筒(2)下端与扩散板(4)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扩散板(4)底部与延伸筒(6)固定连接,所述端板(1)上开设端板灌浆孔(8)对应在传力筒(2)外侧,所述传力筒(2)侧壁上开设传力筒灌浆孔(9),所述灌浆孔道(3)将端板灌浆孔(8)与传力筒灌浆孔(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锚下垫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筋板(5),所述筋板(5)焊接在传力筒(2)外侧壁对端板(1)和扩散板(4)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亮刘成杜传知周斌骆明成何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