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排放纯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35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排放纯水机,该纯水机包括电解单元、反渗透膜处理单元和成品水箱;电解单元包括成对的电极和源水箱,第一、第二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透水性隔膜,源水箱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第一、二透水性隔膜分别满覆布设于第一、第二窗口上;第一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对的阳、阴电极分别设于源水箱的内、外部;源水箱的出水口设置在其内的多孔性吸附材料处并与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纯水出口与成品水箱连通,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源水箱连通。该纯水机可以提高源水净化的效果和净水的出水效率,仅仅有微量废水排放,从而可以节约源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排放纯水机,属于饮用水终端水质处理

技术介绍
当前,水环境加剧恶化,饮用水质卫生安全事故频发,已经严重危及人的生存。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国内外大多数自来水厂至今仍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的陈旧工艺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然而,面对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猖獗泛滥涌入生活水源,自来水厂已经不堪重负无能为力。再加上自来水从水厂经输水管网及高层储水箱到达饮用水终端所带来的附加污染,市政自来水已不敢说是卫生的了。尤其是,自来水加氯虽然可有效杀除病菌,但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疾病的重大根源。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还会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亦即,即便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现有水质净化产品或涉水产品,主要为介质吸附或采用各种孔径的过滤膜将水中的有害物加以拦截滤除的物理方式处理工艺。由于活性炭类吸附材料很容易饱和失效,而各种过滤膜又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或有机物阻塞或破损,因此实际情况是并不能如理论设计所期望那样作到对水中污染物的充分净化。面对日益严重的源水污染,现有的物理方式处理工艺已经远远不能保证水质达标。但物理方式水处理工艺也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生成毒副产物。因此传统的RO膜反渗透过滤方法生产的水质最为安全,但为保安全所换取的代价则是高达40%-70%甚至更多的逆反浓水被白白浪费排入下水管道,造成巨大的水资源和电能浪费,而且RO膜堵塞后更换的成本非常高。为减少乃至达到零废水排放,节约水资源,迄今已研发出各种专利技术。例如,将逆反浓水储存它用,或将浓水中的污染物先经分子筛等过滤后循环回用,或调整废水比例,或通过电气控制减少清洗排污时间,或经逆止阀直接返回自来水主管路中稀释,或以“双膜双水”模式,分质用水,等等。这些技术的共同不足,一是未从系统整体设计考虑,只是局部单一措施,往往使系统整体工作失衡;其二是均未考虑从改善膜元件的进水工况入手,减轻膜元件的工作负荷,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故而迄今还未见真正实用商品化的产品问世。相比而言,化学水处理工艺虽然具有廉价简单高效等诸多优点,是一种优良的高级氧化工艺,但电化学处理本身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宜在民用终端生活饮用水处理场合单独使用,迄今尚未见有在日常生活用水处理场合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一是化学水处理工艺需要足够的反应时间,而在日常生活用水场合,净水器从开机到出水仅仅数秒钟,污染物在净水器中停留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完成相关化学反应处理;其二是,化学水处理工艺有可能伴随一定的毒副作用。例如,尽管化学氧化反应工艺可强效灭活细菌,深度降解有机物,去除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但化学氧化法所生成的各类强氧化因子基本是无选择性、不可控的,若处理不当极可能产生源水中没有的新物质,反而危及饮水安全;正因为如此,在民众日常生活饮用水净化处理场合,对于化学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可以说是慎之又慎。然而,在水环境前所未有严重污染、传统物理净水器已力不从心的今天,重新审视关注化学水处理在生活饮用水净化处理应用的可能性,创新开发一种既能高效除去水中污染物又无毒副产物、高度安全的化学氧化水质净化方法与装置,将物理吸附-过滤处理工艺与电化学处理工艺联用,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确保民众生活饮用水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市售的电解离子水机水处理系统本质上虽然可视为将物理吸附-过滤处理工艺与电化学处理工艺联用,但是其系统结构为物理吸附-膜过滤前置处理与电解制水单元后置的组合。遗憾的是,就水质净化而言,这种“本末倒置”结构方式,没有克服单纯物理吸附-膜过滤处理能力的不足,例如通常用于前处理的活性炭,其多孔性高比表面积非极性吸附特性,具有较好的除臭、脱色、去除余氯、过滤悬浮物,以及滤除分子量大于3000的有机物效果。然而,对过滤膜的保护不够,一些有机物吸附在过滤膜上不能分解造成膜失效,活性炭极易受细菌污染而饱和失效,甚至变成细菌滋生的温床从而进一步堵塞过滤膜,等等。前处理不合格,使得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受严重污染而破损失效。后置电化学处理工艺也会带来诸多新问题,例如阴极还原会生成亚硝酸盐、重金属离子不能过滤掉而导致重金属超标等,最终导致净水器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水排放量少、净水指标好、工作可靠且使用寿命长的纯水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排放纯水机,包括电解单元、反渗透膜处理单元和成品水箱;所述电解单元包括阴阳成对的电极、为所述电极供电的电解电源和源水箱,所述源水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成对的阴阳电极有两对,分别是第一电极对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设有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透水性隔膜,所述第二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设有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透水性隔膜,所述第一透水性隔膜将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与源水箱隔开,所述第二透水性隔膜将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与源水箱隔开,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均位于源水箱内;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之间填充有多孔性吸附材料,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多孔性吸附材料上;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设有第二进水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纯水出口与成品水箱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源水箱连通;在使用时,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均与源水箱内的水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仅与源水箱内通过所述第一透水性隔膜渗出的渗透水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仅与源水箱内通过所述第二透水性隔膜渗出的渗透水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处理的对象是市供自来水,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在水污染日益严重,市供自来水已经成为一种微污染水(或者说是特殊污染水),其污染源包括环境污染(如农药残留等)、氯消毒产生的污染以及管道二次污染等。