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94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其涉及模具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冲床和上下模进行切边,重量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下模座,还包括固定在下模座上且用于向下冲压零件的油缸组件、与油缸组件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油缸组件配合切边的裁切组件以及落料组件,所述落料组件固定在裁切组件上,所述下模座竖直设置,将模具竖直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工作时,将扶手安装在模具上,利用油缸组件向下冲压扶手,通过油缸组件和裁切组件配合将扶手边切除,扶手边沿着落料组件自动落下,以此可以减少使用上模座和冲床,有利于降低模具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设备成本。

A Cutting Die for Arm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汽车车门的扶手是在骨架上敷设一层扶手内饰材料,扶手一般由木粉板、PVC、绒布等材料制成,适合人体接触,为了将扶手安装在骨架上,需要将扶手进行相应的切边。申请公布号为CN10790017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冲压件飞边切除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夹板、脱料板、上压块、斜楔,所述上夹板连接于上模座上,所述上夹板上设有独立导套;所述脱料板通过限位螺钉连接于上夹板上;所述脱料板上设有模腔;所述脱料板与上模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上压块穿过上夹板连接于上模座的左侧上,所述斜楔穿过上夹板连接于上模座的右侧上;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下斜楔、滑块、模芯座、模芯、侧挡板、左切刀、右切刀,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独立导柱,所述独立导柱位于独立导套的正下方;所述下模板通过下垫板连接于下模座上;所述模芯座连接于下模板上,且位于脱料板的正下方;所述模芯连接于模芯座上,且与模腔相合;所述左切刀通过弹簧连接于切刀座上,所述切刀座连接于下模板上;所述下斜楔通过弹簧连接于下模座上,且位于上压块的正下方;所述下斜楔上设有切刀槽;所述左切刀的一端位于切刀槽内,其刀刃端位于模芯的底部;所述右切刀连接于滑块上;所述右切刀的刀刃端位于模芯的底部;所述滑块一端通过限位螺丝连接于侧挡板上;所述限位螺丝上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侧档板连接于下模板和下垫板上;所述侧档板位于斜楔的右侧;斜楔下压导致滑块向左运动,右切刀切割飞边。在使用时,现有技术是将下模座固定在冲床的固定台上,上模座固定在冲床上部,利用冲床进行冲压出做需要的零件,但是对于零件结构较简单,或者仅需对较小部分进行冲压,采用上下模具进行冲压,模具本身的重量较大,成本较高,且需要冲床进行冲压,这导致冲压零件的成本过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其具有质量轻和成本低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包括下模座,还包括固定在下模座上且用于向下冲压零件的油缸组件、与油缸组件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油缸组件配合切边的裁切组件以及落料组件,所述落料组件固定在裁切组件上,所述下模座竖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具竖直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工作时,将扶手安装在模具上,利用油缸组件向下冲压扶手,通过油缸组件和裁切组件配合将扶手边切除,扶手边沿着落料组件自动落下,以此可以减少使用上模座和冲床,有利于降低模具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设备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组件包括定位板、油缸、联动块以及冲压块,所述定位板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油缸端面与定位板固定,所述油缸的活塞头朝向裁切组件,所述油缸活塞头与联动块连接,所述联动块远离油缸的一端与冲压块连接,所述冲压块远离下模座的一侧设有冲压零件的第一工作型面,所述冲压块远离联动块的一侧设有冲压零件的第二工作型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扶手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利用油缸推动联动块和冲压块向前运动,带动冲压块挤压扶手,将扶手边切除,以此可以代替上模座与下模座配合切除扶手边,有利于减少模具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滑块,两所述滑块的相对面均设有滑槽,所述冲压块的两端分别在滑槽内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滑块,当油缸推动冲压块向前移动时,有利于加强冲压块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裁切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靠近冲压块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贯穿至定位座的顶壁;所述落料槽侧壁的顶部设有裁切块,所述裁切块靠近下模座的一侧设有第三工作型面,所述冲压块伸入落料槽内且冲压块的第一工作型面与裁切块的第三工作型面形成切割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割时,利用油缸将冲压块伸入落料槽内,通过冲压块的第一工作型面和裁切块的第三工作型面相互重叠形成切割面,从而可以顺利将扶手边切除。