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16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周向设置于基坑内侧壁的挡土组件和周向设置于挡土组件远离基坑内侧壁一端的围护组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围护组件包括周向设置的钢桩和钢板、设置于基坑地面的底部固定件以及沿基坑长度方向设置于钢桩上端的多层横向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在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的同时,方便支撑结构的拆卸和重复利用。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地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基坑工程是由地面向下开挖一个地下空间,由于开挖后形成新的开挖端面,破坏了岩体原有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安全施工;为保护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其坑内侧壁通常设置有支撑结构;基坑支撑结构是为保护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的深度越深或面积越狭小时,其对基坑支撑结构的要求越高,传统的应对深基坑或基础平面尺寸较小的基坑时,支撑结构需要搅拌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高强度对外侧土层进行防护。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强度高,拆除不便造成施工工期延长且很多材料无法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在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的同时,方便支撑结构的拆卸和重复利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周向设置于基坑内侧壁的挡土组件和周向设置于挡土组件远离基坑内侧壁一端的围护组件,所述围护组件包括周向设置的钢桩和钢板、设置于基坑地面的底部固定件以及沿基坑长度方向设置于钢桩上端的多层横向支撑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组件在基坑开挖完成之后对基坑内侧壁的土层进行初步阻挡,围护组件对基坑进一步进行防护,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施工过程的安全;通过周向设置的钢桩和钢板对基坑内侧壁的土层进行防护,通过设置于基坑底部的底部固定件对钢桩和钢板进行固定,使得钢桩和钢板的安装更加稳定;由于基坑的深度较深,底部固定件只对钢桩和钢板的下端起到较强的固定作用,对钢桩和钢板的上端的固定作用较薄弱,通过设置横向支撑组件使得钢桩上端更加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固定件包括固定底板和固定插入基坑底部土壤的锚固柱,所述底部固定件竖直开设有插接钢桩的插槽,所述钢桩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固定件通过锚固柱插入到基坑底部的土壤使得底部固定件固定在基坑底部,底部固定件竖直开设插槽使得钢桩的一端插入底部固定件中,通过固定底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钢桩的一端与底部固定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钢桩固定于基坑底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与两侧钢桩固定抵触的支撑脚和连接两个支撑脚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套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脚与钢桩固定抵触通过支撑杆将两个固定脚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对两侧的钢桩形成支撑抵触使得两侧的钢桩更加稳定,支撑杆的两端设置套筒,通过套筒与支撑脚连接使得增强支撑杆与支撑脚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土组件包括设置于基坑四角处的弧形角钢和沿基坑内侧壁周向设置的多根钢柱和挡土网,所述挡土网的两端与弧形角钢固定连接,所述钢柱设置于挡土网背离基坑内侧壁一侧且与挡土网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组件对基坑内壁形成初步保护,避免在安装围护组件时基坑内壁土壤崩塌,挡土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弧形角钢上使得挡土网拉伸,设置钢柱对挡土网进一步进行加固避免土层崩塌时,挡土网受力过大而使得弧形角钢受力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角钢背离基坑内侧壁的一侧设有夹板,所述夹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弧形角钢对应设有与腰型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土网呈网状,通过弧形角钢与夹板对挡土网进行固定,为方便弧形角钢与夹板的连接,夹板的两侧开设腰型孔,通过腰型孔使得螺栓与螺纹孔能够快速对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的尺寸大于钢桩的尺寸,所述插槽朝向基坑侧壁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钢桩底端对应插孔设有锚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的尺寸大于钢桩的尺寸使得钢桩能够在插槽内移动,为保证钢桩插入插槽内的稳定性,钢桩的底端设有锚钉使得钢桩插入到插槽内时通过将锚钉插入到插孔