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49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机构、定位机构及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左侧,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右侧。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实现了产品的自动上料、抛光及下料,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及质量,保证了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

An Automatic 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钢管产品的外表面进行抛光时,一般情况都是操作人员手动进行上下料,这种方式中,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高,抛光效率低,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抛光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产品的抛光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机构、定位机构及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左侧,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右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后侧定位柱、前侧定位柱、电机及前侧气缸,所述后侧定位柱及电机设置于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后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后侧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前侧气缸安装于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前侧,所述前侧气缸的输出上设有一轴承,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前端与所述轴承转动相连,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后端正对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前端设置,所述前侧气缸带动所述前侧定位柱靠近或远离所述后侧定位柱,且所述前侧定位柱与后侧定位柱之间设有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机构、定位机构及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左侧,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右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后侧定位柱、前侧定位柱、电机及前侧气缸,所述后侧定位柱及电机设置于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后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后侧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前侧气缸安装于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前侧,所述前侧气缸的输出上设有一轴承,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前端与所述轴承转动相连,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后端正对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前端设置,所述前侧气缸带动所述前侧定位柱靠近或远离所述后侧定位柱,且所述前侧定位柱与后侧定位柱之间设有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上料机构、定位机构及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左侧,所述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右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后侧定位柱、前侧定位柱、电机及前侧气缸,所述后侧定位柱及电机设置于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后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后侧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前侧气缸安装于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前侧,所述前侧气缸的输出上设有一轴承,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前端与所述轴承转动相连,所述前侧定位柱的后端正对所述后侧定位柱的前端设置,所述前侧气缸带动所述前侧定位柱靠近或远离所述后侧定位柱,且所述前侧定位柱与后侧定位柱之间设有定位间隙;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第一滑轨、滚珠丝杆、驱动电机、抛光电机及抛光轮,所述滚珠丝杆与所述第一滑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前侧定位柱平行设置,所述抛光轮与所述抛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抛光轮垂直于所述前侧定位柱及后侧定位柱设置,所述抛光电机经安装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设有滚珠丝杆副,所述安装块还经所述滚珠丝杆副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滚珠丝杆转动,所述滚珠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裕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