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01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包括导杆、固定连接于导杆中部且用于与力矩扳手连接的中架、与导杆平行设置的丝杆、滑动连接于导杆且与丝杆螺纹连接的两个侧架以及用于连接导杆与丝杆的固定板;两个侧架对称地设于中架的两侧,侧架设有用于外撑车轮轮辋的斜撑架,导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丝杆仅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以驱动两个侧架做方向相反的运动。该测量装置能对任何车型尺寸的车轮轮辋的拖滞力矩进行准确性测量,通用性强,而且操作方便,可快速测量出车轮轮辋的拖滞力矩。

A Measuring Device for Wheel Delay Torq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拖滞力矩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车辆对于油耗要求的提高,在整车的设计中拖滞力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车轮处的拖滞力矩在整车拖滞力矩中所占比重较大,车轮处的拖滞力矩包括轮毂轴承的摩擦、制动执行装置的拖滞以及驱动轴的反转等,因而车轮处的拖滞力矩的测量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测量拖滞力矩的辅助装置,需固定于车轮螺栓位置进行测量,在操作时需要先将测量装置的连接部逐个套接到车轮螺栓上,测量完成后再逐个拧开卸下,而在测量不同尺寸的车轮时还需要设计不同的直径的连接部,通用性较差,工序比较繁琐,需耗费较大人力和较长时间,操作使用不够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其能够对任何车型尺寸的车轮轮辋的拖滞力矩进行准确性测量,通用性强,而且操作方便,可快速测量出车轮轮辋的拖滞力矩。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包括导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杆中部且用于与力矩扳手连接的中架、与所述导杆平行设置的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且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两个侧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丝杆的固定板;两个所述侧架对称地设于所述中架的两侧,所述侧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外撑车轮轮辋的斜撑架,所述导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仅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以驱动两个所述侧架做方向相反的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撑架的外端部设有外撑卡爪。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所述导杆,两根所述导杆均穿设于两个所述侧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丝杆设于两根所述导杆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固定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摇轮,其另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摇轮与所述挡块限制所述丝杆在所述固定板上沿所述丝杆轴向的滑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撑卡爪与所述斜撑架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丝杆与两根所述导杆处于同一平面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架的中部开设有套筒插接孔;所述中架为两个半开口式结构,通过锥度销和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杆的中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撑架与所述侧架为一体成型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包括导杆、中架、丝杆、侧架以及固定板,固定板用于连接导杆与丝杆,导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使得导杆和丝杆形成稳定的结构,中架固定于导杆中部,丝杆与导杆平行设置,两个侧架对称地设于中架的两侧,侧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外撑车轮轮辋的斜撑架,将两个侧架滑动连接于导杆且与丝杆螺纹连接,丝杆仅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测量时根据待测车轮轮辋的尺寸,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丝杆,驱动中架两侧的两个侧架沿着导杆做相反方向的运动,从而使得斜撑架张开的尺寸与待测车轮的轮辋直径相适应,由此能够实现将测量装置夹持于车轮轮辋中,再将力矩扳手连接至中架上,最后旋转力矩扳手,通过该测量装置带动车轮转动,进而通过力矩扳手测得车轮拖滞力矩,该测量装置能对任何车型尺寸的车轮轮辋的拖滞力矩进行准确性测量,提高了拖滞力矩测量装置的通用性,而且操作方便,加快了测量车轮轮辋拖滞力矩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图1的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在测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杆;2、中架;21、套筒插接孔;22、锥度销;23、螺母;3、丝杆;31、摇轮;32、挡块;4、侧架;41、斜撑架;42、外撑卡爪;5、固定板;6、套筒;7、力矩扳手;8、车轮轮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结合图1、图2和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包括导杆1、中架2、丝杆3、侧架4以及固定板5,固定板5用于连接导杆1与丝杆3,导杆1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使得导杆1和丝杆3形成稳定的结构。其中,中架2固定于导杆1中部且用于与力矩扳手7连接,丝杆3与导杆1平行设置,两个侧架4对称地设于中架2的两侧,侧架4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外撑车轮轮辋8的斜撑架41,两个侧架4滑动连接于导杆1且与丝杆3螺纹连接,丝杆3仅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5以驱动两个侧架4做方向相反的运动。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通过两个侧架4滑动连接于导杆1且与丝杆3螺纹连接,丝杆3具体为双头螺纹,通过在丝杆3的两端设置旋向相反的螺纹,那么在丝杆3转动时可以驱动两个侧架4做相反方向的运动。在测量车轮拖滞力矩时,首先利用千斤顶将车轮顶起,根据待测车轮轮辋8的尺寸,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丝杆3,驱动中架2两侧的两个侧架4沿着导杆1做相反方向的运动,即使得两个侧架4之间的距离变大或缩小,从而使得侧架4上的斜撑架41所张开的尺寸与待测车轮轮辋8的直径相适应,以将测量装置能够夹持于车轮轮辋8中,再将力矩扳手7连接至中架2上,最后旋转力矩扳手7,通过该测量装置带动车轮转动,进而通过力矩扳手7测得车轮拖滞力矩,由此,该测量装置能对任何车型尺寸的车轮轮辋的拖滞力矩进行准确性测量,提高了拖滞力矩测量装置的通用性,而且操作方便,也加快了测量车轮轮辋拖滞力矩的速度。具体地,参见图3所示,斜撑架41的外端部设有外撑卡爪42,通过外撑卡爪42伸入轮辋与轮胎之间的凹槽内,以便于完成测量装置的安装,外撑卡爪42与斜撑架41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斜撑架41与侧架4为一体成型结构,以提高斜撑架41的刚性和使用寿命。为了提高两个侧架4沿导杆1相向或相离滑动时的导向性,测量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导杆1,两根导杆1均穿设于两个侧架4中。优选地,丝杆3设于两根导杆1之间,这样能够提高两个侧架4受力的均衡性。将丝杆3与两根导杆1设置成处于同一平面内,以进一步提高受力匀称以及便于加工侧架4上供导杆1和丝杆3穿接的孔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丝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板5,通过两个固定板5将导杆1和丝杆3进行连接,可以提高整个测量装置框架的稳定性,避免在多次旋转力矩扳手7后发生变形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方便测量人员转动丝杆3,以调节两个侧架4之间的距离,示例性地,在丝杆3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摇轮31,测量者通过摇动摇轮31从而转动丝杆3,以驱动沿导杆1移动,而且为了提高丝杆3安装在固定板5上的稳固性,在丝杆3的另一端设有挡块32(如图3所示),摇轮31与挡块32的设置用于限制丝杆3在固定板5上沿丝杆3轴向的滑动。另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杆中部且用于与力矩扳手连接的中架、与所述导杆平行设置的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且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两个侧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丝杆的固定板;两个所述侧架对称地设于所述中架的两侧,所述侧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外撑车轮轮辋的斜撑架,所述导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仅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以驱动两个所述侧架做方向相反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杆中部且用于与力矩扳手连接的中架、与所述导杆平行设置的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且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两个侧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丝杆的固定板;两个所述侧架对称地设于所述中架的两侧,所述侧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外撑车轮轮辋的斜撑架,所述导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仅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以驱动两个所述侧架做方向相反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架的外端部设有外撑卡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所述导杆,两根所述导杆均穿设于两个所述侧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拖滞力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设于两根所述导杆之间。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泳棋裴纯辉雷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