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开关触头的夹紧力测试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76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触头的夹紧力测试棒,其包括棒体、第一保护盖、第二保护盖、信号采集电路板、电池和传感器组件,棒体表面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相邻,另一端贯穿棒体的第一端面,第二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相邻,另一端与棒体的第二端面相邻,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的棒体上设有走线孔,信号采集电路板和电池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传感器组件安装于第二安装槽,第一保护盖盖设于第一安装槽,第二保护盖盖设于第二安装槽,信号采集电路板与传感器组件通过信号线信号连接,信号线穿设于走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传感器模拟信号受到干扰,减少测试布线。

A clamping force test rod for disconnector conta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的夹紧力测试棒
本技术涉及电力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触头的夹紧力测试棒。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触头的接触压力,是影响隔离开关通流能力的关键因素。若触头夹紧力过低,会使接触电阻显著增大,导致发热,甚至烧坏触头的风险。根据《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QCSG1206007-2017要求,敞开式隔离开关A修中应进行触头加紧程度测试。目前,对于类似的隔离开关触头夹紧力测试,采用的测试方式大多为在触头静端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信号从触头安装位置引出后在地面使用独立的采集器或传感器适配装置进行数据采集。这种测试方式需要将传感器信号引出,而传感器信号为模拟电信号,在引出过程中,特别是电力设备集中的电磁环境下,模拟信号极易被干扰,容易出现测量不准确、读值不稳定等问题。而且在测试过程中除了携带必须的触头配件外,还要配置相应的采集设备,部分采集设备还需要在现场供电,而电力检修现场的供电接线并非易事,测试过程中的高处作业风险不可忽视。这些都给检修工作带来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开关触头的夹紧力测试棒,能够避免传感器模拟信号受到干扰,减少测试布线。为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开关触头的夹紧力测试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体、第一保护盖、第二保护盖、信号采集电路板、电池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棒体表面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相邻,另一端贯穿所述棒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相邻,另一端与所述棒体的第二端面相邻,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的棒体上设有走线孔,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板和电池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传感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保护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保护盖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信号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线穿设于所述走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开关触头的夹紧力测试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体、第一保护盖、第二保护盖、信号采集电路板、电池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棒体表面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相邻,另一端贯穿所述棒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相邻,另一端与所述棒体的第二端面相邻,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的棒体上设有走线孔,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板和电池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传感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保护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保护盖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信号采集电路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信号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线穿设于所述走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力测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力测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或者沿棒体的轴向错开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磊周玉龙李汶航田冰冰冯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检修试验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