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可调单体液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20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阻尼器,特别是用于健身器械的液压阻尼器。它主要由活塞缸体、外缸套、设有泄油孔并安装有弹性泄油孔挡板的活塞和活塞缸体一端的缸盖、活塞缸体另一端安装的溢流件、导向件及调节件构成。调节转动导向件,使导向件与溢流件的油路配合点改变,由此引起液压油传递量的改变,从而达到阻尼力的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阻尼力可实现无级无定向自由调节或有级定位调节,使用方便、可靠、灵活。(*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器,特别是用于健身器械的液压阻尼器。目前健身器械中使用的单体活塞式液压阻尼器存在的主要缺点是阻尼力不可调节,为此中国专利CN92245106.0设计了一种阻尼力可调节的″连体式液压阻尼器,但其结构是双体相连,体积大大增加,因而在健身器械上的配置使用受到了局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健身器械中适用范围广的单体式的自由可调液压阻尼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由活塞缸体、带有泄油孔的活塞和一端安装活塞、另一端安装拉环的活塞杆构成的单体式液压阻尼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即在活塞的底面装上泄油孔挡板及其压紧弹簧;在活塞缸体一端的缸盖上设轴向泄油孔,缸盖内面上安装泄油孔挡板及压紧弹簧,活塞缸体的另一端口安装溢流件,其中心开有活塞杆孔,孔壁上开有轴向导油槽,溢流件的外径成四级,第一级与活塞缸体内径配接,第二级与外缸套内径配合,且第二级外侧壁上开设有数道轴向导油槽,第三级直径略小于第二级,其底圈平面与导向件的上筒圈平面配接,且底圈平面上开设有由浅入深的圈槽,第四级则插入导向件的中心孔中;导向件上开有与溢流件的圈槽相配合的轴向导油孔;导向件由与其相配接的调节件、调节罩传动;活塞缸体外面套有外缸套,外缸套内壁与活塞缸体外壁之间保留有间隙。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溢流件(13)的正剖视图。附图3为溢流件(13)的仰视图。附图4为图1中导向件(14)的正剖视图。附图5为导向件(14)的仰视图。附图6为图1中调节件(15)的正剖视图。附图7为调节件(15)的仰视图。附图8为图1中半爿调节罩(17)的正视图。附图9为半爿调节罩(17)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以一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外缸套(11)由筒体与封盖(2)、连接盖(16)构成一体。焊接于筒体一端的连接盖(16)的底部中心开有调节件安装孔,底面周边均布钢珠定位槽。向连接盖(16)内依次装入调节件(15)、导向件(14)和溢流件(13)。溢流件(13)的中心开有活塞杆孔(31),孔壁上开有轴向导油槽(32),其外径成四级,第一级与活塞缸体(7)内径配接,第二级与外缸套内径配合,且第二级外侧壁上开设有均匀间隔的三道轴向导油槽(34),第三级直径略小于第二级,其底圈平面与导向件(14)的上筒圈平面配接,且底圈面上开设有由浅入深的圈槽(33),第四级插入导向件(14)的中心孔中。导向件(14)上开有与溢流件的圈槽(33)相配合的轴向导油孔(37),其外周壁上设有密封圈槽(35),底圈面上设有径向榫槽(36)。调节件(15)是一阶梯圆筒体,上圆筒内放置活塞杆密封皮碗(22)、垫圈(23)及压紧弹簧(24),上圆筒圈面上设有与导向件的榫槽(36)相配合的榫凸(38),侧周设有密封圈槽(39),下圆筒内径与活塞杆(12)外径相配合,外筒壁上开有与调节罩的榫凸(42)相配合的榫槽(40)。活塞杆(12)的一端装有限位块(20)和固接有拉环(1);另一端具有螺纹,安装上压紧弹簧(26)、泄油孔挡板(27)和带泄油孔(28)的活塞(10)后,用螺母(8)紧固,并在活塞外周装上O型密封圈(9)。套入活塞缸体(7),并使缸体一端口与溢流件(13)接合,另一端口装上设有轴向泄油孔(30)的缸盖(4),缸盖(4)的内端面上安装有泄油孔档板(5)及压紧弹簧(6),外端面上则以螺栓(29)连接固定螺母顶板(3)。然后将封盖(2)盖于外缸套(11)的端口并焊固,封盖(2)外再焊接上拉环(1),这时,封盖(2)支压住螺母顶板(3)。最后安装调节罩(17),调节罩(17)是由两半爿对合构成的筒形罩,套装于外缸套的连接盖(16)外,筒形罩底面中心孔与穿出连接盖(16)的调节件下圆筒体外径相配合,底面中心孔内侧设有榫凸(42)可嵌于调节件下圆筒外壁上的榫槽(40)中,在调节罩底圈内底面的径向、对称地设有二凹槽(45),凹槽内放置弹簧(19)和钢珠(18),钢珠(18)的上半球面与连接盖(16)底面的钢珠定位槽配合定位;两半爿调节罩是以互设的榫凸(41)、榫槽(43)配接并以螺钉(21)固定,罩体外周上还设有弹性加强圈嵌槽(44);调节罩外周面上还贴有调节指示标贴(25)。