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60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包括前模体和后模体,前模体和后模体对合后形成成型腔,靠近成型腔设置有将原料导入成型腔的流道,流道设置牛角型通道与成型腔连通,后模体靠近成型腔设置行位块,行位块上设有有将牛角型通道切断的镶件,行位块设置有斜槽,前模体设置与斜槽对应的斜轴,斜轴活动插设于斜槽,后模体设置将产品顶出的顶杆,顶杆末端设置顶块,顶块位于成型腔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行位块的作用,在产品成型后由于牛角型通道的作用使得水口本身较小,直接通过镶件即可完成水口的切除工作,解决了现有通过切刀或其它方式对产品进行切水口,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A slider-type demoulding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water brea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模具都是由前模、后模组成,前期硫化后脱模时,作业员将硫化产品以抠、拉方式从模具穴中脱落每个产品.此方式作业时间长、脱模后的产品不良高(易破损),产品硫化后脱模时由于硫化产品内部有骨架(铁件),致使橡胶产品硫化后收缩有限,不易脱模。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678916.9,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模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在下模3和上模1之间有一层中间模层2,中间模层2上安装有半成品工件4,下模3的基座8上设置有顶板6,顶板6上有活动芯子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模具三部分分离,致使产品脱模简单易取,有效的控制出模造成的产品不良。但其只能针对结构简单的产品进行脱模,而且只能作用简单的脱模,不能同时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行位块的作用,在产品成型后由于牛角型通道的作用使得水口本身较小,直接通过镶件即可完成水口的切除工作,解决了现有通过切刀或其它方式对产品进行切水口,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包括前模体和后模体,所述前模体和后模体对合后形成成型腔,靠近成型腔设置有将原料导入成型腔的流道,所述流道设置牛角型通道与成型腔连通,所述后模体靠近成型腔设置行位块,所述行位块上设有有将牛角型通道切断的镶件,行位块设置有斜槽,所述前模体设置与斜槽对应的斜轴,所述斜轴活动插设于斜槽,所述后模体设置将产品顶出的顶杆,所述顶杆末端设置顶块,所述顶块位于成型腔下方。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前模体与后模体对合后形成有若干个成型腔,每组所述成型腔均设有牛角型通道与流道连通。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每组成型腔内对称设置有两组成型槽,两组所述成型槽分别单独对称设置有行位块和镶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行位块可通过斜槽跟随斜轴朝成型槽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镶件将牛角通道切断。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顶杆设置于后模体中心位置,该顶块驱动顶块活动于成型腔至两组成型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方面,设置前模体和后模体将对合形成用于产品成型的成型腔,设置流道将原料导向进入成型腔内将产品成型,成型效果好,结构简单,通过前模体和后模体的开合实现产品的成型和取出,使用方便;第二方面,在流道上设置了牛角型通道与成型腔连通,当在产品成型过程中将原料通过流道进入至牛角型通道,后通过牛角型通道将原料导入至成型腔将产品成型,采用牛角型通道设置,在保证原料流通的情况下同时也方便将水口切除使用,实用性强;第三方面,在后模体上设置了行位块,行位块上设置了镶件,具体是在产品成型后通过行位块移动使得镶件可将牛角型通道上所成型的水口进行切除,节省了后续切水口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第四方面,行位块上设置了斜槽,而前模体上设置有与斜槽对应的斜轴,具体是当前模体与后模体对合时通过斜轴和斜槽的作用使得行位块移动,远离牛角型通道位置,当产品成型后前模体与后模体分离,而斜轴与斜槽的作用使得行位块朝牛角型通道位置移动将成型后的水口切除,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第五方面,在后模体上设置了将产品顶出的顶杆,顶杆上连接顶块,具体是当产品成型后,根据产品不同镶件高度不同,通过顶杆将成型后的产品顶起后通过镶件同样可将水口切除,实用性强。