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01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包括集水槽主体、过滤板、引流板、棉绒层、生物活性炭填料、细滤网、插条、插座、活动板以及弹性件,过滤板安装在集水槽主体内部,插座固定在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弹性件装配在插座内部右侧,活动板设置在插座内部左侧,插座左侧设置有插条,插条左端面安装有引流板,引流板内部上侧设置有棉绒层,棉绒层下端面安装有生物活性炭填料,生物活性炭填料下端面设置有细滤网,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水处理集水槽使用功能不够便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处理效率高,使用便利。

A Water Treatment Catchment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集水槽
本技术是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在现代生活用水或工业用水的水处理中,集水槽是一类重要的水处理设备,用于收集处理后的水,以备使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水处理集水槽使用功能不够便捷,水处理集水槽长时间使用后,水中杂质会大量堆积在集水槽内的过滤板上,拆卸清除不便,并且水流的冲击造成水处理集水槽主体内部已沉淀的杂质翻涌,影响水处理效果,不方便水处集水槽的便捷使用,现在急需一种水处理集水槽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集水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处理效率高,使用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包括集水槽主体、便捷使用机构以及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安装在集水槽主体内部,所述便捷使用机构设置在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所述便捷使用机构包括引流板、棉绒层、生物活性炭填料、细滤网、插条、插座、活动板以及弹性件,所述插座固定在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所述弹性件装配在插座内部右侧,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插座内部左侧,所述插座左侧设置有插条,所述插条左端面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内部上侧设置有棉绒层,所述棉绒层下端面安装有生物活性炭填料,所述生物活性炭填料下端面设置有细滤网。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左端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与插条相匹配,所述引流板通过插条和插槽与插座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与插座相匹配,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性系数大的弹簧,所述弹性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弹性件规格相同,多个弹性件等距设置在插座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与插座相匹配,所述引流板通过插条与活动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插座相匹配,所述插座通过安装槽与集水槽主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活动板、插条以及插座构成便捷安装组件,且便捷安装组件设置有四组,四组便捷安装组件规格相同,每两组便捷安装组件分别安装在引流板左右端面和过滤板左右端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因本技术添加了引流板、棉绒层、生物活性炭填料、细滤网、插条、插座、活动板以及弹性件,该设计方便水处集水槽的便捷使用,解决了原有的水处理集水槽使用功能不够便捷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处理效率和使用便利性。因插座左端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与插条相匹配,引流板通过插条和插槽与插座活动连接,插槽方便插条的安装拆卸,方便引流板的固定,因弹性件与插座相匹配,弹性件设置为弹性系数大的弹簧,弹性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弹性件规格相同,多个弹性件等距设置在插座内部,该设计方便为弹性件提供弹力,方便带动活动板活动,因活动板与插座相匹配,引流板通过插条与活动板相连接,活动板通过插条方便引流板的安装拆卸,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处理效率高,使用便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处理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处理集水槽中集水槽主体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处理集水槽中A的放大图;图中:1-集水槽主体、2-便捷使用机构、3-过滤板、21-引流板、22-棉绒层、23-生物活性炭填料、24-细滤网、25-插条、26-插座、27-活动板、28-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包括集水槽主体1、便捷使用机构2以及过滤板3,过滤板3安装在集水槽主体1内部,便捷使用机构2设置在集水槽主体1内部上侧。便捷使用机构2包括引流板21、棉绒层22、生物活性炭填料23、细滤网24、插条25、插座26、活动板27以及弹性件28,插座26固定在集水槽主体1内部上侧,弹性件28装配在插座26内部右侧,活动板27设置在插座26内部左侧,插座26左侧设置有插条25,插条25左端面安装有引流板21,引流板21内部上侧设置有棉绒层22,棉绒层22下端面安装有生物活性炭填料23,生物活性炭填料23下端面设置有细滤网2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水处理集水槽使用功能不够便捷的问题。插座26左端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与插条25相匹配,引流板21通过插条25和插槽与插座26活动连接,插槽方便插条25的安装拆卸,方便引流板21的固定,弹性件28与插座26相匹配,弹性件28设置为弹性系数大的弹簧,弹性件2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弹性件28规格相同,多个弹性件28等距设置在插座26内部,该设计方便为弹性件28提供弹力,方便带动活动板27活动,活动板27与插座26相匹配,引流板21通过插条25与活动板27相连接,活动板27通过插条25方便引流板21的安装拆卸。集水槽主体1内部上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插座26相匹配,插座26通过安装槽与集水槽主体1相连接,安装槽方便插座26的安装固定,方便各元件的安装,弹性件28、活动板27、插条25以及插座26构成便捷安装组件,且便捷安装组件设置有四组,四组便捷安装组件规格相同,每两组便捷安装组件分别安装在引流板21左右端面和过滤板3左右端面,该设计方便引流板21的过滤板3的安装拆卸,方便对杂质进行清理。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人员首先将水流通过引流板21引入集水槽主体1内部,棉绒层22首先将杂质进行吸附并且将水流细化,生物活性炭填料23对水流内的杂质进一步的吸附,提高了水的洁净度,细滤网24将水流细化后流入集水槽主体1内部,防止水流过大引起集水槽主体1底部已沉淀的杂质翻涌,过滤板3加强水的净化效果,在需要清理杂质时,将引流板21向左推动,引流板21带动插条25向左移动,插条25带动活动板27在插座26内向左移动,活动板27向左移动对弹性件28进行施力,弹性件28受力产生形变,弹性件28产生弹力,引流板21右侧的插条25移动出插槽,从而方便引流板21的拆卸,同理方便过滤板3的拆卸,以便更换棉绒层22、生物活性炭填料23以及过滤板3,提高了本技术的处理效率和使用便利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包括集水槽主体、便捷使用机构以及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安装在集水槽主体内部,所述便捷使用机构设置在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所述便捷使用机构包括引流板、棉绒层、生物活性炭填料、细滤网、插条、插座、活动板以及弹性件,所述插座固定在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所述弹性件装配在插座内部右侧,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插座内部左侧,所述插座左侧设置有插条,所述插条左端面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内部上侧设置有棉绒层,所述棉绒层下端面安装有生物活性炭填料,所述生物活性炭填料下端面设置有细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包括集水槽主体、便捷使用机构以及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安装在集水槽主体内部,所述便捷使用机构设置在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所述便捷使用机构包括引流板、棉绒层、生物活性炭填料、细滤网、插条、插座、活动板以及弹性件,所述插座固定在集水槽主体内部上侧,所述弹性件装配在插座内部右侧,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插座内部左侧,所述插座左侧设置有插条,所述插条左端面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内部上侧设置有棉绒层,所述棉绒层下端面安装有生物活性炭填料,所述生物活性炭填料下端面设置有细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左端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与插条相匹配,所述引流板通过插条和插槽与插座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