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块靠近下模座的一侧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长度小于冲压块的长度,所述压紧块与落料槽的底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压块伸入落料槽内,可以压紧块同时伸入落料槽内,当冲压块和裁切块交错切边时,利用压紧块与落料槽的底壁抵触,可以减少冲压块被扶手向下挤开的可能性,有利于顺利将扶手边切除。进一步地,所述落料槽的侧壁上设有两相对的凸块,所述凸块与裁切块形成供冲压块伸入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压块伸入落料槽内时,冲压块的两端伸入两凹槽内,从而可以限定冲压块在落料槽内的位置,减少其发生偏斜的可能性,进一步有利于冲压块将扶手边切除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远离下模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扶手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有利于将扶手固定在定位座上,便于安装扶手。进一步地,所述落料组件包括L型的滑料板,所述滑料板的短板朝远离其长板的一侧弯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定位座的端面连接,所述滑料板的长板远离其短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下模座连接,所述滑料板远离固定板的侧壁与落料槽的内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滑料板远离支撑板的侧壁与落料槽的内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扶手边切除后,扶手边落入落料槽内,通过下模座竖直设置,扶手边可以顺利沿着落料槽和滑料板落下,从而可以实现自动落料,避免工人取出扶手边,减轻工人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的两端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抵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扶手安装在定位座上,同时扶手的侧边固定在垫块上,转动抵紧块,利用抵紧块从而可以将扶手固定在定位座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气缸推动冲压块和裁切块交错,从而可以将扶手边切除,从而减少了上模座,进而减轻了模具的重量,降低成本,通过气缸代替冲床,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2、当冲压块伸入落料槽内时,抵紧块可以同时伸入落料槽内,且可以抵紧在落料槽的底壁上,减少冲压块被扶手向下挤压的可能性,有利于顺利裁切扶手边;3、利用下模座竖直设置,扶手边从而可以顺利沿着落料槽和滑料板落下。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油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体现实施例中裁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体现实施例中压紧块和切割面的的剖视图。图5为体现实施例中落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1、扶手;1、下模座;2、油缸组件;20、定位板;21、油缸;22、联动块;23、冲压块;24、第一工作型面;25、第二工作型面;26、滑块;27、滑槽;28、压紧块;280、圆角;29、气缸垫板;3、裁切组件;30、定位座;31、落料槽;32、裁切块;33、第三工作型面;34、切割面;35、凸块;36、凹槽;37、限位块;39、第四工作型面;4、落料组件;40、滑料板;41、固定板;42、支撑板;5、垫块;6、螺杆;7、抵紧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其包括竖直安装的下模座1,还包括固定在下模座1上且用于向下冲压零件的油缸组件2、与油缸组件2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油缸组件2配合切边的裁切组件3以及落料组件4,落料组件4固定在裁切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下模座(1)上且用于向下冲压零件的油缸组件(2)、与油缸组件(2)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油缸组件(2)配合切边的裁切组件(3)以及落料组件(4),所述落料组件(4)固定在裁切组件(3)上,所述下模座(1)竖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下模座(1)上且用于向下冲压零件的油缸组件(2)、与油缸组件(2)相对设置且用于与油缸组件(2)配合切边的裁切组件(3)以及落料组件(4),所述落料组件(4)固定在裁切组件(3)上,所述下模座(1)竖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组件(2)包括定位板(20)、油缸(21)、联动块(22)以及冲压块(23),所述定位板(20)安装在下模座(1)上,所述油缸(21)端面与定位板(20)固定,所述油缸(21)的活塞头朝向裁切组件(3),所述油缸(21)活塞头与联动块(22)连接,所述联动块(22)远离油缸(21)的一端与冲压块(23)连接,所述冲压块(23)远离下模座(1)的一侧设有冲压零件的第一工作型面(24),所述冲压块(23)远离联动块(22)的一侧设有冲压零件的第二工作型面(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滑块(26),两所述滑块(26)的相对面均设有滑槽(27),所述冲压块(23)的两端分别在滑槽(27)内滑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扶手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组件(3)包括固定在下模座(1)上的定位座(30),所述定位座(30)靠近冲压块(23)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落料槽(31),所述落料槽(31)贯穿至定位座(30)的顶壁;所述落料槽(31)侧壁的顶部设有裁切块(32),所述裁切块(32)靠近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启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源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