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正辉专利>正文

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17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包括琴箱、琴头、仿生皮和拱形桥,所述琴箱的左右表面均设有松紧调节装置,所述琴箱的正表面覆盖有仿生皮,所述仿生皮的中部后侧设有拱形桥,所述拱形桥的前侧设有琴码,所述琴箱的上端设有琴头,所述琴头的前端设有琴弦的一端,所述琴弦的另一端经琴码后与琴箱的下端连接。本装置由于琴箱采用了大提琴式的“箱体”共振模式和仿生皮相配套共同产生叠加共鸣发音,达到增大音响的效果,其音效是从前野生蟒皮大革胡音效的一倍以上,可以达到民族乐队乐器的音响要求,松紧调节装置可调节仿生皮的皮面,使仿生皮皮面的松紧根据演奏的需要进行调节。

An adjustable bionic skin-like national low-music instrument with arch-bridge end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
本技术涉及乐器
,具体领域为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
技术介绍
与本专利技术相似的乐器称为大革胡,今天它已成为文物了,因早年它是蒙以野生大蟒皮为振动而替代大提琴的(与大提琴指法一样),但因四支琴弦同时压在皮面上,过不了多久皮面就会“塌陷”而不能使用,再蒙这样的大蟒皮一是大量减少,二是成本太高,野生蟒皮今天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所以这种以野生蟒皮制作的民族低音乐器革胡已被淘汰。但是民族低音问题却一直到今日未能解决,很多乐器达人已改良众多的民族低音乐器中全是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一个“雷同”的面孔。原蟒皮大革胡(今已淘汰)的三个大缺陷如下:1音不够响,2皮面易塌陷、寿命不长,3琴体后口采用镂空制作“跑气”。因此与大提琴的箱式“振动模式”的振动的音量相比小很多。针对以上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包括琴箱、琴头、仿生皮和拱形桥,所述琴箱的左右表面均设有松紧调节装置,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在琴箱的左右两侧的安装数量均为6个,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与琴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的内部前后贯穿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后端设有调节柄,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接头,所述转动接头的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琴箱的正表面覆盖有仿生皮,所述仿生皮的边缘与通过固定螺丝与转动接头固定连接,所述仿生皮的中部后侧设有拱形桥,所述拱形桥的左右两端均与琴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桥的前侧设有琴码,所述琴箱的上端设有琴头,所述琴头的前端设有琴弦的一端,所述琴弦的另一端经琴码后与琴箱的下端连接,所述琴弦的数量为4根。优选的,所述琴箱呈圆形或椭圆形设置。优选的,所述仿生皮的皮面印有“蟒皮”纹或“蛇皮”纹。优选的,所述琴箱由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拱形桥的中部高于左右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琴码放置拱形桥前端支撑琴码,以此分散琴码压在仿生皮上的的重大压力,由琴弦振动作用于琴码,引向拱形桥产生振动,并带动仿生皮进行谐振,由于琴箱采用了大提琴式的“箱体”共振模式和仿生皮相配套共同产生叠加共鸣发音,达到增大音响的效果,其音效是从前野生蟒皮大革胡音效的一倍以上,可以达到民族乐队乐器的音响要求,松紧调节装置可调节仿生皮的皮面,使仿生皮皮面的松紧根据演奏的需要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琴箱的仰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松紧调节装置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琴箱、2-琴头、3-仿生皮、4-拱形桥、5-松紧调节装置、501-调节座、502-调节杆、503-调节柄、504-转动接头、505-固定螺丝、6-琴码、7-琴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包括琴箱1、琴头2、仿生皮3和拱形桥4,所述琴箱的左右表面均设有松紧调节装置5,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在琴箱的左右两侧的安装数量均为6个,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座501,所述调节座与琴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