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中,Sr-90和Cs-137是核反应产生的裂变产物,其半衰期长,分别为28.79年和30.17年,属于裂变产物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放射性核素。一旦在食物链中累积,进入人体后,可在人体肝脏、肺、肾脏和软组织中积累,并且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难以从体内排出。Sr-90与钙的化学相似性,它易于沉积在骨骼上继续照射周围组织器官,最终发展为骨肉瘤、白血病等;Cs-137的生物行为与钾相似,可被人体充分吸收并结合在细胞内,造成内照射。水体中的Co-60主要来自于核电站运行时产生的活化腐蚀产物,半衰期为5.27年,具有极强的辐射性,可导致活细胞基因突变,进入体内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再生性障碍贫血症、瘫痪、腹泻、骨缺陷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裂变产物(包括Sr-90)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中,钴被列入二类致癌物清单中;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规定饮用水中Sr(II)的上限为4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1将粉煤灰加入到磷酸溶液中混合均匀,经超声振荡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活化粉煤灰;S12将S11得到的活化粉煤灰与氧氯化锆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后,得到表面具有层状结构的粉煤灰微球;S13用去离子水将S12得到的粉煤灰微球洗至中性后进行离心分离,取固体物质进行烘干,得到所述吸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1将粉煤灰加入到磷酸溶液中混合均匀,经超声振荡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活化粉煤灰;S12将S11得到的活化粉煤灰与氧氯化锆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后,得到表面具有层状结构的粉煤灰微球;S13用去离子水将S12得到的粉煤灰微球洗至中性后进行离心分离,取固体物质进行烘干,得到所述吸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磷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80%,优选的,所述磷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0%~60%,优选的,所述磷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磷酸溶液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0:1~30:1,优选的,所述磷酸溶液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5:1~25:1,优选的,所述磷酸溶液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活化粉煤灰、氧氯化锆、硫酸亚铁按照如下质量份数配比:固体材料2~20份,氧氯化锆0.8~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乐瑾,郭煜,陈龙,杨雨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