上述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工作机理及有益效果陈述如下。所述源水箱以第一、第二透水性隔膜为分界:所述第一电极对分设在第一透水性隔膜两侧,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在源水箱内,而其阳电极在源水箱外;所述第二电极对分设在第二透水性隔膜两侧,所述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在源水箱内,而其阴电极在源水箱外。当然,如源水箱内部设有空腔,第一或第二透水性隔膜设置在空腔壳体上,则设置在空腔内的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或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视为设置在源水箱外。首先以第一电极对为例,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仅与源水箱内渗透通过第一透水性隔膜的渗透水接触(阳电极不与源水箱的水直接接触),把阳极直接氧化反应转移到源水箱外进行,阳极反应产物在容器外排走,不致再返回容器内污染水质。同时,水中的阴性污染物例如余氯、各种有害阴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排放纯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排放纯水机,包括电解单元、反渗透膜处理单元和成品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单元包括阴阳成对的电极、为所述电极供电的电解电源和源水箱,所述源水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成对的阴阳电极有两对,分别是第一电极对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设有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透水性隔膜,所述第二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设有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透水性隔膜,所述第一透水性隔膜将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与源水箱隔开,所述第二透水性隔膜将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与源水箱隔开,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均位于源水箱内;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之间填充有多孔性吸附材料,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多孔性吸附材料上;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设有第二进水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纯水出口与成品水箱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源水箱连通;在使用时,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均与源水箱内的水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仅与源水箱内通过所述第一透水性隔膜渗出的渗透水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仅与源水箱内通过所述第二透水性隔膜渗出的渗透水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20 CN 20151059935471.一种微排放纯水机,包括电解单元、反渗透膜处理单元和成品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单元包括阴阳成对的电极、为所述电极供电的电解电源和源水箱,所述源水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成对的阴阳电极有两对,分别是第一电极对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设有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透水性隔膜,所述第二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设有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二透水性隔膜,所述第一透水性隔膜将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与源水箱隔开,所述第二透水性隔膜将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与源水箱隔开,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均位于源水箱内;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之间填充有多孔性吸附材料,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多孔性吸附材料上;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设有第二进水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纯水出口与成品水箱连通,所述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源水箱连通;在使用时,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阴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阳电极均与源水箱内的水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仅与源水箱内通过所述第一透水性隔膜渗出的渗透水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仅与源水箱内通过所述第二透水性隔膜渗出的渗透水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排放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水箱的外侧设有包围源水箱下部的壳体,所述壳体、源水箱、第一透水性隔膜和第二透水性隔膜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所述第一电极对的阳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的阴电极位于该封闭空间内,所述开口形成所述源水箱的第一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排放纯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反渗透膜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邦滕茂友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