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21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及其烧制工艺,包括火头与窑体,所述火头的内部设置有燃柴仓,火头的外部设置有与燃柴仓相连通的加柴装置,火头的底部设置有滑轮;窑体的外部设置有烟道,窑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烟道连通的窑仓,烟道上设置有烟道闸板,窑仓的内部设置有窑车,窑车的顶部通过支撑柱架设有层板,窑仓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碳棒与燃气口,窑体的下方设置有总供气管,燃气口与总供气管配合连接;火头与窑体之间设置有窑车滑道与火头滑道,窑车滑道与窑车相配合,火头滑道与滑轮相配合;将电烧、气烧与柴烧相结合,具有升温快,易控温,经济性好,产出瓷器的釉面色泽温润,层次丰富,成品率高,烧成耗时短的优点。

A Multifunctional Kiln for Ceram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用多功能窑炉
本技术属于陶瓷烧制
,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用多功能窑炉。
技术介绍
商瓷汲取各种陶瓷之精华,在造型、色泽、装饰等工艺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首创出立体釉、微观意境、无缝烧制等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从“血缘关系”上来分析,“她是漫长而久远的商代中期原始青瓷的后裔;就遗传上说,具有后周御窑柴瓷的贵族基因;就釉色特点来看,它是郑州青商瓷灵魂的再现,是对商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总而言之,它是在发掘郑州商代青瓷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历代名瓷工艺而烧制出的全新瓷器。在进行商瓷制作的时候,坯体的制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目前商瓷的烧制主要采用电烧、气烧和柴烧三种方式,不同的烧制工艺各有利弊,柴烧与一般的电、气烧最大的差别在于薪柴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木灰里的一些无机物经长时间的加温与釉面产生化学反应,进而改变釉料的分子结构,使釉面色泽温润,层次丰富。缺陷在于柴窑内的温度很难控制,导致成品率低。因此,研发一种节约能源,提升成品率,缩短烧制时间的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约能源,提升成品率,缩短烧制时间的陶瓷用多功能窑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包括火头与窑体,所述火头的内部设置有燃柴仓,火头的外部设置有与燃柴仓相连通的加柴装置,火头的底部设置有滑轮与排灰口;窑体的外部设置有烟道,窑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烟道连通的窑仓,烟道上设置有烟道闸板,窑仓的内部设置有窑车,窑车的顶部通过支撑柱架设有层板,窑仓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碳棒与燃气进气口,窑体的下方设置有总供气管,燃气进气口与总供气管配合连接;火头与窑体之间设置有窑车滑道与火头滑道,窑车滑道与窑车相配合,火头滑道与滑轮相配合。所述的燃气进气口在窑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总供气管上设置有分供气管,分供气管与燃气进气口相连接,分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的硅碳棒在窑仓的两侧壁对称竖直设置,硅碳棒的顶部镶嵌固定在窑仓的顶部的窑体内部。所述的加柴装置包括开设在火头的侧面与燃柴仓相连通的矩形开口,与该矩形开口的一侧相铰接的第一锁杆,与该矩形开口的另一侧相铰接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杆相对应的第一卡板,第一锁杆上螺纹连接有摇柄。所述的加柴装置还包括开设在火头的前侧与燃柴仓相连通的矩形开口,与该矩形开口的一侧相铰接的第二锁杆,与该矩形开口的另一侧铰接的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二锁杆相对应的第二卡板,第二锁杆上螺纹连接有盖板手轮。所述的第二盖板上与窑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观火孔,观火孔为圆形通孔,观火孔上可拆卸插装有孔塞。所述的窑车顶部的层板通过支撑柱支撑分多层布置,上下层的层板之间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窑体的两侧铰接有火头锁杆,火头锁杆上螺纹连接有火头手轮,火头的两侧设置有与火头锁杆相对应的火头锁板。所述的燃柴仓为开设在火头内部的腔体结构,燃柴仓的一侧上部是与窑仓的上部相对应的开口结构,燃柴仓的顶部倾斜设置,燃柴仓的内顶面的高度不高于外侧顶面的高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技术将电烧、气烧与柴烧相结合,具有升温快,易控温,经济性好,产出瓷器的釉面色泽温润,层次丰富,成品率高,烧成耗时短的优点;2.上下两层的层板之间交错布置,便于在层板之间形成通道,有利于内部空气流通,坯件受热均匀,烧制效果好,效率高;3.窑车、火头均设置有滑道与之配合,省时省力,火头上设置有方便开启的加柴装置,操作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火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的火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的火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为本技术的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层板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的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5所示的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包括火头1与窑体2,所述火头1的内部设置有燃柴仓3,火头1的外部设置有与燃柴仓3相连通的加柴装置,火头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4与排灰口30;窑体2的外部设置有烟道6,窑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烟道6连通的窑仓16,烟道6上设置有烟道闸板29,窑仓16的内部设置有窑车7,窑车7的顶部通过支撑柱9架设有层板8,窑仓16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碳棒31与燃气进气口14,窑体2的下方设置有总供气管11,燃气进气口14与总供气管11配合连接;火头1与窑体2之间设置有窑车滑道10与火头滑道5,窑车滑道10与窑车7相配合,火头滑道5与滑轮4相配合。