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504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包括控制模块、电源电路、充电电路、负载接口电路、充电切换电路、采样电路、过充检测电路、放电切换电路和锂电池接口电路,充电切换电路、采样电路、过充检测电路和放电切换电路均与控制模块和锂电池接口电路电连接,充电电路与充电切换电路和电源电路电连接,负载接口电路与控制模块和电源电路电连接;在汽车的发动机熄火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持续对移动式冰箱进行供电,从而无需汽车的发动机始终处于发动状态,进而能够避免燃油的浪费,且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电电路
,涉及一种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疗领域中,为了实现对疫苗的运输,在疫苗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移动式冰箱,且要求移动式冰箱不能断电,为了达到对移动式冰箱的持续供电,目前移动式冰箱的电源线直接接在汽车的发电电路中,且要求汽车处于发动状态;然而在汽车停车时,如果发动机一直处于发动状态,那么就会造成燃油的浪费,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在汽车的发动机熄火时,能够持续对移动式冰箱进行供电,从而无需汽车的发动机始终处于发动状态,进而能够避免燃油的浪费,且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包括控制模块、电源电路、充电电路、负载接口电路、充电切换电路、采样电路、过充检测电路、放电切换电路和锂电池接口电路,充电切换电路、采样电路、过充检测电路和放电切换电路均与控制模块和锂电池接口电路电连接,充电电路与充电切换电路和电源电路电连接,负载接口电路与控制模块和电源电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中,控制模块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电源电路(2)、充电电路(3)、负载接口电路(4)、充电切换电路(5)、采样电路(6)、过充检测电路(7)、放电切换电路(8)和锂电池接口电路(9),所述充电切换电路(5)、采样电路(6)、过充检测电路(7)和放电切换电路(8)均与控制模块(1)和锂电池接口电路(9)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3)与充电切换电路(5)和电源电路(2)电连接,所述负载接口电路(4)与控制模块(1)和电源电路(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电源电路(2)、充电电路(3)、负载接口电路(4)、充电切换电路(5)、采样电路(6)、过充检测电路(7)、放电切换电路(8)和锂电池接口电路(9),所述充电切换电路(5)、采样电路(6)、过充检测电路(7)和放电切换电路(8)均与控制模块(1)和锂电池接口电路(9)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3)与充电切换电路(5)和电源电路(2)电连接,所述负载接口电路(4)与控制模块(1)和电源电路(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单片机芯片U3,电阻R26、R23、R24,电容C12、C13,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电源3.3V电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3的4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3的4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8脚串联电容C13后接地,所述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与电源3.3V电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芯片U3的19脚和18脚电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7脚接GND,所述单片机芯片U3的8脚接电源3.3V。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接口电路(9)包括用于与两个锂电池电连接的接口J3、J7,所述接口J3的1脚和接口J7的1脚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切换电路(8)包括电阻R22、R25、R27、R30、R32、R35、R36、R37、R38、R40、R44、R48,三极管Q7、Q8、Q12、Q16,场效应管Q6、Q11,二极管D5、D6、D8、D16,所述场效应管Q6的3脚、电阻R22的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电阻R27的一端均与接口J3的4脚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6的1脚与电阻R2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25后接地,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串联电阻R30后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串联电阻R35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串联电阻R32后与单片机芯片U3的15脚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1的3脚、电阻R36的一端、三极管Q12的发射极和电阻R38的一端均与接口J7的4脚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1的1脚与电阻R3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37后接地,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串联电阻R40后与三极管Q16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6的基极串联电阻R48后接地,所述电阻R44的一端与三极管Q16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8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阳极与场效应管Q6的2脚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1的2脚与二极管D6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二极管D5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场效应管Q6的2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阴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阳极与单片机芯片U3的6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引出电源端V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冰箱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3)包括升压芯片U4,电源管理芯片U5,电阻R51、R50、R17、R43、R52、R46、R47、R60、R61、R54、R57、R59、R16、R39、R42,电容C16、C17、C18、C14、C19、C23、C24、C25、C21、C20、C15,电感L1、L2,二极管D7、D9、D10,发光二极管D14、D15,场效应管Q3,所述电容C16的正极和电容C17的一端与电源15V电连接,所述电容C16的负极和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U4的4脚与电源15V电连接,所述电阻R50的一端与升压芯片U4的4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与升压芯片U4的2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51的一端与升压芯片U4的2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3的10脚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4的1脚接地,所述升压芯片U4的2脚串联电阻R52后接地,所述升压芯片U4的3脚串联电感L1后与电源15V电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4的3脚与二极管D7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二极管D7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升压芯片U4的5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3的一端与升压芯片U4的5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一端与二极管D7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8的正极与二极管D7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18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5的2脚和3脚均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5的6脚和7脚分别串联电阻R60和电阻R61后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4的阳极和发光二极管D15的阳极均与二极管D7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4的阴极和发光二极管D15的阴极分别串联电阻R4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浩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蓝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