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73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包括前车梁、后叉架、车座、前车管、车座管和减震块,所述后叉架的前部设有踏板,前车管上端与所述前车梁连接,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后叉架螺栓固定;车座管上端与所述车座固定,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所述前车管并固定;减震块设置在所述前车管、所述车座管和所述后叉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前车梁连接的前车管、与车座连接的车座管,将前车梁和车座与后叉架的前端固定,并通过减震块来实现前车管、车座管和后叉架之间的缓冲,有效降低车座的震动,大大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A Shock Absorbable Balancing Vehicle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平衡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
技术介绍
儿童平衡车是一种适合于2-5岁儿童的无链条、无齿轮的玩具单车,儿童骑上车后,用双脚往后蹬为平衡车提供滑行动力,使平衡车前进。由于平衡车可以锻炼儿童的四肢协调能力,是不错的代步、运动和娱乐工具,因此,深受广大家长儿童的喜爱。现有儿童平衡车的减震一般通过轮胎来实现,车架注重强度和轻质,车座一般通过支架固定在车架上,利用车座的材质来提高舒适度,但车座仍会产生一些颠簸,减震功能较差。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儿童平衡车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儿童平衡车的结构存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包括前车梁、后叉架和车座,所述后叉架的前部设有踏板,还包括:前车管,上端与所述前车梁连接,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后叉架螺栓固定;车座管,上端与所述车座固定,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所述前车管并固定;减震块,设置在所述前车管、所述车座管和所述后叉架之间。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叉架的前端汇合形成U型部,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U型部的顶面上。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U型部由后向前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所述前车管与水平面形成30゜~60゜的夹角。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后叉架上的连接板,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前车管的末端设有贯穿的螺杆。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块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后叉架的外周面适配的凹槽,上侧设有与所述前车管的外壁适配的方槽,后侧设有与所述车座管的外周适配的弧形槽。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块采用橡胶材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车管的末端设有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与前车梁连接的前车管、与车座连接的车座管,将前车梁和车座与后叉架的前端固定,并通过减震块来实现前车管、车座管和后叉架之间的缓冲,有效降低车座的震动,大大提高骑行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车管、车座管、后叉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5为减震块的斜视图;图6为减震块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有效降低车座的震动,大大提高骑行的舒适度。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包括前车梁10、后叉架20和车座30,后叉架20的前部设有踏板22。如图4~图6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前车管11、车座管31和减震块40。前车管11的上端与前车梁10连接,末端向下穿过踏板22,并通过连接件50与后叉架20螺栓固定。车座管31的上端与车座30固定,末端向下穿过踏板22、前车管11并固定。减震块40设置在前车管11、车座管31和后叉架20之间。在骑行过程中,减震块40能将后叉架20、前车梁10的震动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车座30的震动大幅降低,提高骑行的舒适度。如图3所示,后叉架20的前端汇合形成U型部21,踏板22设置在U型部21的顶面上。U型部21的外形结构较为圆滑,安全性更高,减少应力集中的区域。如图2所示,U型部21由后向前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前车管11与水平面形成30゜~60゜的夹角。U型部21向下倾斜方便脚踏,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舒适性高,前车管11的夹角有利于插入U型部21内,使得整体构架的稳定性更高。如图4所示,连接件50为设置在后叉架20上的连接板,螺杆51穿过连接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前车管11的末端设有贯穿的螺杆51。前车管11与后叉架20通过螺杆51和螺母固定,提高整体车架的一体性,同时连接板和螺母能够形成对称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减震块40的前侧设有与后叉架20的外周面适配的凹槽41,上侧设有与前车管11的外壁适配的方槽42,后侧设有与车座管31的外周适配的弧形槽43。减震块40设置在后叉架20、前车管11和车座管31之间,需要与各部件的外壁形状契合,安装后才能与各部件良好配合,保证减震效果。减震块40采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在装配时能够更好与各部件适配,使各部件的安装误差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方便安装,使得各部件之间的位置能够自动补偿。前车管11的末端设有封盖,提高前车管11的结构强度,若前车管11通过螺杆51与连接板的螺母连接时,还能减少螺杆51带来的应力集中。本技术,通过设置与前车梁连接的前车管、与车座连接的车座管,将前车梁和车座与后叉架的前端固定,并通过减震块来实现前车管、车座管和后叉架之间的缓冲,有效降低车座的震动,大大提高骑行的舒适度。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包括前车梁、后叉架和车座,所述后叉架的前部设有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车管,上端与所述前车梁连接,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后叉架螺栓固定;车座管,上端与所述车座固定,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所述前车管并固定;减震块,设置在所述前车管、所述车座管和所述后叉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包括前车梁、后叉架和车座,所述后叉架的前部设有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车管,上端与所述前车梁连接,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后叉架螺栓固定;车座管,上端与所述车座固定,末端向下穿过所述踏板、所述前车管并固定;减震块,设置在所述前车管、所述车座管和所述后叉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架的前端汇合形成U型部,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U型部的顶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震的儿童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部由后向前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所述前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晏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卡侬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