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700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基坑双向支撑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上方,基坑立柱竖立于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交叉节点处,所述基坑立柱上固设有对应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高位支撑件及对应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低位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高位支撑件上,所述纵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低位支撑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基坑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的交叉节点处的基坑立柱上设置高位支撑件和低位支撑件,对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起到分别支撑的作用,可解决上下分离的交叉钢支撑的竖向支撑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坑钢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基坑钢支撑中的横向钢支撑和纵向钢支撑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横向钢支撑与纵向钢支撑的交叉节点处常常伴随有被扭断的危险,不利于基坑安全支护。因此,为了避免横纵向钢支撑在交叉节点处相互干预,一些基坑钢支撑采用了上下脱离式的交叉钢支撑结构,即将横向钢支撑与纵向钢支撑上下分离,设置在两个不同标高的支撑面上。但是,在这种上下脱离式的交叉钢支撑结构中,传统的基坑钢立柱无法直接安装,需要在钢立柱与双向钢支撑之间设置特殊的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下分离的交叉钢支撑的竖向支撑难题的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节点整体性好且传力可靠。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基坑双向支撑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上方,基坑立柱竖立于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交叉节点处,所述基坑立柱上固设有对应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高位支撑件及对应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低位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高位支撑件上,所述纵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低位支撑件上。所述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高位支撑件上设有供抵靠于所述横向支撑杆两侧的第一限位块,所述低位支撑件上设有供抵靠于所述纵向支撑杆两侧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杆包括横向设置的两第一型钢,所述纵向支撑杆包括纵向设置的两第二型钢,且所述两第一型钢与所述两第二型钢在交叉节点处围设形成四边形空间。所述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基坑立柱竖立于所述四边形空间内,所述高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型钢的底部且固设于所述基坑立柱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牛腿,所述低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二型钢的底部且固设于所述基坑立柱的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上的第二牛腿。所述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基坑立柱包括竖立于所述四边形空间外部两侧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高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型钢的底部且固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的第三牛腿,所述低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二型钢的底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第一系杆;或者,所述高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型钢的底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第一系杆,所述低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二型钢的底部且固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的第三牛腿。所述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基坑立柱包括竖立于所述四边形空间外部四角的四根第三立柱,所述高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型钢的底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之间的第二系杆,所述低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二型钢的底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之间的第三系杆。所述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相互交叉的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之间箍设有U型抱箍。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基坑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的交叉节点处的基坑立柱上设置高位支撑件和低位支撑件,对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起到分别支撑的作用,可解决上下分离的交叉钢支撑的竖向支撑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面示意图。图6为图4的D-D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E-E面示意图。图9为图7的F-F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基坑支护体系主要由基坑双向支撑、基坑立柱及基坑围檩三部分组成,基坑双向支撑作为基坑支护体系的核心结构,水平支撑在基坑内部,并利用其轴向力对基坑起到防倾覆、防变形的支护作用。基坑立柱支设在基坑双向支撑的底部,用于对基坑双向支撑起到竖向支撑、定位的作用,以防止基坑双向支撑由于长度过长而偏离轴线,从而确保基坑双向支撑的稳定的轴向力。基坑围檩则围护在基坑与基坑双向支撑之间,用于承载基坑双向支撑的轴向力,并使基坑受力均衡。本技术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适用于上下分离式的基坑双向支撑与基坑立柱之间的连接,解决在该种情况下传统基坑立柱无法兼顾双向支撑的竖向支撑难题。首先参阅图1~3所示,为本技术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的第一种实施例,基坑双向支撑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杆21和纵向支撑杆22,横向支撑杆21位于纵向支撑杆22的上方,基坑立柱23竖立于横向支撑杆21与纵向支撑杆22的交叉节点处,基坑立柱23上固设有对应于横向支撑杆21的高位支撑件11及对应于纵向支撑杆22的低位支撑件12,横向支撑杆21搁置于高位支撑件11上,纵向支撑杆22搁置于低位支撑件12上,从而实现利用同一基坑立柱对位于不同高度的横向支撑杆21和纵向支撑杆22同时起到竖向支撑效果。进一步的,在高位支撑件11上设有供抵靠于横向支撑杆21两侧的第一限位块131,低位支撑件12上设有供抵靠于纵向支撑杆22两侧的第二限位块132,对横向支撑杆21和纵向支撑杆22的水平位置起到定位作用。本技术中的横向支撑杆21和纵向支撑杆22皆为双型钢形式,横向支撑杆21包括横向设置的两第一型钢211,纵向支撑杆22包括纵向设置的两第二型钢221,且两第一型钢211与两第二型钢221在交叉节点处围设形成四边形空间14,当两第一型钢211与两第二型钢221相互垂直时,该四边形空间14呈矩形。在本实施例中,基坑立柱23竖立于由两第一型钢211与两第二型钢221围设形成的四边形空间14的内部,基坑立柱23为工字钢立柱,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分别为工字钢立柱的翼板所在侧,而第三侧和第四侧为工字钢立柱的腹板两侧。高位支撑件11为第一牛腿,对应于横向支撑杆21的第一型钢211的底部而固设于基坑立柱23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翼板上,其中,第一牛腿进一步包括固设于基坑立柱23的翼板上的L型角钢及焊接连接于该L型角钢的两直角边之间的斜撑,固设方式可为焊接或螺栓连接。低位支撑件12为第二牛腿,对应于纵向支撑杆22的第二型钢221的底部而固设于基坑立柱23的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的腹板上,其中,第二牛腿进一步包括固设于基坑立柱23的腹板上的L型角钢及焊接连接于该L型角钢的两直角边之间的斜撑,固设方式可为焊接或螺栓连接。第一牛腿与第二牛腿的结构相同,仅设置位置不同,第一牛腿位于第二牛腿的上方,横向支撑杆21的两第一型钢211分别搁置于高位支撑件11的两第一牛腿上,对应第一型钢211的两侧,在第一牛腿上设置第一限位块131,防止第一型钢211在水平面上发生偏移,以确保第一型钢211对基坑提供稳定的轴向支撑力。同样的,对应第二型钢221的两侧,在第二牛腿上设置第二限位块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双向支撑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上方,基坑立柱竖立于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交叉节点处,所述基坑立柱上固设有对应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高位支撑件及对应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低位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高位支撑件上,所述纵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低位支撑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双向支撑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上方,基坑立柱竖立于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交叉节点处,所述基坑立柱上固设有对应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高位支撑件及对应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低位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高位支撑件上,所述纵向支撑杆搁置于所述低位支撑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支撑件上设有供抵靠于所述横向支撑杆两侧的第一限位块,所述低位支撑件上设有供抵靠于所述纵向支撑杆两侧的第二限位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杆包括横向设置的两第一型钢,所述纵向支撑杆包括纵向设置的两第二型钢,且所述两第一型钢与所述两第二型钢在交叉节点处围设形成四边形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立柱与基坑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立柱竖立于所述四边形空间内,所述高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型钢的底部且固设于所述基坑立柱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第一牛腿,所述低位支撑件为对应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全王浩孙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