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34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包括电机外转子和定子,其中:所述电机外转子包括:转子盘铁芯、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径向表贴式永磁体、轴承、外转子机壳;所述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由轴向充磁斜极结构、切向充磁同心的扇形永磁体、填充的软磁材料交替形成;所述定子包括:多个模块化T形定子铁芯、分布式绕线绕组、转轴;T形定子铁芯具有两个轴向定子齿和中间的径向定子齿,分别对应缠绕分布式绕线绕组中的两个轴向线圈和中间的径向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能够提高槽满率、提高绕组端部利用率、改善转矩品质、提高转矩与功率密度以及提高电机整体运行效率。

A Composite Array Axis-Radial Hybrid Flux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Outer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永磁电机一般分为径向磁通和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两类,然而其端部利用率都较低,电机整体空间利用率不高,电机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仍具有提升空间。传统的电机设计中,对电机进行尺寸优化,例如在径向式永磁电机采用长径比大的结构,轴向式永磁电机采用长径比小的结构;采用分数集中绕组等技术来提高转矩密度,但其效果有限,且电机绕组端部都难以得到利用,所以人们寻求更加紧凑的电机结构。技术专利201520407320.9提出了一种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其特点在于电机为外转子结构,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侧和径向外侧的机壳上都排布有永磁体,电机磁路经过机壳与定子铁芯闭合并形成轴径向混合磁路,每个定子铁芯上都设置有两个轴向和一个径向绕组。但其轴向转子上均为轴向充磁的表贴式永磁体,气隙磁密相对较低,齿槽转矩较大,对电机转矩品质、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旨在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包括电机外转子和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转子包括:转子盘铁芯(6)、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5)、径向表贴式永磁体(2)、轴承(7)、外转子机壳(1);轴向两个转子盘均由转子盘铁芯(6)、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5)构成,外端与外转子机壳(1)固定在一起旋转,内端通过轴承(7)放置在静止的转轴(8)轴肩上;径向表贴式永磁体(2)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贴于外转子机壳(1)内壁上;所述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5)由交替的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51)为若干扇形永磁体向同一方向倾斜的斜极结构,且相邻两个斜极扇形永磁体以相反的方向轴向充磁;第二部分(52)为若干同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阵列式外转子轴径向混合磁通永磁电机,包括电机外转子和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转子包括:转子盘铁芯(6)、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5)、径向表贴式永磁体(2)、轴承(7)、外转子机壳(1);轴向两个转子盘均由转子盘铁芯(6)、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5)构成,外端与外转子机壳(1)固定在一起旋转,内端通过轴承(7)放置在静止的转轴(8)轴肩上;径向表贴式永磁体(2)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贴于外转子机壳(1)内壁上;所述组合阵列式永磁体盘(5)由交替的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51)为若干扇形永磁体向同一方向倾斜的斜极结构,且相邻两个斜极扇形永磁体以相反的方向轴向充磁;第二部分(52)为若干同心的扇形永磁体,且切向充磁;第三部分(53)为填充在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之间的软磁材料;转轴(8)轴向两个转子盘同轴线上对应的永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孙宋君定渊博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