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扩管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79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扩管成形装置,其使扩管工具部小型轻量化,并提高了作业性。液压扩管成形装置(1)包括:扩管工具部(2),其安装有通过超高压液体的液压进行扩管成形的密封部(9),并向该密封部注入超高压液体;和主体部(3),其向该扩管工具部供给超高压液体,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主体部(3)中收纳有:增压器(4),其通过油压使进行扩管成形的扩管液变成超高压,并将其从吐出孔吐出;供液单元(5),其向该增压器供给扩管液;以及油压单元(6),其向增压器供给产生油压的压力油,在扩管工具部(2)中设有与密封部(9)连通的超高压流道(23),超高压流道(23)和增压器(4)的吐出孔通过超高压管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扩管工具部小型轻量化、并提高了作业性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接合热交换器、冷凝器等的管和管板的方法,使用了滚子扩管法、液压扩管法、密封焊接法、爆炸扩管法等。其中,使用数千大气压的液压来进行直接扩管的液压扩管法,是利用了液压能的准确牢固的扩管,并可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所以应用在很多方面。使用滚子扩管法有时会有因滚压而在管内径产生剥离(断裂)的情况,而液压扩管法是对管的内表面施加均匀的液压来进行扩管,所以能够高精度地管理接触压力,能够进行高可靠性的扩管。以往,作为液压扩管装置,例如一般有日本技术登记第260265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这样的类型在作业人员手持进行扩管作业的扩管工具部中内置有增压器。另外,超高压水的压力管理一般是通过增压器低压侧的初级油压来进行换算(参照日本技术登记第2602658号公报中的图2),但还公知的是在扩管工具部中设置压力传感器(日本技术登记第2602658号公报中的图1)。但是,如果是增压器与扩管工具部成为一体的类型,则结构上比较重,因此在连续作业时作业人员的负担较大。此外,由于因重量增加而导致的惯性力,使得难以进行正确的对位,所以还存在作业性差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件1中记载的液压扩管装置中,由于通过来自柱塞侧的供水压力、或者通过向低压缸供给油压来进行增压器的返回动作,所以就需要用于上述目的的返回用配管。因此,存在增压器的结构复杂、安装作业性和维护性差的问题。另外,当通过增压器低压侧的初级油压来换算超高压水的压力管理时,难以正确地高同步地控制超高压水的压力。并且,在增压器的初级油压和由增压器吐出的超高压水之间,还存在换算精度的问题、在行程端初级油压上升而水压反而为零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扩管工具部中设有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存在因重量增加而导致操作性较差、增加控制线缆等的系统变得复杂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扩管工具部小型轻量化、并提高了作业性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液压扩管成形装置,其包括扩管工具部,其安装有通过超高压液体的液压进行扩管成形的密封部,并且向该密封部注入所述超高压液体;以及主体部,其向该扩管工具部供给所述超高压液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中收纳有增压器,其通过油压使进行扩管成形的扩管液(水或油等扩管用液体)变成所述超高压,并将其从吐出孔吐出;供液单元,其向该增压器供给所述扩管液;以及油压单元,其向所述增压器供给产生所述油压的压力油,在所述扩管工具部中设有与所述密封部连通的超高压流道,该超高压流道和所述增压器的吐出孔通过超高压管进行连接。另外,所谓“超高压”是指扩管成形所需的压力,其与管的尺寸和形状有关,但一般是指数千大气压的压力。这样,本专利技术将增压器从扩管工具部分离,并将增压器收纳在主体部中,由此可以使作业人员手持进行作业的扩管工具部小型轻量化,并提高了作业性。因此,减轻了连续作业时作业人员的负担,并且容易进行将密封部插入到管内时的对位。此外,通过使成为高压源的增压器从作业人员手边离开而收纳于主体部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基础上,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扩管工具部还具有减压阀,该减压阀与所述超高压流道连接,该减压阀通过将所述超高压液体从排水部排出来对所述液压进行减压。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超高压流道中设置减压阀,能够通过设于供液单元的供液泵,使扩管液从增压器循环至扩管工具和减压阀,同时还从该减压阀排出扩管液以进行扩管液的流通通道的空气排除。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空气排除而不必取下配管,从而可以提高作业性,并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负担。此外,通过与急骤蒸发一起进行空气排除,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压力控制。并且,通过提高扩管液的压缩效率,还能够期待缩短作业时间和使密封件类长寿命化的复合效果。在第二方面所述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基础上,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通过从所述油压单元供给的压力油来控制所述减压阀。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用油压控制减压阀,能够控制成在扩管后自动地进行减压,或者能够通过按钮操作自动地进行空气排除,从而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性。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基础上,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压器中设有填充有所述扩管液的供液室;填充有所述压力油的油压室;在所述供液室和所述油压室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的活塞;以及对该活塞向所述油压室侧施力的施力单元。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设置对活塞向油压室侧施力的施力单元,能够在扩管结束后通过施力单元使活塞返回。因此,就不需要用于使活塞返回的供液侧配管或高压型的柱塞泵等增压装置,可以使主体部整体简化。另外,由于能够降低供液侧的供给压力,所以还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低压泵。在第四方面所述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基础上,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压器中还设有与所述供液室连通、用于导入所述扩管液的供液孔;以及控制所述扩管液向该供液孔的导入的供液侧止回阀,该供液侧止回阀具有与所述供液孔相适的阀;对该阀向所述供液孔施力的弹簧;以及收纳并相对于所述供液孔保持所述阀和所述弹簧的阀盖。在第四方面所述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基础上,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压器中还设有吐出侧止回阀,该吐出侧止回阀对来自与所述供液室连通的所述吐出孔的吐出进行控制,该吐出侧止回阀具有与所述吐出孔相适的阀;对该阀向所述吐出孔施力的弹簧;以及收纳并相对于所述吐出孔保持所述阀和所述弹簧的阀盖。根据第五或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设有收纳并保持阀和弹簧的阀盖,并使密封件形成为一体的结构,由此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实现紧凑化,并且还可以提高维护性。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基础上,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中设有压力检测器,该压力检测器对从所述增压器的吐出孔吐出的所述超高压液体的压力进行检测。根据这样的结构,不检测供给到增压器的油压,而是通过压力检测器直接检测从增压器的吐出孔吐出的超高压液体的压力,由此可以高精度地检测扩管成形的压力。因此,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压力管理,并可以提高扩管品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能够提供一种使扩管工具部小型轻量化、并且提高了作业性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密封部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回路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增压器结构的截面图,其表示吐出超高压液体的状态。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增压器结构的截面图,其表示供液的状态。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止回阀结构的图4中的主要部分截面图,(a)表示吐出侧止回阀(图4中的A部),(b)表示供液侧止回阀(图4中的B部)。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扩管工具部结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参照适当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所参照的附图中,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压扩管成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密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扩管成形装置,其包括:扩管工具部,其安装有通过超高压液体的液压进行扩管成形的密封部,并且向该密封部注入所述超高压液体;以及主体部,其向该扩管工具部供给所述超高压液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中收纳有:增压器,其通过油压使进行 扩管成形的扩管液变成所述超高压,并将其从吐出孔吐出;供液单元,其向该增压器供给所述扩管液;以及油压单元,其向所述增压器供给产生所述油压的压力油,在所述扩管工具部中设有与所述密封部连通的超高压流道,该超高压流道和所述增压器的吐 出孔通过超高压管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椿良司金三津雅则中川泰伸
申请(专利权)人:速技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