本技术工作原理活塞缸体内外空间都充满油,当向外拉动活塞杆(12)时,活塞底面挡板(27)受压封住泄油孔(28),使缸内油通过溢流件中的导油槽(32)进入导向件(14)与调节件(15)之间,由于导向件与调节件外用面与外缸套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调节件(15)内孔也有皮碗(22)密封,因而油又被迫通过导向件中的轴向导油孔(37)导入溢流件的圈槽(33)中,再经圈槽出口、导油槽(34)进入外缸套(11)与活塞缸体(7)之间的油腔中,当油腔中的油压逐渐增大,直至推动活塞缸盖的泄油孔挡板(5)对活塞缸进行补油。上述过程产生了阻尼力。由于溢流件的圈槽(33)其槽深度连续螺旋式的由浅入深,调节转动导向件(14)时,导向件上的轴向导油孔(37)与溢流件圈槽(33)的截面相对配合即不断变化,当配合处在圈槽(33)最深点时,通过油量最大,阻尼力最小,反之阻尼力最大。当向内推活塞杆(12)时,阻尼力极小,因为这时缸盖(4)的泄油孔挡板(5)受压关闭,缸体内后部的油即通过活塞泄油孔(28)冲开挡板(27)迅速向前部补油。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阻尼力可实现无级无定向自由调节或有级定位调节,使用方便、可靠、灵活。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可调单体液压阻尼器,具有活塞缸体(7)、带有泄油孔(28)的活塞(10)和一端安装活塞、另一端安装拉环(1)的活塞杆(12),其特征在于活塞(10)的底面装有泄油孔挡板(27)及其压紧弹簧(26),在活塞缸体(7)一端的缸盖(4)上设有轴向泄油孔(30),缸盖(4)内端面上安装有泄油孔挡板(5)及压紧弹簧(6),活塞缸体(7)的另一端口安装有溢流件(13),其中心开有活塞杆孔(31),孔壁上开设有轴向导油槽(32),溢流件(13)的外径成四级,第一级与活塞缸体(7)内径配接,第二级与外缸套(11)内径配合,且第二级外侧壁上开设有数道轴向导油槽(34),第三级直径略小于第二级,其底圈平面与导向件14)上筒圈平面配接,且底圈平面上开设有由浅入深的圈槽(33),第四级则插入导向件(14)的中心孔中,导向件(14)上开有溢流件的圈槽(33)相配合的轴向导油孔(37),导向件(14)由与其相配接的调节件(15)、调节罩(17)传动,活塞缸体(7)外面套有外缸套(11),外缸套内壁与活塞缸体外壁之间保留有间隙。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调单体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外缸套(11)是由筒体与封盖(2)、连接盖(16)构成一体的。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可调单体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盖(16)的底部中心开有调节件(15)的安装孔,底面周边均布钢珠(18)的定位槽。4.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连续可调单体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活塞缸体缸盖(4)的外端面上以螺栓(29)连接固定有一螺母顶板(3)。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可调单体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导向件(14)的外周壁上设有密封圈槽(35),底圈面上设有径向榫槽(36)。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可调单体液压阻尼器,具有活塞缸体(7)、带有泄油孔(28)的活塞(10)和一端安装活塞、另一端安装拉环(1)的活塞杆(12),其特征在于活塞(10)的底面装有泄油孔挡板(27)及其压紧弹簧(26),在活塞缸体(7)一端的缸盖(4)上设有轴向泄油孔(30),缸盖(4)内端面上安装有泄油孔挡板(5)及压紧弹簧(6),活塞缸体(7)的另一端口安装有溢流件(13),其中心开有活塞杆孔(31),孔壁上开设有轴向导油槽(32),溢流件(13)的外径成四级,第一级与活塞缸体(7)内径配接,第二级与外缸套(11)内径配合,且第二级外侧壁上开设有数道轴向导油槽(34),第三级直径略小于第二级,其底圈平面与导向件(14)上筒圈平面配接,且底圈平面上开设有由浅入深的圈槽(33),第四级则插入导向件(14)的中心孔中,导向件(14)上开有溢流件的圈槽(33)相配合的轴向导油孔(37),导向件(14)由与其相配接的调节件(15)、调节罩(17)传动,活塞缸体(7)外面套有外缸套(11),外缸套内壁与活塞缸体外壁之间保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月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生力企业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