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68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该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基板设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内坝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以及外坝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内坝;所述外坝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其中,所述外坝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可以阻断弯折线或者切割线附近的所述无机绝缘层和所述无机封装层中的裂纹扩展,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封装质量和显示性能,同时,使得显示面板实现超边框的效果。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设计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具有自发光,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轻薄,低功耗,可视角度广等优点,因而OLED显示器件被广泛研究和应用,OLED器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实现柔性显示,应用于折叠便携式和可穿戴产品中。目前,主要通过薄膜封装来实现柔性显示,而在弯折变形的过程中,薄膜封装的边缘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如何保证边缘的阻隔性能对柔性显示器件的寿命是至关重要的。在薄膜封装结构中,起到主要的水氧阻隔作用的是无机封装层,无机封装层主要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EnhancedChemicalVaporDeposition,PECVD)或原子沉积(Atomiclayerdeposition,ALD)的方法来制备。然而,无机封装层的边缘依靠掩膜(Mask)的设计来决定的。一方面,由于Mask的边缘会产生200~300μm的Mask阴影区,且Mask下方有其他膜层的沉积,所以在弯折变形过程中,无机封装层的边缘容易产生裂纹,导致薄膜封装边缘失效。另一方面,OLED显示器件在封装好之后,需要从母板上切割下来。在切割的过程中,由于器件中延伸至非显示区的边缘的无机封装层以及其他无机绝缘层内部应力较大。所以器件非显示区中位于切割线附近的无机封装层以及其他无机绝缘层很容易在切割中产生裂纹,且裂纹容易沿着无机封装层及其他无机绝缘层扩展至显示区。为了防止裂纹的扩展,在设计中,将尽量使器件的显示区与切割线之间保持200~300μm的距离,这就加大了显示器件非显示区的宽度,使器件的边框较宽,难以满足超窄边框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器件在切割过程中,无机封装层与无机绝缘层之间容易产生裂纹、影响显示性能、无法实现超窄边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内坝以及外坝;所述基板设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内坝设于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外坝设于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内坝;所述外坝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进一步地,所述内坝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或者倒梯形。进一步地,所述内坝与所述外坝之间的间距为48~105um。进一步地,所述外坝的高度为2.8~5.8um。进一步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机绝缘层和无机封装层;所述无机绝缘层覆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无机封装层覆于所述无机绝缘层上;其中,所述无机绝缘层依次包括栅极绝缘层和介电层;所述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介电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表面;其中,所述栅极绝缘层、所述介电层和所述无机封装层均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绝缘层还包括平坦层、像素定义层以及支撑柱;所述平坦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平坦层的一侧表面;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表面;其中,所述平坦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支撑柱均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进一步地,无机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设于所述无机绝缘层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一侧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部,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的外坝的纵向截面设计成倒梯形,能够阻断弯折线或者切割线附近的无机绝缘层和无机封装层中产生的裂纹扩展路径,确保产生的裂纹无法扩展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提升封装质量和显示性能,延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该显示面板能够实现窄边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坝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外坝结构示意图。附图部分标示如下:1基板;2无机绝缘层;3无机封装层;4有源层;5栅极;6源漏极;7平坦层;8像素定义层;9支撑柱;10ITO层;11发光部;12阴极;22介电层;23缓冲层;31第一无机封装层;32第二无机封装层;51第一栅极;52第二栅极;100内坝;200外坝;211第一栅极绝缘层;212第二栅极绝缘层;310有机封装层;1000显示区;2000非显示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0和非显示区2000,非显示区2000环绕显示区1000,基板1显示区1000和非显示区2000。其中,非显示区2000中设有内坝100和外坝200。内坝100环绕显示区1000,其纵向截面图为梯形或者倒梯形,在此不做限定。外坝200环绕内坝100,且设于非显示区的边缘处,其纵向截面图为倒梯形。前文所述的梯形指的是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为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为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为上底;不平行的两边为腰。如图1~2所示,倒梯形为其上底位于其下底下方的梯形。外坝200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外坝200靠近基板一侧的宽度小于其远离基板一侧的宽度。倒梯形可以包括非等腰倒梯形、等腰倒梯形以及直角倒梯形。其中,非等腰倒梯形的两条腰不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直角倒梯形的一条腰垂直于上底和下底,另一条腰不垂直于上底和下底。本实施例中,直角到梯形的结构优选为垂直于底的腰设于靠近内坝100的一侧,其另一不垂直于底的腰设于远离内坝100的一侧。进一步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无机绝缘层2和无机封装层3。无机绝缘层2覆于基板1上;无机封装层3覆于无机绝缘层2上。显示区1000和非显示区2000均包括无机绝缘层2和无机封装层3。在器件切割过程中或者弯折变形过程中,无机封装层的边缘容易产生裂纹,导致薄膜封装边缘失效。将非显示区2000中的外坝200的纵向截面设计成倒梯形,能够阻断切割线或弯折线附近无机绝缘层2和无机封装层3中产生的裂纹扩展路径,进而确保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不被破坏,进而提升了封装质量和显示性能,延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可以适当地减小,使得显示面板实现窄边框效果。如图1~2所示,内坝100和外坝200之间的间距为48~105um,优选为55um、62um、75um、86um、92um、98um、101um。其中,内坝100与外坝200之间构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为内坝100和外坝200之间的间距。内坝100的数量一般为1~2个,这样可以保证显示面板实现窄边框效果。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内坝,设于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以及外坝,设于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内坝;所述外坝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内坝,设于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以及外坝,设于非显示区内,突出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基板表面,且环绕所述内坝;所述外坝的纵向截面为倒梯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坝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或者倒梯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坝与所述外坝之间的间距为48~105u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坝的高度为2.8~5.8u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机绝缘层,覆于所述基板上;无机封装层,覆于所述无机绝缘层上;其中,所述无机绝缘层依次包括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以及介电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昆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