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和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线性致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79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无杆缸装置与底座连接的结构,包括一个形成于底座底壁中的中空管道,该管道沿底座的整个长度延伸。当用拉伸或挤压方法形成所述底座时,管道的上部内壁上形成沿管道整个长度延伸的突起。在底座制成以后,从底座的两个纵端将突起的纵端切掉预定的长度用作插入安装螺母的接收部分,而剩余突起部分的端面用作螺母插入接收部分时紧靠安装螺母的制动件。管道的上壁形成通向底座上表面的切口用作无杆缸装置的安装螺栓的通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动器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使用这种连接结构的线性致动器装置。众所周知,一个无杆缸装置具有一个在缸筒内进行轴向移动的内部运动体以及一个通过轴向延伸的切口由内部运动体驱动的外部运动体,而所述轴向延伸的切口开在缸筒的壁上。使用无杆缸装置的线性致动器也是公知的。通常,线性致动器包括一个细长的底座和一个滑动体,一个无杆缸装置牢固地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滑动体由无杆缸装置驱动,沿底座的纵轴在该底座上进行前后运动。这种线性致动器已在各个公开文献中作过描述。例如(A)注册公开了的日本技术NO.798741公开了一种线性致动器,其中用L型支架将无杆缸装置连接到其底座上。具体地说,在’741公开文献的线性致动器中,在各个端盖上设置一个L型支架,而该端盖固定到无杆缸装置的任一端。通过用安装螺栓将L型支架固定到底座上,就可使无杆缸装置牢固地连接到底座上。为了将支架固定到底座上,沿与底座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将安装螺栓拧到底座中。(B)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文件(kokai)No.8-210311公开了一种用T型槽在无杆缸装置和底座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T型槽开在底座的上表面上。在此公开文献中,在底座的需要安装无杆缸装置的位置处,在该底座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T型槽。槽沿着底座的纵轴方向延伸。通过将安装螺母固定到槽中的螺栓上而将无杆缸装置固定到底座上,所述螺栓从所述槽中向上伸出。换句话说,沿垂直于底座上表面的方向将安装螺母拧到螺栓上。(C)日本专利No.2502856和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文件(kokai)No.9-177717还公开了一种带有位置传感器的线性致动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滑动体的位置。在这些公开文献中,有一个槽形成在底座的侧壁上,使位置传感器直接安装到底座上。(D)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文件(kokai)No.59-227351也公开了一种带有位置传感器的线性致动器。在该公开文献中,将一个用于安装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轨道固定到底座的侧壁上。传感器轨道沿底座的纵向延伸,通过将固定螺栓沿横向(即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安装到侧壁上,就可以使传感器轨道固定到底座的侧壁上。但是,在公开文献(A)中,当将安装螺栓直接拧到底座中时,如果底座由比较柔软的材料(例如铝合金)构成,底座上所开的螺孔中的螺纹扣就会因螺栓的紧固力而变形或断裂。当螺纹出现变形或断裂时,就会使无杆缸装置和底座之间的刚性连接受到损伤。此外,在这种连接结构中,必须在与上表面垂直的面上形成安装螺栓的螺纹孔。而这需要进行机加工,例如从垂直方向(即垂直于底座上表面的方向)钻孔和攻丝。所以,如果要求从水平方向(即底座的纵向或横向)进行其它的机加工,例如为了将端板安装在底座两端需形成别的螺纹孔时,则应当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底座进行加工。这对于底座的加工来讲,增加了所需要的步骤和设置时间。在公开文献(B)的连接结构中,需要一对沿底座整个长度方向延伸的T型槽来将无杆缸装置连接到底座上。由于这些槽沿底座上表面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所以底座的强度和刚性会因这些槽而大大降低。在公开文献(C)的线性致动器中,在底座侧壁上形成槽型传感器轨道。所以,当用拉伸成型或挤压成型方法制成底座时,底座因厚度不同而会在形成槽的地方发生变形。另外,由于传感器轨道做成底座的整体部件,所以为了通过拉伸成型或挤压成型方法做成底座,就需要比较大的模具。在公开文献(D)的线性致动器中,必须从横向加工安装传感器轨道的螺纹孔。所以,如果要求加工螺纹孔来装配端板,则必须从两个方向(即从横向和纵向)来加工底座。这样也就增加了为加工底座所需要的步骤和设置时间。另外,底座的长度根据线性致动器的不同使用目的而不尽相同。