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供电的调度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蓄电池储能装置给建筑供电的调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在建筑领域,以更高的建筑性能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近零能耗建筑”正将建筑节能推向新的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布式能源技术日趋成熟,价格不断下降。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对降低建筑一次能源消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建筑负荷的持续增长和波动造成电力系统市政供电电网的峰谷值差不断增大,导致电网运行效率低下,造成电力系统投资浪费。在能源需求侧布置蓄电池储能装置,能够平抑电网峰谷负荷差异,有效解决电网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包括有光伏发电和蓄电池的建筑供配电系统将成为未来近零能耗建筑的重要供能形式。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手段,分时电价政策已在很多城市得到实施。按照当今蓄电池的寿命及充放电成本(考虑初投资后),在分时电价下合理调度蓄电池参与电力调峰已能够实现盈利,未来随着蓄电池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储能装置的倾斜,分布式蓄电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蓄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光伏发电、蓄电池与电网构成的建筑供配电系统,向建筑用电负荷供电;所述光伏发电作为主要供能能源,蓄电池作为辅助供能能源,电网作为备用供能能源;二、预测累计负荷和光伏发电以小时计,对未来长时间间隔的建筑用电负荷PLoadH和光伏发电出力PEPVH进行预测,进行相似性比对后,确定光伏发电出力PEPVH预测值和建筑用电负荷PLoadH预测值;光伏发电的相似性比对为:用前一小时光伏发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值及其对应的天气数据,逐项对比光伏发电单位小时瞬时功率平均值和天气数据的历史数据,找到最接近的天气数据,以该历史数据的下一时段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光伏发电、蓄电池与电网构成的建筑供配电系统,向建筑用电负荷供电;所述光伏发电作为主要供能能源,蓄电池作为辅助供能能源,电网作为备用供能能源;二、预测累计负荷和光伏发电以小时计,对未来长时间间隔的建筑用电负荷PLoadH和光伏发电出力PEPVH进行预测,进行相似性比对后,确定光伏发电出力PEPVH预测值和建筑用电负荷PLoadH预测值;光伏发电的相似性比对为:用前一小时光伏发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值及其对应的天气数据,逐项对比光伏发电单位小时瞬时功率平均值和天气数据的历史数据,找到最接近的天气数据,以该历史数据的下一时段光伏发电出力作为光伏发电出力PEPVH预测值;建筑用电的相似性比对为:用前一小时建筑用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值及其对应的分时电价数据,逐项对比建筑用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值及其对应的分时电价的历史数据,找到建筑用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值和分时电价数据相差最小的数据,以该历史建筑用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值的下一时段数据中的1小时累计电量作为预测累计负荷PLoadH预测值;三、计算预测净负荷计算预测净负荷NLoadH值:NLoadH=PLoadH-PEPVH;四、判断预测净负荷NLoadH值小于0,以分钟计短时间间,根据实时蓄电池荷电状态与其最大允许荷电状态量的比较结果,控制蓄电池充电、放电或待机的工作状态:(1)实时电池SOC大于其最大允许值,蓄电池充电功率为零,光伏发电承担建筑用电负荷的供电;(2)实时电池SOC小于其最大允许值,蓄电池为充电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长时间间隔步长为0.5小时至每日的日照时间;所述步骤四短时间间隔步长为为1分钟至60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长时间间隔步长为1小时;所述步骤四短时间间隔步长为5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第(2),根据实时电网处于峰段、谷段或平时段的状态,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1)当电网处于谷段或平时段状态,下一状态为峰段状态时,对蓄电池充电,若光伏发电余电大于蓄电池充电功率,由光伏发电进行充电,若光伏发电余电小于蓄电池充电功率,由光伏发电和电网共同为蓄电池充电;2)当电网处于峰段或平时段状态,下一状态为谷段状态时,蓄电池由光伏发电充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第(2)中第1),在充电过程中,瞬时建筑用电负荷大于光伏发电的实际发电功率,光伏发电全部给建筑用电负荷供电,不足的功率部分由电网补足,电网对蓄电池进行充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蓄电池微电网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第(2)中第1),在充电过程中,瞬时建筑用电负荷小于光伏发电功率,按以下两种情况控制:①光伏发电余电超过充电功率CE,由光伏发电对蓄电池充电,CE=Bat_Cp*(maxSOC-SOCH-1)*Chr_rat其中,Bat_Cp为蓄电池容量,maxSOC为蓄电池最大允许荷电状态量,SOCH-1为上一小时的蓄电池荷电状态量,Chr_rat为最大允许充电倍率,为蓄电池最大充电速度与最大充电量之比;②光伏发电余电小于充电功率,采用电网和光伏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桐,潘文宇,郝斌,康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