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电动千斤顶的升降压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电动千斤顶的升降压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在以蓄电池为电力能源的电动工具中,由于蓄电池的输出特性偏软,输出电压不稳,需要在蓄电池与控制器之间增加一个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在蓄电池电动工具中主要起以下作用:(1)电压变换:通过DC/DC变换器对蓄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变换后再提供给控制器。(2)稳定电压: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不稳,通过DC/DC变换器闭环控制系统对其进行稳压。但是现有的稳压电路存在电路复杂,元器件多,升压或降压工作状态单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电动千斤顶的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目的是解决蓄电池作为电源带来的受温度影响与负载影响造成的电压不稳问题。本技术的车用电动千斤顶的升降压电源电路,包括直流变换芯片U2,二极管D1、D2、D3,三极管Q2,电阻R7、R8、R11、R14、R15,电感L1,电容C7,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Vin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直流变换芯片U2的6脚电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电动千斤顶的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变换芯片U2,二极管D1、D2、D3,三极管Q2,电阻R7、R8、R11、R14、R15,电感L1,电容C7,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Vin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直流变换芯片U2的6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直流变换芯片U2的7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11后与直流变换芯片U2的8脚电连接,所述直流变换芯片U2的3脚串联电容C7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感L1后与直流变换芯片U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电动千斤顶的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变换芯片U2,二极管D1、D2、D3,三极管Q2,电阻R7、R8、R11、R14、R15,电感L1,电容C7,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Vin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直流变换芯片U2的6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直流变换芯片U2的7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11后与直流变换芯片U2的8脚电连接,所述直流变换芯片U2的3脚串联电容C7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感L1后与直流变换芯片U2的1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反向串联二极管D3后接地,所述直流变换芯片U2的1脚正向串联二极管D2后引出电源输出端Vout,所述直流变换芯片U2的2脚和4脚接地,所述直流变换芯片U2的5脚串联电阻R14后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直流变换芯片U2的5脚串联电阻R15后接地。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韬,饶本欢,向建伟,杨赞,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蓝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