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阳尧端专利>正文

渐变单向内螺旋风道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渐变单向内螺旋风道脱粒装置,它的壳盖内壁圆弧面上有由螺旋风道叶片构成的单向内螺旋风道,自进料入口到排料出口,螺旋风道叶片的螺旋角逐渐增大,壳体上有包围脱粒滚筒下半周的网格筛,网格筛下方为具有连续螺旋叶片的排粮旋转轴,靠近排粮旋转轴末端的壳体上有与排粮管相通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功率消耗小、工效高、密封性能好、籽粒脱净率高、损失率低、排料顺畅,无需配置二次脱粒机构,用途广,适合在各种联合收割机和脱粒机上应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机械产品,特别是用于稻麦类农作物脱粒用的农机产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农作物脱粒装置有两种结构。一种是02277804号专利提出的梳脱式脱粒机构,利用高速旋转的梳脱式脱粒皮带和顶盖之间产生的气流场将籽粒和断穗等送入复脱清选机构。其不足之处是脱粒皮带易打滑和弹性变形,脱粒系统密封性差、拖夹带茎杆现象严重、穗头易漏喂、损失率高、脱粒速度不稳定、振动和噪音较大,需要二次脱粒机构配合等。二种是壳体方式脱粒机构,其壳盖内设有所有螺旋角为定值的单向内螺旋风道,与壳体上的方状网格筛组成一体。这种脱粒机构虽然密封性好,损失率低,但存在喂入量大、功耗大、排料出口不顺畅、易堵塞、籽粒易破碎、杂质含量高、工作效率低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渐变单向内螺旋风道脱粒装置,做到无需二次脱粒,排料顺畅、脱粒损失小、脱净率高、功率消耗小、工作效率高。技术方案是对壳体式脱粒机构进行改进,在壳盖内壁圆弧面上设置由螺旋风道叶片构成的单向内螺旋风道,自进料入口到排料出口,螺旋风道叶片的螺旋角逐渐增大。壳体上有包围脱粒滚筒下半周的网格筛,网格筛下方为具有连续螺旋叶片的排粮旋转轴,靠近排粮旋转轴末端的壳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渐变单向内螺旋风道脱粒装置,包括有壳盖(4)、壳体(8)、壳盖(4)通过铰链(21)铰接在壳体(8)上,壳体(8)中心转轴上装有带钉齿的脱粒滚筒,壳盖(4)和壳体(8)左侧有由各自缺口共同组成的进料入口(18),壳盖(4)右侧有排料出口(15),其特征是壳盖(4)内壁圆孤面上有由螺旋内道叶片(16)构成的单向内螺旋风道,自进料入口(18)到排料出口(15),螺旋风道叶片(16)的螺旋角逐渐增大,壳体(8)上有包围脱粒滚筒下半周的网格筛(20),网格筛(20)下方为具有连续螺旋叶片的排粮旋转轴(10),靠近排粮旋转轴(10)末端的壳体上有与排粮管相通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变单向内螺旋风道脱粒装置,包括有壳盖(4)、壳体(8)、壳盖(4)通过铰链(21)铰接在壳体(8)上,壳体(8)中心转轴上装有带钉齿的脱粒滚筒,壳盖(4)和壳体(8)左侧有由各自缺口共同组成的进料入口(18),壳盖(4)右侧有排料出口(15),其特征是壳盖(4)内壁圆孤面上有由螺旋内道叶片(16)构成的单向内螺旋风道,自进料入口(18)到排料出口(15),螺旋风道叶片(16)的螺旋角逐渐增大,壳体(8)上有包围脱粒滚筒下半周的网格筛(20),网格筛(20)下方为具有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尧端
申请(专利权)人:阳尧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