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09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为窗帘布区域和挂钩布带区域。在挂钩布带区域设计2组经纱和N组纬纱进行交织,位于与纬纱平行方向的窗帘布面上方一段,与窗帘布等宽。挂钩布带区域上分布有一排沿着纬纱方向排列的挂钩孔,挂钩布带区域分为A、B、C三个部分,B部分设计成空心袋织,上下两层织物分开,为管状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挂钩可以从下端穿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窗帘布和挂钩布带织造完成后还需将两者缝合的工序,缩短生产流程和生产周期,提高纺织企业生产效率,同时还节省人力、电力等资源,社会效益好。

Curtain fabrics and hook fabrics coexist weft-wise to form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布与挂钩布带一体织造成型的织物,具体涉及一种沿着纬纱方向共存的窗帘布与挂钩布带一体织造成型织物。
技术介绍
当前,窗帘布和挂钩布带是由两个工厂各自完成生产后,需要将窗帘布和挂钩布带进行缝合,才能得到消费者用于室内装饰中的窗帘。如图1所示,在虚线处将窗帘布与挂钩布带进行缝合。这样的生产方式往往生产流程偏长、周期长,且在窗帘布和挂钩布带的缝合处美观度欠佳。生产流程长、加工费用高,对人力、电力等资源都有所浪费,社会效益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本技术分为窗帘布区域和挂钩布带区域,所述的窗帘布区域由两组经纱和M组纬纱交织而成;所述挂钩布带区域由两组经纱和N组纬纱交织而成,挂钩布带区域位于与纬纱平行方向的窗帘布面上方一段,与窗帘布等宽;挂钩布带上分布有一排沿着纬纱方向排列的挂钩孔,挂钩孔处采用双层空心袋织,为管状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进一步说,所述的挂钩布带区域分为A部分的挂钩孔眼、B部分的挂钩管和C部分的加固织物这三个部分。进一步说,A部分的上层经纱和纬纱织成为织物,下层为未交织的经浮长,浮长处留有空隙,可用于穿入挂钩至挂钩孔里;上层织物所对应的组织分为3类:第一类:单层组织;N组纬纱与甲经可为组合的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第二类:重纬组织;组织结构之一:R(R<N)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组织循环更大的经面组织在下层;或组织结构之二: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同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在下层;或组织结构之三: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纬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同面组织或循环更小的纬面组织在下层;第三类:双层组织;当N组纬纱与甲经形成双层组织时,甲经分为表层甲经和里层甲经两组经纱,R组纬纱与表层甲经形成表层组织,表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N-R)组纬纱与里层甲经形成里层组织,里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表里接结方式可分为里经接结,表经接结和联合接结三种。进一步说,B部分的S组纬纱与甲经形成表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N-S)组纬纱与乙经形成里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两层采用空心袋织,为上下两层分开织物,织好后呈管状结构,形成用于固定挂钩的细小织物管,S<N。进一步说,C部分作为布带的加固部分,对应的组织分为单层组织、重纬组织和双层组织三类;第一类:单层组织;N组纬纱与经纱可为组合的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第二类:重纬组织;组织结构之一:T组纬纱与经纱形成经面组织在上层,(N-T)组纬纱与经纱形成循环更大的经面组织在下层,其中T<N;组织结构之二:T组纬纱与经纱形成同面组织在上层,(N-T)组纬纱与经纱形成经面组织在下层;组织结构之三:T组纬纱与经纱形成纬面组织在上层,(N-T)组纬纱与经纱形成经面组织、同面组织或循环更小的纬面组织在下层;第三类:双层组织;T组纬纱与甲经形成表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N-T)组纬纱与乙经形成里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表里接结方式可分为里经接结,表经接结和联合接结三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将窗帘布与挂钩布带一体织造成型,节省了窗帘布和挂钩布带织造完成后还需将两者缝合的工序,缩短生产流程和生产周期,提高纺织企业生产效率,同时还节省人力、电力等资源,社会效益好。(2)在穿挂钩的孔眼这部分织物,设计上层经纱和纬纱织成为织物,下层为未交织的经浮长;在固定挂钩这部分的织物设计空心袋织组织,形成管子套住挂钩;在挂钩区域外的这部分织物设计单层、重纬、接结双层组织,不易变形,更加牢固耐用。(3)将窗帘布与挂钩布带一体织造成型,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缝合线,提高了窗帘在室内装饰时的美观度,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更多的需求。(4)窗帘清洗时,不存在因缝缝而产生的死角,清洗更加简便且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窗帘生产过程中窗帘布和挂钩布带缝合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设计构思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的组织说明图;图4为本技术的成品使用方式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通过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可以达到一体织造成型,直接织造生产得到一种具有挂钩布带的窗帘布,用于室内窗帘装饰时,省去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缝合的工序。