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07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站台门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其中通过在站台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使得两检测组件在纵向上对正,并在竖向上形成若干个由激光接收器和激光收发器构成的激光检测单元,通过至少一个激光检测单元的对应工作,可有效判断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是否有障碍物存在,并准确判断出障碍物所处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有效实现直线站台的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障碍物的检测,并可准确识别障碍物的位置,缩短了障碍物排除的时间,提升了直线站台运营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Laser Detec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latform Door with Recognizable Obstacle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站台门安全检测
,具体涉及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相较于其他城市交通系统而言,轨道交通的运量大、准点率高,能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出行,而且轨道交通往往不占用汽车、公交的路面行车空间,对于改善城市拥堵问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在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一般会在其站台上设置站台门系统,用于将站台和轨行区分开,并实现乘客的上下车。由于考虑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列车限界,站台门系统的设置往往需要满足与停站的列车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使得站台门系统与停站列车之间存在一定宽度的间隙,导致站台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轨道交通乘客被夹在关闭的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事故屡见不鲜,这种事故尤其容易发生在站台门和列车门即将关闭时乘客仍想强行挤上车的情形,或者上下列车时拥挤的情形。显然,为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首先需要乘客提高安全意识;其次,也需要对现有轨道交通车站进行相关的改进,以提升车站运行的安全性。因此,不少运营部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上增设了防夹安全措施,现有的防夹安全措施一般有如下几种:1、在车站设置对射式主动红外线探测系统,其通常包括分设于站台两侧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光电接收管,由红外发射管向站台门与列车之间的空间内发射红外光信号,并由红外光电接收管对其进行接收。当站台门与列车之间有障碍物时,红外接收管不能接收到对面发出的红外光信号而发出报警;2、在车站设置对射式激光探测系统,通过在车站两端分别设置激光发射机和终端接收机,由激光发射机向终端接收机发射激光信号,再由接收机将接收到的调制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当光束被遮断时,则向控制主机发出报警信号,以确保站台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上述两种系统虽然均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站台运营的安全性,减少乘客被夹在站台门和车体之前的情况产生。但是,两种系统也各自存在相应的局限性,例如对于红外线探测系统而言,由于红外发射管发出光束的发散角和光斑往往较大,传输时功率密度衰减大,在窄间隙传输时容易出现乱反射现象而发生漏报警或者乱报警,导致准确性较差;而对于激光探测系统而言,由于激光传递的直进性,导致激光平行对射存在一定的检测盲区,检测的准确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同时,上述两种系统在设置时往往需要侵入列车限界,对探测系统的设置稳定性和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无法充分满足探测系统的在站台上的设置要求;此外,上述两种探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只能判断有无障碍物,而无法准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站台工作人员排出障碍物花费的时间,影响站台列车的正常进出站,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通过在站台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使得两检测组件在站台门靠近轨行区一侧的空间内沿纵向对正,并在竖向上形成若干个由激光接收器和激光收发器构成的激光检测单元,通过至少一个激光检测单元的对应工作,有效判断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是否有障碍物存在,并通过对应激光收发器接收到激光的时间,准确判断出障碍物所处的位置,为车站工作人员处理障碍物提供了便利,极大地节约了障碍物处理的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站台门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两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站台门靠近轨行区的一侧,并在纵向上对正,且两所述检测组件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可检测所述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是否有障碍物并识别所述障碍物位置的激光检测单元;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沿纵向对正设置的激光收发器和激光接收器;其中,所述激光收发器可用于向所述激光接收器发出激光和接收来自所述障碍物反射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器可接收来自所述激光收发器的激光,继而可通过判断所述激光接收器是否接收到对应激光收发器发出的激光来识别是否有所述障碍物存在,并可通过反射回所述激光收发器的激光来对应识别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站台门与所述列车车体之间障碍物的防夹检测和位置识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检测单元为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同一检测组件中的各部件在竖向上依次对齐设置,且相邻两所述激光检测单元中的所述激光接收器和所述激光收发器呈交错设置,即分属于同一检测组件中的两所述激光接收器在竖向上不相邻设置,且分属于同一检测组件中的两所述激光收发器在竖向上不相邻