的内部前后贯穿螺纹连接有调节杆502,所述调节杆的后端设有调节柄503,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接头504,所述转动接头的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505,通过转动调节柄,能够让调节杆在调节座上前后移动,能够调节仿生皮的皮面,使仿生皮皮面的松紧根据演奏的需要进行调节,所述琴箱的正表面覆盖有仿生皮,所述仿生皮的边缘与通过固定螺丝与转动接头固定连接,所述仿生皮的中部后侧设有拱形桥,所述拱形桥的左右两端均与琴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桥的前侧设有琴码6,在易压塌的仿生皮的后侧增加了下设置有拱形桥,把2-3公分宽的木条弯成拱形桥放置仿生皮的皮面下,琴码放置拱形桥前端支撑琴码,以此分散琴码压在仿生皮上的的重大压力,由琴弦7振动作用于琴码,引向拱形桥产生振动,并带动仿生皮进行谐振,由于琴箱采用了大提琴式的“箱体”共振模式和仿生皮相配套共同产生叠加共鸣发音,达到增大音响的效果,其音效是从前野生蟒皮大革胡音效的一倍以上,可以达到民族乐队乐器的音响要求,所述琴箱的上端设有琴头,所述琴头的前端设有琴弦的一端,所述琴弦的另一端经琴码后与琴箱的下端连接,所述琴弦的数量为4根,通过4根琴弦对后侧的琴码产生200多kg的压力。具体而言,所述琴箱呈圆形或椭圆形设置。具体而言,所述仿生皮的皮面印有“蟒皮”纹或“蛇皮”纹,具有中国元素的象征,具有民族性给人以亲切感。具体而言,所述琴箱由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具体而言,所述拱形桥的中部高于左右两侧,有利于四根琴弦的张力分散至两侧,就像大提琴一样中间高两侧低的设置,方便运弓演奏,因此现在的大提琴手不再改变任何指法的情况下就能使用本乐器。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通过4根琴弦对后侧的琴码产生200多kg的压力,在易压塌的仿生皮的后侧增加了下设置有拱形桥,把2-3公分宽的木条弯成拱形桥放置仿生皮的皮面下,琴码放置拱形桥前端支撑琴码,以此分散琴码压在仿生皮上的的重大压力,由琴弦振动作用于琴码,引向拱形桥产生振动,并带动仿生皮进行谐振,由于琴箱采用了大提琴式的“箱体”共振模式和仿生皮相配套共同产生叠加共鸣发音,达到增大音响的效果,其音效是从前野生蟒皮大革胡音效的一倍以上,可以达到民族乐队乐器的音响要求,松紧调节装置可调节仿生皮的皮面,使仿生皮皮面的松紧根据演奏的需要进行调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包括琴箱(1)、琴头(2)、仿生皮(3)和拱形桥(4),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的左右表面均设有松紧调节装置(5),所述松紧调节装置(5)在琴箱(1)的左右两侧的安装数量均为6个,所述松紧调节装置(5)包括调节座(501),所述调节座(501)与琴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501)的内部前后贯穿螺纹连接有调节杆(502),所述调节杆(502)的后端设有调节柄(503),所述调节杆(502)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接头(504),所述转动接头(504)的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505),所述琴箱(1)的正表面覆盖有仿生皮(3),所述仿生皮(3)的边缘与通过固定螺丝(505)与转动接头(504)固定连接,所述仿生皮(3)的中部后侧设有拱形桥(4),所述拱形桥(4)的左右两端均与琴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桥(4)的前侧设有琴码(6),所述琴箱(1)的上端设有琴头(2),所述琴头(2)的前端设有琴弦(7)的一端,所述琴弦(7)的另一端经琴码(6)后与琴箱(1)的下端连接,所述琴弦(7)的数量为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呈拱桥型可调仿生皮民族低音乐器,包括琴箱(1)、琴头(2)、仿生皮(3)和拱形桥(4),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1)的左右表面均设有松紧调节装置(5),所述松紧调节装置(5)在琴箱(1)的左右两侧的安装数量均为6个,所述松紧调节装置(5)包括调节座(501),所述调节座(501)与琴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501)的内部前后贯穿螺纹连接有调节杆(502),所述调节杆(502)的后端设有调节柄(503),所述调节杆(502)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接头(504),所述转动接头(504)的前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505),所述琴箱(1)的正表面覆盖有仿生皮(3),所述仿生皮(3)的边缘与通过固定螺丝(505)与转动接头(504)固定连接,所述仿生皮(3)的中部后侧设有拱形桥(4),所述拱形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正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