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正辉专利>正文

一种配重京胡琴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447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重京胡琴弓,其特征在于在弓杆上面有3个均布的凹槽内装有配重的金属条,在露出金属条的表面上用塑料盖板封盖并用螺钉固定在弓杆上,金属条每个长8cm,间距9.5~10cm,金属条可以是在凹槽内灌的“铅水”或用铅条填塞凹槽内,它具有使演奏者增强“功力”技巧的同时,既奏出好听的音乐,又不会使腕子产生僵劲,可达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unterweight Hu Qingo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unterweight Beijing Hu Qingo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w rod with 3 grooves evenly distributed inside the weight of the metal bar in the exposed surface of metal strips with plastic covering and fixed on the bow pole screws, metal strips, each 8cm long distance of 9.5 ~ 10cm, metal strip can be in the groove with the \lead water\ or lead packing groove, it has enhanced the performer \skill\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not only to play good music, and won't make the wrist have stiff, up to a multiplier effect of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重京胡琴弓,属乐器用具。
技术介绍
传统京胡琴弓的琴杆都是用小竹杆制作的,具有弹性,是京胡演奏用弓,为了提高京胡的演奏功力,前人在弓杆上绑火笼筷子以增加琴弓重量,进行“功力”练习,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腕子极易产生僵劲,效果反而事与愿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设计一种配重京胡琴弓,从而使演奏者增强“功力”技巧的同时,既奏出好听的音乐,又不会使腕子产生僵劲,可达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配重京胡琴弓,它由弓杆(4)和弓尾(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弓杆上面有3个均布的凹槽内装有配重的金属条(2),在露出金属条的表面上用塑料盖板(1)封盖并用螺钉(3)固定在弓杆上。配重的金属条每个长8cm,间距9.5~10cm,金属条可以是在凹槽内灌的“铅水”或用铅条填塞凹槽内。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使演奏者增强“功力”技巧的同时,既奏出好听的音乐,又不会使腕子产生僵劲,可达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配重京胡琴弓,由图1所示,它由弓杆(4)和弓尾(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弓杆上面有3个均布的凹槽内装有配重的金属条(2),在露出金属条的表面上用塑料盖板(1)封盖并用螺钉(3)固定在弓杆上。配重的金属条每个长8cm,间距9.5~10cm,金属条可以是在凹槽内灌的“铅水”或用铅条填塞凹槽内,从而增加弓杆负荷,在金属条之间的弓杆显露出来以保证琴弓的应有弹性,既解决了达到增加琴弓负荷的同时又不失其琴弓固有的弹性,以使练功时右手不易产生僵劲,演奏效果明显提高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当演奏如暴风骤雨,如行云流水,如电闪雷鸣,如丝雨缠绵,这些复杂的情感表现经过负荷琴弓练习一般演奏者都会使演奏变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重京胡琴弓,它由弓杆(4)和弓尾(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弓杆上面有3个均布的凹槽内装有配重的金属条(2),在露出金属条的表面上用塑料盖板(1)封盖并用螺钉(3)固定在弓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重京胡琴弓,它由弓杆(4)和弓尾(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弓杆上面有3个均布的凹槽内装有配重的金属条(2),在露出金属条的表面上用塑料盖板(1)封盖并用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正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