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检测单元为沿竖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在竖向上对齐间隔设置的第一激光接收器和第一激光收发器;相应地,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在竖向上对齐间隔设置的第二激光收发器和第二激光接收器,继而所述第一激光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在纵向上对正,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激光收发器在纵向上对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立柱,即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两所述立柱分别以底部固定在站台板上,且两所述检测组件中的所述激光接收器和/或所述激光接收器固定在对应立柱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在横向上平齐所述站台门的端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检测组件均不侵入列车限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检测组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伸缩组件,两所述伸缩组件可分别带动对应的检测组件沿横向移动,以使得两所述检测组件可在工作时伸入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且两所述检测组件沿横向的移动同步进行,以确保两所述检测组件始终在纵向上对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组件可以为齿轮-齿条组件、螺纹丝杆副组件、或者滑块-滑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S1:在列车进站停稳后,至少一个激光检测单元接收到控制信号并开始工作;S2:由所述至少一个激光检测单元中的激光收发器向对应激光接收器发射激光;S3:在列车即将出站前,由各所述激光接收器反馈信号;若各所述激光接收器分别接收到激光,则信号反馈显示为正常,此时站台门准备关闭,列车准备出站;若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无法接收到激光,则信号反馈显示为不正常,此时站台门暂缓关闭,列车暂缓出站,与此同时,由与所述至少一个激光接收器对应的至少一个激光收发器识别障碍物的位置;S4:所述至少一个激光检测单元中的各激光接收器分别反馈正常信号,站台门关闭,列车启动;S5: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次的列车进站。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通过在站台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两检测组件在站台门靠近轨行区一侧的空间内沿纵向对正,并在竖向上形成若干组由激光接收器和激光收发器构成的激光检测单元,通过至少一个激光检测单元的对应工作,可有效判断站台门与列车车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站台门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两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站台门靠近轨行区的一侧,并在纵向上对正,且两所述检测组件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可检测所述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是否有障碍物并识别所述障碍物位置的激光检测单元;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沿纵向对正设置的激光收发器和激光接收器;其中,所述激光收发器可用于向所述激光接收器发出激光和接收来自所述障碍物反射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器可接收来自所述激光收发器的激光,继而可通过判断所述激光接收器是否接收到对应激光收发器发出的激光来识别是否有所述障碍物存在,并可通过反射回所述激光收发器的激光来对应识别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站台门与所述列车车体之间障碍物的防夹检测和位置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站台门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两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站台门靠近轨行区的一侧,并在纵向上对正,且两所述检测组件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可检测所述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是否有障碍物并识别所述障碍物位置的激光检测单元;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沿纵向对正设置的激光收发器和激光接收器;其中,所述激光收发器可用于向所述激光接收器发出激光和接收来自所述障碍物反射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器可接收来自所述激光收发器的激光,继而可通过判断所述激光接收器是否接收到对应激光收发器发出的激光来识别是否有所述障碍物存在,并可通过反射回所述激光收发器的激光来对应识别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站台门与所述列车车体之间障碍物的防夹检测和位置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激光检测单元为沿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同一检测组件中的各部件在竖向上依次对齐设置,且相邻两所述激光检测单元中的所述激光接收器和所述激光收发器呈交错设置,即分属于同一检测组件中的两所述激光接收器在竖向上不相邻设置,且分属于同一检测组件中的两所述激光收发器在竖向上不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激光检测单元为沿竖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在竖向上对齐间隔设置的第一激光接收器和第一激光收发器;相应地,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在竖向上对齐间隔设置的第二激光收发器和第二激光接收器,继而所述第一激光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在纵向上对正,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激光收发器在纵向上对正。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识别障碍物位置的站台门激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立柱,即第一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翔朱丹张浩张琨刘辉邱绍峰周明翔张俊岭郭团生许常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