本技术分为窗帘布区域和挂钩布带区域,如图2所示。在窗帘布区域可设计1组、2组等组经纱和M(M=2,3,4,5,6,7等)组纬纱进行交织),按照一般窗帘织物的设计方法,根据流行趋势和客户需求来进行设计;在挂钩布带区域设计2组经纱和N(N=2,3,4,5,6,7等)组纬纱进行交织,位于与纬纱平行方向的窗帘布面上方一段,与窗帘布等宽。挂钩布带上分布有一排沿着纬纱方向排列的挂钩孔,挂钩孔处采用双层空心袋织,为管状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用于套住挂钩。窗帘布区域与挂钩布带区域这两个区域的纬纱组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M与N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挂钩布带区域分为A、B、C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组织如下,B部分设计成空心袋织,上下两层织物分开,为管状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挂钩可以从下端穿入。为便于挂钩穿入,A部分设计成可以穿过挂钩的空隙孔眼;A部分上层经纱和纬纱织成为织物,下层为未交织的经浮长。为增加挂钩布带牢固度,设计C部分用于加固,C部分为常规织物。窗帘布区域按照一般窗帘设计方法根据需求可设计成各种织物的组织、花型、纬纱原料配合等。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经密适用范围为20-150根/cm,总纬密适用范围为20-400根/cm。本技术对挂钩布带区域纬纱为N组时的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说明。N组纬分别为甲纬、乙纬、丙纬、丁纬等。甲经为表层经纱,乙经为里层经纱。A部分设计成可以穿过挂钩的空隙孔眼,上层经纱和纬纱织成为织物,下层为未交织的经浮长,浮长处留有空隙,可用于穿入挂钩至挂钩孔里。上层织物所对应的组织可分为3类。A部分上层织物第一类组织:单层组织。N组纬纱与甲经可设计为组合的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A部分上层织物第二类组织:重纬组织。组织设计之一为R(R<N)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组织循环更大的经面组织在下层;组织设计之二为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同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在下层;组织设计之三为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纬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同面组织或循环更小的纬面组织在下层。A部分上层织物第三类组织:双层组织。当N组纬纱与甲经形成双层组织时,甲经分为表层甲经和里层甲经两组经纱,R组纬纱与表层甲经形成表层组织,表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N-R)组纬纱与里层甲经形成里层组织,里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表里接结方式可分为里经接结,表经接结和联合接结三种。B部分S(S<N)组纬纱与甲经形成表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N-S)组纬纱与乙经形成里层组织,可为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分为窗帘布区域和挂钩布带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帘布区域由两组经纱和M组纬纱交织而成;所述挂钩布带区域由两组经纱和N组纬纱交织而成,挂钩布带区域位于与纬纱平行方向的窗帘布面上方一段,与窗帘布等宽;挂钩布带上分布有一排沿着纬纱方向排列的挂钩孔,挂钩孔处采用双层空心袋织,为管状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分为窗帘布区域和挂钩布带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帘布区域由两组经纱和M组纬纱交织而成;所述挂钩布带区域由两组经纱和N组纬纱交织而成,挂钩布带区域位于与纬纱平行方向的窗帘布面上方一段,与窗帘布等宽;挂钩布带上分布有一排沿着纬纱方向排列的挂钩孔,挂钩孔处采用双层空心袋织,为管状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布带区域分为A部分的挂钩孔眼、B部分的挂钩管和C部分的加固织物这三个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纬向共存一体织造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A部分的上层经纱和纬纱织成为织物,下层为未交织的经浮长,浮长处留有空隙,可用于穿入挂钩至挂钩孔里;上层织物所对应的组织分为3类:第一类:单层组织;N组纬纱与甲经可为组合的经面、纬面或平纹组织;第二类:重纬组织;组织结构之一: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组织循环更大的经面组织在下层,其中R<N;或组织结构之二: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同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在下层;或组织结构之三: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纬面组织在上层,N-R组纬纱与甲经形成经面组织、同面组织或循环更小的纬面组织在下层;第三类:双层组织;当N组纬纱与甲经形成双层组织时,甲经分为表层甲经和里层甲经两组经纱,R组纬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晶戴筱玲王欣金子敏陈锟陈坤英厉秀华阎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东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