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部件,特别是一种锚垫板。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锚垫板如图2所示,外形上大体成一中空的塔状,由一个四棱台、一个圆台及四根加强肋构成,其中一加强肋上有注浆孔;整体铸造成形。该结构存在的不足是其一,四棱台面积过大,下部两肋间混凝土浇灌不易密实,锚固区表面钢筋割断数量较多;其二,混凝土锚下应力较大,且肋下应力趋于集中;其三,在锚垫板内部,外圈钢绞线与轴线的夹角较大,使张拉过程中,钢绞线被剪断的概率增大;其四,外形尺寸较大,重量较重,材耗较多,生产成本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锚垫板混凝土锚下应力较大且集中,锚垫板内部外圈钢绞线与轴线的夹角较大,外形尺寸、体积较大、材耗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产品结构优化,产品性能改进;锚固区内锚下应力的分布更合理,产品自重轻、材料消耗少、成本低的锚垫板。其具体结构是一种锚垫板,是一内部中空的塔状结构、带承载板,其特征在于该锚垫板外形为2~4层台阶的圆塔形结构体,各层台阶与塔身之间呈圆弧形,R=15~50mm,塔脚为沉放锚板的圆管形部份,其中空的锥孔的锥度γ=2~5°,承载板的厚度δ1为30~70mm,塔身壁厚δ2为7~15mm,台阶厚度δ3为7~12mm,整体铸造成形。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的锚垫板具有以下优点①锚垫板尺寸缩小,锚固区表层面积比旧锚垫板平均减小约30%,钢筋割断数量减少;②各层台阶与塔身之间呈圆弧形,结构优化,便于锚下混凝土浇灌密实;③锚垫板有2~4层台阶,形成多支承面组合承压,使锚下应力更小、分布更趋均匀,应力值比旧锚垫板减小10%~25%,提高了混凝土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垫板,是一内部中空的塔状结构、带承载板,其特征在于:该锚垫板外形为2~4层台阶的圆塔形结构体,各层台阶与塔身之间呈圆弧形,R=15~50mm,塔脚为沉放锚板的圆管形部份,整体铸造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平,谢正元,毕贵平,关炳良,强壮,秦立方,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