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水机
本技术涉及净化水
,特别涉及一种纯水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装了以RO(ReverseOsmosis,反渗透)膜为滤芯的家用纯水机来改善水质。反渗透是在原水一方施加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水分子由浓度高的一方逆渗透到浓度低的一方。由于反渗透膜的孔径远远小于病毒和细菌,故各种病毒、细菌、重金属、固体可溶物、污染有机物和钙镁离子等根本无法通过反渗透膜,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现有技术的纯水机多为四级(PP+C+PP+RO)或者四级以上滤芯过滤装置,其中,滤芯与滤芯之间、以及滤芯与增压泵、电磁阀和高低压开关之间用PE(聚乙烯)管和快插接头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导致纯水机中接头过多,增加了纯水机在使用过程中漏水的风险,不利于纯水机的后期维护。另外,四级或者四级以上滤芯过滤装置的滤芯的使用寿命不一致,消费者需要频繁购买滤芯,造成纯水机滤芯的综合成本高。因此,如何减少纯水机内的接头数量,降低纯水机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水风险,并降低滤芯的综合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滤芯(12)、低压开关(21)、进水阀(20)、增压泵(17)、净水箱、废水阀(18)和水路板(14);所述低压开关(21)、所述进水阀(20)、所述增压泵(17)、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阀(18)安装于所述水路板(14),所述水路板(14)为一体注塑成型的水路板(14),所述水路板(14)上具有连通管路,所述管路上设置有与所述低压开关、所述进水阀(20)、所述增压泵(17)、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阀(18)连通的接口;所述复合滤芯(12)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四级过滤组件;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设置有离心水泵(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滤芯(12)、低压开关(21)、进水阀(20)、增压泵(17)、净水箱、废水阀(18)和水路板(14);所述低压开关(21)、所述进水阀(20)、所述增压泵(17)、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阀(18)安装于所述水路板(14),所述水路板(14)为一体注塑成型的水路板(14),所述水路板(14)上具有连通管路,所述管路上设置有与所述低压开关、所述进水阀(20)、所述增压泵(17)、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废水阀(18)连通的接口;所述复合滤芯(12)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四级过滤组件;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设置有离心水泵(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过滤组件包括第一PE过滤层、活性炭层、第二PE过滤层和RO膜,所述第一PE过滤层、所述活性炭层、所述第二PE过滤层和所述RO膜依次沿水流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14)包括:主板;进水管;浓缩水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低压开关;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阀(20)的进水口连通;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阀(2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增压泵(17)的入水口连通;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增压泵(17)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复合滤芯(12)连通;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复合滤芯(12)连通,所述第五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复合滤芯(12)的净水箱连通;第六水管,所述第六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复合滤芯(12)连通,所述第六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废水阀(18)的进水口连通;第七水管,所述第七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废水阀(18)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七水管的出水端与浓缩水出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所述浓缩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三水管、所述第四水管、所述第五水管、所述第六水管和所述第七水管均与所述主板一体注塑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为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进水管垂直,且与所述主板平行;第二水管为直管,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平行;所述第三水管为T型管,所述第三水管的水平管与所述第二水管平行,所述第三水管的水平管与所述进水阀(20)相对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三水管的竖直管与所述第三水管的水平管的管壁连通,所述第三水管的竖直管与所述主板垂直,所述第三水管的水平管与所述进水阀(20)的进水口插接,所述第三水管的竖直管与所述增压泵(17)的入水口插接;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三水管的水平管紧贴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成,叶咏东,赵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朗诗德健康饮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