内使得钢桩不易发生歪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呈Y字型,所述支撑脚与支撑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与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套筒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脚呈Y字型使得支撑脚增大与钢桩的接触面积,同时提高支撑脚与钢桩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外螺纹与套筒进行固定连接,同时设置套筒两端的螺纹旋向为反向使得旋转套筒时支撑脚与支撑杆相对或相背移动,从而对支撑脚与支撑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桩的两侧竖直开设有卡槽,所述钢板的两侧与卡槽卡接,所述钢板呈U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桩的两侧设置卡槽使得钢板的两侧与卡槽卡接从而使得钢板与钢桩固定连接,设置钢板呈U型当土壤崩塌使得钢板能够将受到的压力向两侧传递,避免单一或多块钢板受力过大而使得围护组件的稳定性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底板背离基坑内侧壁的一端转动铰接有斜撑,所述斜撑背离固定底板的一端设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与钢桩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撑,在钢桩插接到插槽内并通过固定底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后通过斜撑对固定底板与钢桩进行支撑,避免土壤崩塌时钢桩和钢板受到的压力过大使得钢桩与底部固定件之间形成剪切力,提高钢桩与底部固定件连接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围护组件在周向设置的钢桩和钢板围护下避免土壤崩塌的,通过底部固定件和横向支撑件对钢板和钢桩进行加固,使得钢板和钢桩更加稳定和牢固;2.通过设置挡土组件在围护组件安装之前对基坑侧壁的土壤进行初步防护,避免在安装围护组件时由于施工强度增大而使得基坑侧壁的土壤崩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围护组件与挡土组件的连接关系;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爆炸图,主要显示了弧形角钢与夹板的连接关系;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爆炸图,主要显示了横向支撑件的连接关系;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钢桩与固定件的连接关系。图中,1、挡土组件;11、弧形角钢;111、螺纹孔;112、螺栓;12、钢柱;13、挡土网;14、夹板;141、腰型孔;15、插接部;2、围护组件;21、钢桩;211、锚钉;212、卡槽;213、第二卡接孔;22、钢板;221、第一卡接孔;23、底部固定件;231、固定底板;232、锚固柱;233、插槽;234、固定孔;235、插孔;236、固定栓;24、连接板;241、方形孔;25、斜撑;251、固定脚;252、贯穿孔;253、螺杆;26、横向支撑件;261、支撑脚;2611、外螺纹;262、支撑杆;263、套筒;263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周向设置于基坑内侧壁的挡土组件1和周向设置于挡土组件1远离基坑内侧壁一端的围护组件2,其中围护组件2包括周向设置的钢桩21和钢板22、设置于基坑地面的底部固定件23以及沿基坑长度方向设置与钢桩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周向设置于基坑内侧壁的挡土组件(1)和周向设置于挡土组件(1)远离基坑内侧壁一端的围护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组件(2)包括周向设置的钢桩(21)和钢板(22)、设置于基坑地面的底部固定件(23)以及沿基坑长度方向设置于钢桩(21)上端的多层横向支撑件(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周向设置于基坑内侧壁的挡土组件(1)和周向设置于挡土组件(1)远离基坑内侧壁一端的围护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组件(2)包括周向设置的钢桩(21)和钢板(22)、设置于基坑地面的底部固定件(23)以及沿基坑长度方向设置于钢桩(21)上端的多层横向支撑件(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件(23)包括固定底板(231)和固定插入基坑底部土壤的锚固柱(232),所述底部固定件(23)竖直开设有插接钢桩(21)的插槽(233),所述钢桩(21)的下端设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与固定底板(23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件(26)包括与两侧钢桩(21)固定抵触的支撑脚(261)和连接两个支撑脚(261)的支撑杆(262),所述支撑杆(262)的两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套筒(26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组件(1)包括设置于基坑四角处的弧形角钢(11)和沿基坑内侧壁周向设置的多根钢柱(12)和挡土网(13),所述挡土网(13)的两端与弧形角钢(11)固定连接,所述钢柱(12)设置于挡土网(13)背离基坑内侧壁一侧且与挡土网(13)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森强黄军程吉强任丽彬毛宝鑫虞丹凤董峰丁丽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协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