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轴承套圈在生产时,按工艺要求,需要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分别对轴承套圈进行粗磨和精磨两道工序。目前通常由人工配合输送带或收集槽,从粗磨工位的出料通道将轴承套圈收集后,搬运至精磨工位的进料通道,实现粗磨工位和精磨工位的连接。这种工位连接以及工件转移方式耗费人力,而且效率低。特别是在加工锥形轴承套圈时,所有锥形轴承套圈都需要统一朝向(指锥形轴承套圈的大小两端朝向相同)且逐一竖放滚动地送入卧轴双端面磨床的进料通道,以便卧轴双端面磨床对锥形轴承套圈进行正常打磨。而现有粗磨工位中,只在卧轴双端面磨床的出料通道下方布设有输送带或者收集槽。这些锥形轴承套圈在出料通道内逐一竖放滚动时依旧都是统一朝向,但是从出料通道落入输送带或者收集槽时,会因掉落时速度、角度等差异而在输送带上或者收集槽内出现不同摆放状态(大口径端面朝下的平放、小口端面朝下的平放或者倾斜放置)。因此,需要人工重新整理,将锥形轴承套圈按统一朝向且逐一竖放至精磨工位的进料通道,以便于精磨工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包括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和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出料通道,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和进料通道之间设有自动联线设备,该自动联线设备包括出料引导机构、输送带和进料引导机构,所述出料通道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平放至所述输送带的所述出料引导机构;所述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竖放至所述进料通道的所述进料引导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包括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和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出料通道,第二卧轴双端面磨床设有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和进料通道之间设有自动联线设备,该自动联线设备包括出料引导机构、输送带和进料引导机构,所述出料通道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平放至所述输送带的所述出料引导机构;所述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将锥形轴承套圈统一朝向且竖放至所述进料通道的所述进料引导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引导机构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前档板、下挡板以及出料槽,所述左挡板的后端设置于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的出料通道的左侧壁,前端朝右侧倾斜延伸设置;所述右挡板的后端设置于所述出料通道的右侧壁,前端在右挡板与左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前档板;所述右挡板的上下端左右倾斜设置,并且下端设有一朝左侧倾斜设置的所述下挡板,该下挡板的下端与左挡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出料口,所述第一卧轴双端面磨床在出料口的下方倾斜设有所述出料槽,该出料槽末端与所述输送带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L型连接板和第二L型连接板,所述出料通道的左侧壁竖直设有所述第一L型连接板,该第一L型连接板设有第一条形螺孔,所述第二L型连接板通过螺栓配合第一条形螺孔可上下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连接板;所述左挡板设有两个前后布局的安装板,且该安装板设有第二条形螺孔,所述左挡板通过螺栓配合第二条形螺孔可左右摆动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连接板;所述右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青惠,钟原,卢健清,王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