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器及带有其的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637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液器及带有其的压缩机,所述储液器包括筒体、一进气直管和一出气管;所述筒体具有腔室;所述进气直管设置在所述筒体上并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包括内端口、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以及一管体,其中,所述内端口位于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腔室连通,多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设置于所述筒体外;所述管体贯通所述筒体并连通所述内端口和所述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所述压缩机包括所述储液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双缸压缩机储液器的吸气损失,提升效率;同时基本保持原储液器的有效容积,对可靠性影响较小。

A reservoir and a compresso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液器及带有其的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液器及带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无论是空调、冷库、化工制冷工艺都要有压缩机这个重要的环节来保障,现有的压缩机主要包括筒体、电动机、缸体和储液器四部分。压缩机的储液器主要是用于将制冷系统返回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同时储存液态制冷剂以及冷冻油,防止液态制冷剂被直接吸入压缩机内而引起液击现象,保证压缩机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储液器对压缩机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液器的工作原理为:储液器内部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出气管排至压缩机内,进而在压缩机中完成压缩过程。然而,在压缩机通过上述储液器进行吸气的过程中,制冷剂气体必须通过出气管较长的直管段后进入气缸,当压缩机的转速增加时,制冷剂的沿程阻力损失随其流速的提升而急剧恶化,使得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也将急剧降低。现有技术中,如附图1所示,一种单一直管结构的储液器结构示意图,d1为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内径,从附图可以看出,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内径与储液器弯管端口的内径相同;随着技术的进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增大储液器内部直管的直径来提升性能,如附图2所示,d1为改进前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内径值,d2为改进后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内径值,d1<d2;另外一种是通过控制储液器内部直管长度的方式来提升性能,参考公开号为CN107218747A的专利申请,如附图3所示,H2为储液器内部直管的长度,H1为直管端面到滤网组件的长度,对H1/H2进行控制;从附图2和附图3可以看出,若限定储液器筒体高度不变,不管是增大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内径还是延长储液器内部直管的长度,实际上都会影响储液器的有效容积。对于两个或多个储液器内部直管或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储液器也是如此,由于气流流速过快且不稳定,排气管的管口处的气流脉动大,从而会造成过大的吸气阻力损失,使压缩机的能效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能够在吸气气体经过储液器流入压缩机时,减小吸气沿途阻力降低入力,同时最大幅度保证储液器的有效容积,进而提升性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储液器的压缩机。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液器,用于压缩机中,所述储液器包括筒体、一进气直管和一出气管;所述筒体具有腔室;所述进气直管设置在所述筒体上并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包括内端口、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以及一管体,其中,所述内端口位于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腔室连通,多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设置于所述筒体外;所述管体贯通并连通所述内端口和所述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优选地,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管体包括储液器内部连接管和两个或多个储液器内部直管,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的一端为所述内端口,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或多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的一端连通,两个或多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另一端分别为两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优选地,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管体包括储液器内部连接管和两个储液器内部直管,所述管体为倒Y型管体,所述倒Y型管体的两个支管分别为两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所述倒Y型管体的总管为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优选地,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和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均为圆管。优选地,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的内管径为D1,两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内管径分别为D2,D3,其中,D1>D2;D1>D3。优选地,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管体包括储液器内部连接管和两个储液器内部直管,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为漏斗型,两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均为圆管;所述漏斗型的底端与两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连接。优选地,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的最小内径为D4;两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的最大内径分别为D5,D6,其中,D4>D5,D4>D6。优选地,所述储液器还包括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靠近所述进气直管设置于所述腔室内,且所述内端口与所述进气直管分别位于所述滤网组件的两侧。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和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Y型连通,扩大了Y段竖直段直径,减小气体吸入时的阻力;进一步减小了双直管管径的流程,从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沿程损失;再进一步,Y型管距离滤网组件空间腾出,也减小了流阻;最后,在不改变原筒体高度的情况下,最大幅度保证所需要的有效容积。由于所述储液器具有以上的技术效果,具有所述储液器的所述压缩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单一直管结构的储液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增大储液器内部直管内径的储液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控制储液器内部直管长度的储液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有两个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储液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管体为Y型结构的一种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储液器内部连接管为漏斗型的一种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管体为h型的一种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1-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进气直管,2-出气管,20-连接部,21-内端口,22-储液器内部连接管,23-储液器内部直管,24-储液器弯管端口,3-筒体,4-腔室,5-滤网组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液器及带有其的压缩机,如附图5所示,所述储液器包括筒体3、一进气直管1、一出气管2和滤网组件5,筒体3具有腔室4;进气直管1设置在筒体3上并与腔室4连通;出气管2包括三个端口和一管体,其中,所述端口包括一内端口21和两个储液器弯管端口24:内端口21位于腔室4内,内端口21与腔室4连通,两个储液器弯管端口24设置于筒体3外;所述管体贯通并且连通内端口21和两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24;滤网组件5位于腔室4内,滤网组件5靠近筒体3设置有进气直管1的一端,内端口21与进气直管1位于滤网组件5的两侧。储液器是压缩机的重要组成组件,可以起到储藏、气液分离、过滤、消音和缓冲制冷剂的作用,所述储液器适用用于多缸压缩机,所述多缸压缩机有多个气缸,所述多个气缸分别与所述储液器的多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相连。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储液器及带有其的压缩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特别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如附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管体为Y型结构的一种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包括三部分,一个储液器内部连接管22和两个储液器内部直管23,所述管体为倒Y型管体,所述倒Y型管体的两个支管分别为两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23,所述倒Y型管体的总管为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22,所述Y型的所述两个支管和所述总管的连接处为储液器内部连接管22与两个储液器弯管端口23的连接部20。在本实施例中,内端口21位于腔室4内,两个储液器弯管端口24位于筒体3外,内端口21和两个储液器弯管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液器,用于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一进气直管和一出气管;所述筒体具有腔室;所述进气直管设置在所述筒体上并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包括内端口、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以及一管体,其中,所述内端口位于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腔室连通,多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设置于所述筒体外;所述管体贯通并连通所述内端口和所述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器,用于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一进气直管和一出气管;所述筒体具有腔室;所述进气直管设置在所述筒体上并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包括内端口、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以及一管体,其中,所述内端口位于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腔室连通,多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设置于所述筒体外;所述管体贯通并连通所述内端口和所述多个储液器弯管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管体包括储液器内部连接管和两个或多个储液器内部直管,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的一端为所述内端口,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或多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的一端连通,两个或多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的另一端分别为两个或多个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弯管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管体包括储液器内部连接管和两个储液器内部直管,所述管体为倒Y型管体,所述倒Y型管体的两个支管分别为两个所述储液器内部直管,所述倒Y型管体的总管为所述储液器内部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郦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