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桥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64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驱动桥,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和桥壳,所述动力装置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内,所述动力装置设在所述桥壳外,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桥壳相对所述驱动桥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为准双曲面齿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桥,输出齿轮和差速器输入齿轮可以获得更大传动比;并且轮齿强度更高;对桥壳空间占用更小,具有更高离地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A Driving Axl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包括电机、减速器、差速器和桥壳,电机与桥壳平行布置,电机、减速器和差速器依次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差速器的输入端通过锥齿轮传动。锥齿轮减速传动机构啮合精度要求高,齿轮副锥顶稍有不吻合,便会使磨损加剧,噪声增大。并且锥齿轮的直径较大、传动比较小、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桥,动力传动高效可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桥,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和桥壳,所述动力装置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内,所述动力装置设在所述桥壳外,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桥壳相对所述驱动桥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为准双曲面齿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桥,输出齿轮和差速器输入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和桥壳,所述动力装置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内,所述动力装置设在所述桥壳外,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桥壳相对所述驱动桥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为准双曲面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差速器和桥壳,所述动力装置和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内,所述动力装置设在所述桥壳外,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桥壳相对所述驱动桥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面,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套设有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为准双曲面齿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输入齿轮包括啮合面和齿轮端面,所述啮合面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啮合面和所述齿轮端面相对于所述驱动桥的左右方向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显杰韦佳王朋刘辉跃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