由于各螺纹孔之间的纵向距离必须根据底座的长度来确定,所以公开文献(C)中的用于安装传感器轨道的螺纹孔的加工也就变复杂了。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致动器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这种结构并不降低底座的强度和刚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底座加工非常简单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其中即使底座由拉伸方法或挤压方法制成,也不会出现底座变形的问题,而且可以减小拉伸或挤压过程中所用的模具尺寸。上述一个目的或多个目的通过一个用于致动器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实现,所述致动器沿底座的纵向驱动滑动体,该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底座的各个纵端面上并朝各纵端面开口的中空接收部分;从底座纵端面上的开口插入各个接收部分中的安装螺母;形成于接收部分中的用于紧靠插入的安装螺母、从而使安装螺母沿纵向设置的制动件;形成于底座上的用于使接收部分和底座上表面连接的安装螺栓通道;拧入接收部分中的安装螺母内的安装螺栓,使安装螺栓通过一个形成于致动器上的啮合部分和所述安装螺栓通道,并通过该啮合部分上紧安装螺栓,使致动器与底座牢固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独立于底座的安装螺母用来紧固安装螺栓。由于制成安装螺母的材料的强度比底座的强度大,所以就有比较大的紧固力矩作用到安装螺栓上,从而在底座和致动器之间得到可靠的连接。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接收部分上的安装螺栓通道只是比较小的开口,而这些开口形成于底座的上表面上,即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没有形成沿底座整个长度延伸的槽,所以大大提高了底座的强度和刚性。下面通过结合附图的描述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线性致动器的侧视图,表示无杆缸装置的局部纵向断面;图2是图1的线性致动器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作的横截面图;图4是沿图1的方向IV作出的线性致动器的端视图;图5是沿图2的V-V线作的横截面图;图6是图1的线性致动器的底座的端视图;图7是沿图6的方向VII作出的视图;图8是图1的线性致动器的传感器轨道的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线性致动器的横截面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9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到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设置在致动器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线性致动器的实施例。在图1至图5中,标号1表示整个线性致动器。线性致动器1包括一个底座2,一个用作致动器的无杆缸装置3,一个滑动体5和一个用于引导滑动体沿底座2的纵向移动的线性导向件4。如图6所示,底座2由铝合金制成,它大体为U型横截面。在该实施例中,底座2例如通过挤压方法或拉伸方法形成。一个安装槽6在底座2的对应于水平U型杆的底部11上沿底座2的纵向延伸,该安装槽中装有无杆缸装置3。如图6和7所示,T型横截面的T型槽9沿底座的整个长度延伸,该T型槽形成于侧壁部分的其中一个上表面7a(表示成U型的竖线)上,以便安装辅助夹具8(图2)。用于安装线性导向件4的导轨4a的T型槽10(图2)形成于底座2的各侧壁部分的上表面7a上。用于将线性致动器1安装在安装结构(未示出)上的T型槽13形成于底面11a上,并且在底座2的侧壁部分的外表面12a上也有T型槽13,这些T型槽沿其整个长度延伸。当将端板25和26(图1和2)装到底座2的两个纵端上时,用端板将T型槽13的端部开口盖住。因此,在将端板25和26固定到底座2的端部上以前,预定数目的用于将线性致动器安装在安装结构上的安装螺母47(图3和5)被插入到T型槽13中。此外,在侧壁部分的各个外壁12a的上部形成一个横截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致动器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致动器沿底座的纵向驱动一滑动体,该连接结构包括: 形成于底座的各个纵端面上并向各纵端面开口的中空接收部分; 从底座纵端面上的开口插入各个接收部分中的安装螺母; 形成于接收部分中的用于紧靠插入的安装螺母、从而使安装螺母沿纵向设置的制动件; 形成于底座上的用于使接收部分和底座上表面连接的安装螺栓通道; 拧入接收部分中的安装螺母内的安装螺栓,使安装螺栓通过一个形成于致动器上的啮合部分和所述安装螺栓通道,并通过该啮合部分紧固安装螺栓,使致动器与底座牢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光雄
申请(专利权)人:丰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