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给水调节阀所用防喘振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10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给水调节阀所用防喘振套筒,具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固定在第一筒体下端的筒壁上,所述的第一筒体壁上开设有三列通孔,第二筒体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筒体对应并错位设置的三列通孔,所述的三列通孔呈水平夹角为120°的周向均布,每列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3°,第二筒体内壁与第一筒体外壁之间具有流量通道,所述的流量通道连通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壁上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构成斜线型分布错孔安装的双层套筒结构,使得流体介质呈螺旋式进入套筒内,以此可以降低流体流速,防止流体介质直接冲刷在阀芯和阀杆上,减少对阀芯、阀杆等阀内元件的的冲刷力,消除阀门喘振现象,提高阀门的寿命。

Anti-surge sleeve for main feed water control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给水调节阀所用防喘振套筒
本技术涉及阀门控制
,尤其是一种主给水调节阀所用防喘振套筒。
技术介绍
调节阀是自控系统中的终端现场调节仪表,它安装在工艺管道上,调节被调介质的流量,按设定要求控制工艺参数。在高压差介质中,调节阀套筒一般采用线性分布的双层套筒,这种机构的优点是节流间隙大,冲刷减弱,冲刷可减小高粘度、悬浮液及含颗粒介质造成的堵塞,阀的寿命得以提高。但是在主给水调节阀中介质较干净,较少的含颗粒介质,由于主给水阀门的压差改变,直线型打孔双层套筒在阀门某一开度时容易波动,造成阀门喘振,介质直接冲刷在阀内件上,容易造成阀内件受损。而直线型打孔双层套筒造成阀门在某一开度波动,使得出口流速产生的噪音常常超过降噪阀内件的噪音。调节阀节流口介质高速流动,其冲刷能量较大,它可在短时间内将节流件冲出一个较大缺口,尤其在进口方位,高压差冲蚀更厉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主给水调节阀所用防喘振套筒,以解决技术中的套筒设计容易造成阀门波动、介质直接冲刷在阀杆、阀座等阀内元件上而缩短调节阀寿命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给水调节阀所用防喘振套筒,具有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第二筒体(2)固定在第一筒体(1)下端的筒壁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筒体(1)壁上开设有三列通孔(3),第二筒体(2)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筒体(1)对应并错位设置的三列通孔(3),所述的三列通孔(3)呈水平夹角为120°的周向均布,每列通孔(3)的排列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3°,第二筒体(2)内壁与第一筒体(1)外壁之间具有流量通道(4),所述的流量通道(4)连通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壁上的通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给水调节阀所用防喘振套筒,具有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第二筒体(2)固定在第一筒体(1)下端的筒壁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筒体(1)壁上开设有三列通孔(3),第二筒体(2)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筒体(1)对应并错位设置的三列通孔(3),所述的三列通孔(3)呈水平夹角为120°的周向均布,每列通孔(3)的排列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3°,第二筒体(2)内壁与第一筒体(1)外壁之间具有流量通道(4),所述的流量通道(4)连通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壁上的通孔(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给水调节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王学朋崔学智吴小龙杨自文
申请(专利权)人:吴忠仪表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