本技术中,设置行位块的作用,在产品成型后由于牛角型通道的作用使得水口本身较小,直接通过镶件即可完成水口的切除工作,解决了现有通过切刀或其它方式对产品进行切水口,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后模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模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成型腔与牛角型通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前模体110、后模体120、成型腔130、流道140、牛角型通道141、行位块150、镶件160、斜槽170、斜轴180、顶杆190、顶块19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包括前模体110和后模体120,所述前模体110和后模体120对合后形成成型腔130,靠近成型腔130设置有将原料导入成型腔130的流道140,所述流道140设置牛角型通道141与成型腔130连通,所述后模体120靠近成型腔130设置行位块150,所述行位块150上设有有将牛角型通道141切断的镶件160,行位块150设置有斜槽170,所述前模体110设置与斜槽170对应的斜轴180,所述斜轴180活动插设于斜槽170,所述后模体120设置将产品顶出的顶杆190,所述顶杆190末端设置顶块191,所述顶块191位于成型腔130下方。前模体110与后模体120对合后形成有若干个成型腔130,每组所述成型腔130均设有牛角型通道141与流道140连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根据产品的大小设置多个成型腔130对产品成型,即可在一次同时完成多个产品成型,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每组成型腔130内对称设置有两组成型槽,两组所述成型槽分别单独对称设置有行位块150和镶件160,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是能够根据模具大小设置多个成型槽,并且单独对应每个成型槽通过行位块150和镶件160对产品成型后的水口进行切除,节省后续工作,提高效率。行位块150可通过斜槽170跟随斜轴180朝成型槽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镶件160将牛角通道切断,即在产品成型过程中,使得行位块150作用为滑块工作,带动镶件160移动,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将水口切除,切除效果好。顶杆190设置于后模体120中心位置,该顶块191驱动顶块191活动于成型腔130至两组成型槽,具体是通过顶块191的作用可同时将两组成型槽上成型的产品顶出实现脱模,在脱模过程中经过镶件160时实现切水口,实用性强。第一方面,设置前模体110和后模体120将对合形成用于产品成型的成型腔130,设置流道140将原料导向进入成型腔130内将产品成型,成型效果好,结构简单,通过前模体110和后模体120的开合实现产品的成型和取出,使用方便;第二方面,在流道140上设置了牛角型通道141与成型腔130连通,当在产品成型过程中将原料通过流道140进入至牛角型通道141,后通过牛角型通道141将原料导入至成型腔130将产品成型,采用牛角型通道141设置,在保证原料流通的情况下同时也方便将水口切除使用,实用性强;第三方面,在后模体120上设置了行位块150,行位块150上设置了镶件160,具体是在产品成型后通过行位块150移动使得镶件160可将牛角型通道141上所成型的水口进行切除,节省了后续切水口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第四方面,行位块150上设置了斜槽170,而前模体110上设置有与斜槽170对应的斜轴180,具体是当前模体110与后模体120对合时通过斜轴180和斜槽170的作用使得行位块150移动,远离牛角型通道141位置,当产品成型后前模体110与后模体120分离,而斜轴180与斜槽170的作用使得行位块150朝牛角型通道141位置移动将成型后的水口切除,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体和后模体,所述前模体和后模体对合后形成成型腔,靠近成型腔设置有将原料导入成型腔的流道,所述流道设置牛角型通道与成型腔连通,所述后模体靠近成型腔设置行位块,所述行位块上设有有将牛角型通道切断的镶件,行位块设置有斜槽,所述前模体设置与斜槽对应的斜轴,所述斜轴活动插设于斜槽,所述后模体设置将产品顶出的顶杆,所述顶杆末端设置顶块,所述顶块位于成型腔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体和后模体,所述前模体和后模体对合后形成成型腔,靠近成型腔设置有将原料导入成型腔的流道,所述流道设置牛角型通道与成型腔连通,所述后模体靠近成型腔设置行位块,所述行位块上设有有将牛角型通道切断的镶件,行位块设置有斜槽,所述前模体设置与斜槽对应的斜轴,所述斜轴活动插设于斜槽,所述后模体设置将产品顶出的顶杆,所述顶杆末端设置顶块,所述顶块位于成型腔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自动断水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体与后模体对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福叶伟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志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