所述的燃气进气口14在窑仓16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总供气管11上设置有分供气管12,分供气管12与燃气进气口14相连接,分供气管12上设置有阀门13。所述的硅碳棒31在窑仓16的两侧壁对称竖直设置,硅碳棒31的顶部镶嵌固定在窑仓16的顶部的窑体2内部。所述的燃柴仓3为开设在火头1内部的腔体结构,燃柴仓3的一侧上部是与窑仓16的上部相对应的开口结构,燃柴仓3的顶部倾斜设置,燃柴仓3的内顶面的高度不高于外侧顶面的高度。如图2、3所示,所述的加柴装置包括开设在火头1的侧面与燃柴仓3相连通的矩形开口,与该矩形开口的一侧相铰接的第一锁杆17,与该矩形开口的另一侧相铰接的第一盖板15,第一盖板15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杆17相对应的第一卡板19,第一锁杆17上螺纹连接有摇柄18。所述的加柴装置还包括开设在火头1的前侧与燃柴仓3相连通的矩形开口,与该矩形开口的一侧相铰接的第二锁杆21,与该矩形开口的另一侧铰接的第二盖板20,第二盖板20上设置有与第二锁杆21相对应的第二卡板22,第二锁杆21上螺纹连接有盖板手轮23。所述的第二盖板20上与窑体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观火孔24,观火孔24为圆形通孔,观火孔24上可拆卸插装有孔塞。如图6所示,所述的窑车7顶部的层板8通过支撑柱9支撑分多层布置,上下层的层板8之间相互交错布置。如图1所示,所述窑体2的两侧铰接有火头锁杆25,火头锁杆25上螺纹连接有火头手轮27,火头1的两侧设置有与火头锁杆25相对应的火头锁板26。在本实施例中,窑体2固定放置于地面,窑仓16开设于窑体2内部,窑仓16的顶部为拱形,一侧为敞口结构,窑仓16的容积为0.8-1.0立方米,窑仓16的两侧各均匀竖直设置有三根1000W的硅碳棒31,硅碳棒31的顶端镶嵌在窑体2内部,硅碳棒31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用来调节硅碳棒的温度,该控制电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故在此不再赘述;窑车7顶部的层板8通过支撑柱9支撑分多层布置,上下层的层板8之间相互交错布置,如图6所示,上下两层的层板8之间形成通道,便于空气流动,使烧制时坯件受热更均匀,升温速度更快;窑仓16敞口侧架设有窑车滑道10用于窑车7的滑出或滑入;窑仓16的底部两侧各设置有四个燃气进气口14,燃气进气口14下部通过分供气管12与总供气管11相连接,总供气管11在使用时与液化气或天然气气源相连接,分供气管12上的阀门13可控制单个燃气进气口14的排气状态,窑体2的底部设置有框架结构,总供气管11设置在该框架结构的内部;窑仓16的内底部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火头(1)与窑体(2),所述火头(1)的内部设置有燃柴仓(3),火头(1)的外部设置有与燃柴仓(3)相连通的加柴装置,火头(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4)与排灰口(30);窑体(2)的外部设置有烟道(6),窑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烟道(6)相连通的窑仓(16),烟道(6)上设置有烟道闸板(29),窑仓(16)的内部设置有窑车(7),窑车(7)的顶部通过支撑柱(9)架设有层板(8),窑仓(16)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碳棒(31)与燃气进气口(14),窑体(2)的下方设置有总供气管(11),燃气进气口(14)与总供气管(11)配合连接;火头(1)与窑体(2)之间设置有窑车滑道(10)与火头滑道(5),窑车滑道(10)与窑车(7)相配合,火头滑道(5)与滑轮(4)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火头(1)与窑体(2),所述火头(1)的内部设置有燃柴仓(3),火头(1)的外部设置有与燃柴仓(3)相连通的加柴装置,火头(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4)与排灰口(30);窑体(2)的外部设置有烟道(6),窑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烟道(6)相连通的窑仓(16),烟道(6)上设置有烟道闸板(29),窑仓(16)的内部设置有窑车(7),窑车(7)的顶部通过支撑柱(9)架设有层板(8),窑仓(16)的两侧均设置有硅碳棒(31)与燃气进气口(14),窑体(2)的下方设置有总供气管(11),燃气进气口(14)与总供气管(11)配合连接;火头(1)与窑体(2)之间设置有窑车滑道(10)与火头滑道(5),窑车滑道(10)与窑车(7)相配合,火头滑道(5)与滑轮(4)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进气口(14)在窑仓(16)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总供气管(11)上设置有分供气管(12),分供气管(12)与燃气进气口(14)相连接,分供气管(12)上设置有阀门(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碳棒(31)在窑仓(16)的两侧壁对称竖直设置,硅碳棒(31)的顶部镶嵌固定在窑仓(16)的顶部的窑体(2)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用多功能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柴装置包括开设在火头(1)的侧面与燃柴仓(3)相连通的矩形开口,与该矩形开口的一侧相铰接的第一锁杆(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伟王倩妮韩磊温德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商瓷御品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